61、第六十一章競爭(2 / 2)

顧立春跟白大姐打招呼,並朝男子微笑點頭。

白大姐關切地慰問了顧立春,兩人交流了幾句,白大姐指著瘦削男子介紹道:“小顧,這位是咱們生產科的張科長,張同誌以前受過傷,在去年麥收時,他奮鬥在麥收第一線,扛麻袋上糧囤時,搭的木板斷了,他摔傷了腰,這不,身體還沒完全康複,便要急著恢複工作。”

顧立春肅然起敬,上前握住張科長的手:“張科長,我雖然是新來的,可是早就聽聞過你的名字,你是咱們五場的一麵旗幟呀。”

白大姐笑道:“張科,你彆看小顧年紀小,人家本事可不小,他不但是養豬能手,還會種苜蓿,還會寫文章,寫的文章上過省報京報。”

張科笑嗬嗬地道:“早聽說了。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呀。”

顧立春謙虛道:“我們這些年輕後輩沒經過艱苦的錘煉和考驗,且得跟著你們這些前輩學著呢。張科若是有時間,能跟我講一講你的那些事跡嗎?要是你不嫌我文筆糙,想得淺,我倒想寫一寫你的先進事跡。”

張科長愣了一下,看向白大姐,道:“我這算什麼?不用寫了吧。”

顧立春一臉認真:“張科長,你的事跡不僅代表你個人,還代表咱們五場,也代表紅河農場。再過一個多月就是麥收大會戰,我們正需要你們這些肯奉獻肯犧牲,境界高覺悟高的先進人物做為我們的榜樣,榜樣就是力量。”

白大姐也讚同:“小顧說得對,榜樣就是力量。老張,我替你做個主,就這麼定了。你抽個時間好好跟小顧聊聊,小顧,你要多搜集資料,儘量往深處挖,咱們五場要樹立一個典型出來,好讓五場的職工提高覺悟,加強責任心,為麥收貢獻力量。”

顧立春點頭:“白大姐,我服從命令。”

白大姐爽朗地笑了起來。

顧立春“奉命”去采訪張科長,近距離地了解張科長的先進事跡,兩人是相談甚歡,惺惺相惜,張科幾乎要把他引為知已。

顧立春采訪完回到豬場連寫了三篇稿子,一篇交給陳潔,一篇交給總場宣傳處,還有一篇投給了本市的報紙。當然,要投稿的那篇,他按照先前說的拿給朱書記審查,朱書記對他的態度有所回轉,審讀完畢,還給他改了一句話。

送到場辦廣播室的那篇稿子被陳潔有感情地朗讀了一遍,據說,張科那天激動得臉色通紅,走起路來虎虎生風,渾身充滿力量,根本不個大病初愈的樣子。

采訪完張科長,魚苗到了,顧立春又帶領農牧科的人,去挖淤泥,放魚苗,為了提高魚苗的成活率和加快生長速度,他再次動用了他的金手指,空間農場。

他把魚苗先用空間池塘裡的水養著,然後指揮大家劃著幾條舊船挖淤泥。

一片沼澤一片沼澤的挖,挖出來的淤泥就先堆在岸邊,留著種樹種菜用。

起初大家夥隻是想挖淤泥,沒想到挖著挖著,發現淤泥裡的魚真不少,鯉魚草魚也有,最多的是黃鱔和泥鰍,在船艙裡黑乎乎的淤泥裡胡亂蹦躂,濺得大夥滿臉都是泥點。

沒有人嫌臟,全都興奮地大喊大叫:“媽呀,今天有口福了。”

於是,大家開始分工,有人挖泥,有人撈魚。

一盆盆的泥鰍和黃鱔端上岸,被火速運送到豬場夥房。

顧立春想了想,說道:“端三盆魚送到食堂去。剩下地發給參加義務勞動的人。”眾人沒有異議。

一上午的時間,他們隻挖了一小片沼澤地和淺塘。顧立春也不急,反正這塊也不是今年的主業,隻是順便的事,能做多少算多少。

中午,五場的食堂意外加了兩道菜,豆腐燉泥鰍、大蒜燒鱔魚,兩道葷菜隻收素菜的菜票,食堂的小黑板上還特意加了一句話:鱔魚泥鰍由五場農牧科顧立春所送。

大家是一陣瘋搶,搶到的人一邊吃著魚一邊議論:“這個小顧從哪兒弄那麼多泥鰍和鱔魚?”

有消息靈通地說道:“這事我知道,農牧科的人不正在清理沼澤地那邊的淤泥嗎?聽說要養魚養鴨,肯定是從那兒弄到魚的。”

聽的人震驚了:“清理淤泥還能撈魚?”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於是,當天午飯後,沼澤地那邊嘩啦啦來了一大群義務勞動的。還有人自帶工具,鐵鍬、水桶、盆子都拎上來了。

顧立春望著大家夥,臉上露出感激地笑容:“謝謝大家利用休息時間來義務幫忙,你們真是覺悟高的好同誌,來來,我給你們分配一下任務。”

兩個小時後,眾人邁著沉重的腳步離開了,他們不但帶走了泥鰍和鱔魚,還帶了一身泥。每個人是又累又高興。

從這天起,來義務幫忙的人絡繹不絕,不但有五場的,還有彆的分場的。這極大地加快了清淤的進度。三天後,顧立春他們已經清理了一大片泥塘,第一批魚苗成功投放。

接著第二批魚苗也送來了,第三次送來的是鴨苗,毛茸茸、黃澄澄的小鴨子,看得大家的心都軟了。他們用草席圍成一個大圓圈,把小鴨子們放在裡麵,用麥麩玉米麵拌上切碎的蒲公英和青草喂它們。等它們略大些,就可以放養了。

顧立春在做這些的時候,還聽到了從四場那邊傳來的消息,有關江穆的。原來四場種完苜蓿後就開始到處找銷路,江穆利用人脈找到京郊奶牛場那邊,那邊的人答應下來考察,四場的人是嚴陣以待。

這個消息一傳出來,就不斷地有人跑來告訴顧立春他們。

還有很多人在等著看五場的笑話,農牧科的人也有些憂心忡忡。

顧立春對此是一臉淡然:“反正咱們的苜蓿不愁銷路,你們有什麼可愁的。”

小康就道:“顧哥,我就是為你打抱不平,明明是你先提出種苜蓿的,你種出來之前,他們笑話咱們,打擊咱們。種好了,就有人來占便宜,四場的最不要臉,現在把咱們的法子學了去,又請什麼京城奶牛場的人,還得意洋洋地炫耀,忒不要臉了。”

顧立春笑著安慰小康:“你等著瞧吧,京郊奶牛場的人未必會買他們的苜蓿。”

人脈是很重要,可是東西本身的質量更重要。

他問過孟念群,四場的苜蓿長得很一般,質量連中等標準都達不到。

果真如顧立春所料,京郊奶牛場的人轉了一圈下來,直皺眉頭,他們很不滿意四場的苜蓿,質量不行,長得蔫蔫的。

他們聽說五分場也有苜蓿,而且已經收割過一茬,省城奶牛場的人買了一回,他們就動了心思,打算過去看一看。

當劉科長和江穆一聽到他們的打算時,臉都黑了。

他們費勁巴拉地把人弄來,結果人家要去五場,這不是打他們的臉嗎?而且,五場的苜蓿種得怎麼樣,他們心裡很清楚,要是這幫人去了一對比,會更瞧不上他們四場的苜蓿。

堅決不讓他們去,兩人儘管有心阻撓,但又不能明說,隻能暗戳戳地找一堆借口。

一說太遠不方便過去,二說五場的人不歡迎外人去,反正隻要能用上的理由都扯出來了。

他們越是這樣,京郊考察團就越想去。他們沒有通過四場的人,而是決定自己去五場考察。場區招待所建在紅河農場最中心的鎮上,交通四通八達,每天都有拖拉機和大卡車開往各個分場,攔車是很容易的,特彆是四個人又穿著京郊奶牛場的工作製服,大家對他們更是優待。

當考察團看到五場那一眼望不到邊際的紫花苜蓿時,不由得激動了起來。這樣的苜蓿才是他們想找的,四場跟這裡的一比,那就是雜草。

四人當機立斷去五場場辦找相關負責人。

他們找到的是白大姐和齊科,雙方寒暄之後,京郊考察團的領隊宋科長直截了當地表示想買他們的苜蓿。

齊科先是震驚,接著略有些為難地道:“不瞞各位說,我們五場已經跟省東風奶牛場簽完合同了,他們連預付金都付了。要不你們等下一茬,這一茬五月中旬收,下一茬六月底收割。”

四人俱是一臉驚訝,他們對視一眼,愈發覺得五場的苜蓿品質好,要不然,東風奶牛場不可能連預付金都付了。

人就是這樣,喜歡跟風,愈是大家都搶的,他們的越想買,越是得不到的,就越想要。

齊科這麼一說,考察團要買的心思更堅定。

“齊科長,那你們能不能協調一下,我們各買一半。”

“我們奶牛場可是關係到首都人民的身體健康,甚至是領導的健康狀況。”

齊科和白大姐這下更為難了,他們隻好打電話向鄧場長救助,鄧場隻給他了一句話:“兩家奶牛場是同一個係統的,讓他們自己打電話商量。”

商量的結果是省奶牛場不敢得罪首都的,隻好忍痛讓出一百畝的苜蓿出來。

顧立春收到消息的時候,齊科他們連合同都簽完了,預付金也收了。人家首都來的大氣,預付金一下子給了一千。

這一天,場辦的人是喜氣洋洋,麵帶微笑。

當然,有人笑就有人想哭,四場的人怎麼哭的顧立春不知道,但很快就有人來找他算帳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