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八世田齊(2 / 2)

秦時小說家 偶米粉 7292 字 2個月前

“燕丹之事,我也有耳聞,此事卻是秦國失信,不合大義。如同百年前誆騙楚國懷王一般,如今不過是故技重施罷了。”

“隻是,我等均為散人,文武兩不通,又如何能夠做得了什麼?”

聽宋玉與高漸離相談片刻,一旁始終站立的曠修終於出言,身上的衣衫略顯陳舊,背負長琴,身為趙人,對於秦國也沒有好感,但縱然想要出力,又不可能有所作為。

秦國強,趙國弱,更有而今趙國朝堂奸佞橫生,如此下去,待秦國東出之時,趙國定要付出慘痛的代價,數十年前,趙國已經付出過一次。

“是啊!”

“我等又能夠做得了什麼呢?”

這是宋玉的長歎,這是宋玉的回應,古稀之歲,少年之時,自己也曾奮鬥過,曾以為自己會改變楚國,會傳承師尊的意誌。

但,後來的一切種種表明,自己不過是諸夏萬千之中普通的一員,並沒有什麼特殊,上馬為戰立下功勳又如何?終究不抵楚王一言!

朝堂謀略大政又如何?終究不抵三戶家族,數十年的心血不存,老友黃歇的逝去,老友荀況的閉關,往昔因果的逐漸了解。

迎著曠修看過來的探尋目光,宋玉亦是不自覺的迷茫起來,亂世之中,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太過於渺小,就算加上跟前兩個,同樣是螞蟻一般的存在。

******

“師叔,齊國現在還可稱大國嗎?”

離開桂陵之城,沿著濟水,一路東行,過濟陽、定鎬、桑丘……之城,便是跨越齊魏兩國的邊境,進入齊國,迎麵而來,便是獨屬於齊國的方言雅韻。

比起魏國的千裡平川,綠意盎然,齊國境內的平川倒也不少,而且夾雜著些許的丘陵、低地,更顯風景獨特,東向入海,北靠燕國極寒之地,南鄰江東百越之屬,國土之大,幾可蓋過三晉之國。

一條條寬闊平坦的馳道上,商賈往來不斷,獨輪車似乎從鄭國渠上傳遍天下了,一位位衣衫襤褸的奴仆推著獨輪車,帶著貨物,往來諸夏之間。

比起魏國的純正中原風華,齊國境內,卻是商賈之風大盛,一座座城池之內,儘皆是來至列國的商賈車隊,通行天下。

“齊國當然稱得上大國。”

“齊國尚武,武風之盛不輸於秦趙,豪俠之風更是冠絕諸夏,論軍力,齊國境內,一如秦國那般,保持四十萬的軍備之人。”

“而這般的軍備實力,整個諸夏中,唯有秦國、趙國、楚國、齊國擁有,是故,軍力上可稱大國!”

齊國的軍事實力自然不必多說,而且百多年前,魏國雖有魏武卒,但齊國兵士的個人技能也不差,整軍號稱技擊之士。

論攻戰史,齊國有兩戰大勝而摧毀魏國第一霸權的煌煌戰績。論苦戰史,齊國六年抗燕而再次複國,曾使天下瞠目。

騎乘駿馬之上,行走在齊國境界,的確有一種迥異楚國、魏國的感覺,數十年前,齊國險些被燕國滅亡,如今再行恢複,不知和當初的齊國是否一樣。

“論財力,齊國據天下魚鹽之利,數百年前的管子立下士農工商四道並行,商旅之發達,整個諸夏間,唯有魏國可與之相比。”

“論政情吏治,田氏代齊之後,齊威王、齊宣王都曾變法,雖不徹底,但吏治之清明遠超韓魏,名將、良相頻出。”

“論文明風華,臨淄之內有稷下學宮,彙聚諸子百家的名士,無論是顯學,還是不顯之學,在其中都有留存,諸般種種,怎可說齊國不是大國!”

秦國的守藏室之內,對於齊國的記載自然是相當多,長平之戰之前,整個諸夏之內,唯一能夠被秦國作為對手的,隻有趙國與齊國。

長平之戰之後,趙國衰弱,齊國步入眼眸,那時正值田單當國,其人可為曠世大才,挽救齊國於危難之中,而且正準備在齊國內施行新一輪變革。

鑒於此,秦國黑冰台出,分化離間,未幾,田單離開齊國,居於趙國為相,不久逝世,齊國之內少了一個大敵,否則,現在的齊國當會更強。

“稷下學宮我知道,當初在宗內的時候,有師兄說過,我道家之學在稷下學宮為官學,冠絕百家!”

提及這一點,小靈神情不自覺有些興奮,稷下學宮之內彙聚百家,而且在齊魯之地,儒家勢力極強,儘管如此,在稷下學宮之內,官學隻有道家之學。

也是因為此,數百年來,每一任道家先賢名宿,都會前往稷下學宮講道、論道,聲名最顯赫的自然是楊尹,當然,莊周也曾論道其內。

“道家之學為官學,追溯起來,算是田氏齊國對於祖師的尊崇吧。”

“昔年,祖師出守藏室,周遊天下,路過陳國,曾一見田齊先祖陳完,在其禮敬之下,祖師靈覺通天,為其占卜,口出道音。”

“曰:是為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此其代陳有國乎?不在此,而在異國乎!非此其身也,在其子孫。若在異國,必薑姓。薑姓,四嶽之後。物莫能兩大,陳衰,此其昌乎!”

“其後,陳完因陳國內亂而逃奔齊國,齊國有名為懿仲之人,欲要嫁女,請儒家孔丘《易》道占卜吉凶,口出禮樂之音,曰:八世之後,莫之與京。”

於此奇異之事,當初在秦國函穀關,祖師也曾留下一則秦國的預言,曰:秦之國運與周分合,周秦同源,合起西錘,秦救周,始為諸侯,秦周分離,離五百年,大合於秦,合十七年,霸王出!

再加上祖師對於陳完命運的推演,正合其後世子孫謀略薑氏齊國,方有如今之田氏齊國,至於儒家孔丘占卜的寓意,旁人或許參悟不出。

但在周清的眼中,翻滾原有的歲月長河,其人所言八世之後,恰恰是齊湣王之後,齊國湣王破國,齊國襄王大衰,齊王建國祚斷絕。

通天之力,看透一人一家之運,自己現在勉強可以做到,但若是看透一國之運道,遠遠不夠,或許在當時祖師的眼中,諸夏數百年、數千年的命運已然透徹。,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