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道武真君(大章)(2 / 2)

秦時小說家 偶米粉 12050 字 2個月前

馮去疾起身一禮。

“其六,原涇水河渠河渠令鄭國,擢升大田令,職掌拓展,得總領經濟十署,議決一切經濟大計。”

給事中又是一語落。

鄭國起身一禮。

“其七,原涇水河渠河渠丞、客卿李斯,擢升假長史,署理秦王書房並襄助假丞相政務。”

給事中又是一語落。

李斯起身一禮。

“以上文書而畢,秦王政十一年夏!”

終於,伴隨著給事中最後一語落,整個文書而畢,其人將手中文書合攏,交於一側的秦王政,退向一旁,一動不動。

“諸位若有異議,當下可言。”

殿中一片凝重,秦王政目光掃視下首,高聲而問。

“臣等無異議!”

呼吸之後,十二人再次拱手一起,整齊一聲。雖然言語無異議,但對於高居上首的秦王政來說,卻是將目光看向下方一個方向。

“國尉有話可說?”

那是現任國尉蒙武,身披重甲,英姿非凡,今日殿中,蒙武與蒙恬兩父子,可謂是榮耀儘顯,鹹陽王城中,蒙氏一族更是顯赫矣。

“蒙武無異議,不過,有話要說。”

迎著秦王政看過來的目光,國尉蒙武絲毫無懼,從座位上起身,先是一禮,而後朗聲而語,空曠的正殿中,餘音不絕。

語落,殿中的其餘大臣便是將目光看向蒙武,方才的王書中,除了王書提到的九人之外,國尉蒙武、太倉令嬴寰等倒是職位未動,其餘均人人擢升。

更不用說,單單是長公子蒙恬擢升前將軍,在軍中僅次於上將軍,蒙氏一族還有何話可說?

“國尉但說無妨。”

對於秦王政來說,神情之上倒是沒有什麼異樣。

“蒙武才具平庸,年事逐高,今日請辭,以讓國尉於後生也。”

蒙武之語出,倒非不滿之意,反而有一種退位讓賢之意,如此,更是令群臣覺得奇怪,蒙武當國尉好好的,怎麼現在不相乾了?

“哈哈,國尉體魄強健,毫無老相,寧終日閒居乎?”

秦王政自是奇異之。

“蒙武雖非軍政之才,然馳騁疆場自信尚可,蒙武一請,入軍為將!”

對著殿中群臣的目光,蒙武不以為意,拱手再次一禮。

“即如此,國尉資望甚重,便做假上將軍,與桓老將軍共掌關外大營。”

秦王政點點頭,今日議事,乃是商榷國事,既然蒙武願意辭掉國尉之職,而且觀其神色,似乎也是如此,略微思忖,語之。

“大王此言差矣。”

“蒙武不做假上將軍,隻求一軍之將沙場建功,蒙武少小入軍,總是奉命糾纏軍政,終未領軍征戰,身為將門之後,軍旅老卒,蒙武愧煞!”

聽秦王政之語,蒙武神情不自覺的有些焦急,擔任上將軍可不是自己想要的。隨即,再次拱手看向秦王政,說道心中之言。

“哈哈哈,國尉豈不是難為寡人也?”

“不過,若國尉有接任人選,許老國尉入軍為將。”

國尉一職,甚是重要,乃是執掌軍事最高職位,雖然這個職位略微虛,不複重權,但那也不是尋常人可以得到的,蒙武就這般離去,一時之間,想要找人代替難矣。

“蒙武舉薦一人!”

似乎,對於辭掉國尉之官,蒙武也已經做好了準備,麵上嘿嘿一笑,高昂一聲。

“這……國尉有人?”

這回,輪到秦王政詫異了,就是正殿內的其餘人也是詫異無比,如今秦廷內通曉軍事的人基本上在此。若是蒙武不當國尉,他們又不可能為國尉。

一時之間,國尉絕對要空缺的,比起政事,國尉之才曆來難選。其根本原因,在於這國尉的實際執掌牽涉實在太多,一麵不通便是梗阻多多。

糧草征集、兵員征發、大本營修建、兵器甲胄之製造維修、關隘要塞之工程布防、郡縣守軍之調度協調,還有與關市配合收繳外邦商旅關稅、與司寇配合抓捕盜賊等等。

一言以蔽之,舉凡大軍征戰之外的一切軍務防務,通歸國尉署管轄,涉軍涉政又涉民,頭緒之多令尋常將軍望而生畏。

蒙武其所以任國尉多年,便在於他少年入軍,秉性大有其父蒙驁的精細縝密,又因與文信候呂不韋的交誼,多有周旋秦國政務之閱曆。放眼秦國朝野,如蒙武這般軍政兼通者還當真難覓。

今日蒙武聲言有人,卻是何人?

他們思來想去,還真想不出來。

“蒙武所舉之人,已在函穀關外!”

似乎感受到廳殿內諸人的神情,蒙武也沒有賣關子,隨即而語。

“哦,是山東六國的人?”

如此,秦王政似乎知曉蒙武所舉薦之人的來曆,秦廷之內,自己也想了想,一時之間還真找不到。

“正是,此人與父親相識,父親談及此人,便是異常佩服之,尤其是軍政要略,父親都望塵莫及!”

對於所要舉薦的那人,蒙武似乎有充足的信心,看著正殿內諸人百般思忖的場麵,又是輕輕一笑。

“連蒙驁老將軍都為之佩服的人,寡人為何不曾聽聞,不過,通曉軍政要略,昌平君也可,國尉何以斷定此人有國尉之才?”

對於天下大才,秦王政一直是關注的,招賢館中,一直以來便是有源源不斷的山東六國士子文書而今,從其中選拔人才,縱談一番,入秦國郡縣。

但天下大才,自己不說全部知曉,起碼如蒙武這般推崇的,自己應該知曉。

“此人三世國尉之後,連姓氏都一個‘尉’字,隻一個天生國尉,如果他都不合國尉之職,那麼,蒙武更加羞慚也。”

言語之間,蒙武對於此言越發的推辭,如此也是令秦王政心中升起濃鬱的好奇之意。落座在一旁的周清聞此,聽蒙武之言,似乎想到了什麼。

“此等大才,諸位誰有耳聞?”

秦王政不禁大笑,如果那人真的有蒙武所言之才,是一個天生國尉,對於現在的秦國而言,絕對是如虎添翼,口中念道一聲,左右看向群臣。

“尉繚子!”

“魏人尉繚!”

一語落,下方的殿中直接回應兩道驚訝之語,似有不太確定,兩道目光而出,落在國尉蒙武的身上,希望蒙武給予確定之。

前者而言,為道武真君周清所語,後者而言,卻是李斯。

“大師與李斯都知道此人?”

這一次,論到蒙武詫異了,卻是魏國人尉繚,此人雖是大才,但在諸夏之中,卻很少有人知道他。然而,現在,殿內卻有兩個人直接道出其名。

由不得蒙武不差異。

“魏國人尉繚子!”

“武真君與長史都知曉此人,看來此人的確有才,但寡人對於此人實在不知,國尉之職重矣,武真君可否細細言之?”

聽蒙武之語,秦王政便是知曉王弟與李斯所言應是對的,能夠被二人知曉,無論如何,也不會是一個庸才,當即,興趣再次升起,將目光看向周清。

“對於此人,玄清也隻是聽聞,卻是三代國尉。不過,比起玄清,想來長史對於此人應該有詳細的了解,還請長史言之!”

對於尉繚子,周清卻是隻聽聞過,其人有大才,具體之事,卻是不知,然而,觀李斯的神情,明顯所得比自己還要多,拱手看向秦王政,隨即將話題拋給李斯。

“長史可言之!”

秦王政點點頭,便是看向下方的李斯。

連帶殿內其餘的要臣,也將目光彙聚在李斯身上,都想要知曉這尉繚子到底是何人,能夠擔當得起蒙武如此推崇。

“大王,於國尉所言之人尉繚,李斯在十年前曾在楚國與其有一麵之緣,當時正值魏國信陵君合縱伐秦,大敗秦國,事後,魏王卻將信陵君罷黜,故而,尉繚怒而辭國尉。”

“遊曆諸夏,以期將祖傳的一卷兵書修纂而成,如今,十年過去,那卷四代相傳的兵書應該修成了,不然尉繚不會輕易現身人前。”,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