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六章 化秦戾氣(第一更)(2 / 2)

秦時小說家 偶米粉 5608 字 2個月前

“有!”

“任何分封之國都有機會,天機運轉,從未真正的圓滿,從未真正的絕對!”

這一點,東君焱妃回應的很是決絕,閒暇無事,自然也縱覽諸天星辰軌跡,占卜戰國七雄,如自己所言,列國都有機會,但也僅僅是機會。

如果沒有抓住,結果就是淪亡,在數年之後,燕國的確還有機會,但那也是最後一次機會,抓住了,有重振霸業的機會。

“當真?”

“東君閣下可否詳述一二?

對於東君焱妃而言無所謂之語,聽在燕丹耳邊,卻是陡然間為之興奮起來,以對方的地位沒有必要在這個問題向自己撒謊。

原來在天機之中,燕國還有機會的,列國也都還有機會的,如今之勢,秦國獨霸,也僅僅是獨霸,孤苦困擾之心為之蠢蠢欲動,既然燕國還有機會,那麼自己更是要儘力的逃出秦國。

神情為之歡悅,溢於言表,感此,燕丹連忙再次起身,親手為東君焱妃斟酒,遵循最為嚴格的周禮,數十個呼吸之後,燕丹再次對著焱妃深深一禮。

隻可惜,禮數之下,這一次卻沒有迎來任何回應。

燕丹奇異,抬起頭看向東君焱妃,隻見對方那堪稱絕豔傾城的容貌上平靜之色如舊,純淨的美眸為之暗金色光華湧動,纖細的雙手交叉在小腹之前,一動不動。

四目相對,燕丹慚愧之色一閃,或許這次自己問的的確有點多了,然而……,隨即,燕丹那俊朗的麵容之上似乎想起了什麼。

想要逃離秦國,非有絕佳的幫手不可,而直到現在,整個鹹陽之內,也隻有陰陽家的東君焱妃自己最為嫻熟,心思轉動,打量著風華絕代的東君焱妃,又是一道靈光升起。

******

“蓋聶先生,剛成君蔡澤的書文你也曾一觀,不知何解?”

一池如鏡,兩水如帶,柳絮如煙,鬆柏成海,背依南山,遙望北阪,渭水南岸乃是風物天成,於是也漸漸成了老秦人遊春踏青的勝境。

然因是秦國王室的苑囿,農工百業終究不能涉足這片亙古荒莽之地。為此,自從孝公變法以來,崇尚商道的六國商旅無不歆慕蘭池灞柳,紛紛上書秦廷,欲要應允在此開設百工作坊與商鋪酒肆。

昔年昭襄先王歲月,剛成君蔡澤為相邦時,也曾經提出“渭南開禁,興建溝洫,拓展農田,以為山東移民墾荒之地”的方略。

然其時正逢秦昭襄王晚年守成以對六國,諸事不願大興,山東商旅的上書與蔡澤的拓展方略都做了泥牛入海。今日,秦王政不知有何興趣,一馬當先,其後鬼穀蓋聶、中郎將李信、護國法師周清相隨。

其內還多了一位年輕的將軍,乃是近來頗受嬴政重視的將才,出身蒙氏一族,名曰蒙恬,平定嫪毐之亂,蒙恬立下大功,晉升鹹陽令兼領鹹陽將軍。

此次秦王出行,自當相隨,率領百人隊,一路南下,直逼渭水南岸。原本,渭水南岸之地乃是王室所有,但自從文信候呂不韋攝政以後,未幾,便是在其附近,建造文信學宮。

文信學宮內有文信候呂不韋贍養的門客,也有關東列國的百家才士,先前的《呂氏春秋》之書,便是從這裡而出,耗費百家傳承之精華。

“大興文華,廣招賢良,修書立說,化秦法戾氣!”

“剛成君此言方略無差彆,大王親政數月,內事逐漸明朗,一天下大勢不可逆,故而剛成君此言為老成謀國,為一天下之後的秦國打下根基。”

官道之上,任隨身下的馬匹行走,身著玄衣素袍的秦王政遙望渭水,那裡人群彙聚,好不熱鬨,左側的鬼穀蓋聶聞聲,先是神情一怔,而後縱馬持劍一禮。

剛成君作為昭襄先王歲月的臣子,所思所謀自然有其道理,其書令之言雖然看似尖銳,但秦國卻不能忽視,思忖一二,回應之。

“哈哈哈,剛成君所謂化秦法之戾氣,實乃是六國之偏見也,商君變法以來,曆代先王均有新鄭,所圖謀者,均補足秦法之缺失,以此壯大秦法之根基。”

“近來聽聞文信候多在文信學宮修訂《呂氏春秋》之書,不如聽聽其所言如何?”

聽鬼穀蓋聶之語,年輕的秦王政朗朗大笑,法製乃是秦國之根基,近十年來,秦法是否有缺陷,自己很明確,剛成君之言為方略無差,但歸宿太過偏頗。

數月以來,大權在握,文信候呂不韋多不出早朝,於此,秦廷上下倒也無人言語,秦王政更是沒有催促。一時間,在平嫪毐之亂立下大功的昌平君熊啟倒是炙手可熱。,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