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大道玄妙(第二更)(2 / 2)

秦時小說家 偶米粉 6766 字 2個月前

聞此,頓弱再次拱手一禮,並無再問,高聲朗道一聲,左右環視一周,麵上滿足而歸於高台下座位。

“妙哉!”

“玄妙顯,大道出,天地化!”

百家無疑惑,彼此相識一眼,麵上有所得,儘皆朗聲而語,讚歎而道,依照學宮規矩,此為論戰得勝,雖然所問所答不為精深,卻新意而顯。

自然得勝。

“巨子,那名家頓弱早已是秦廷上卿,如今問道,不過是為天宗玄清子增加聲勢,名家之人淪落如此,不知公孫龍子存世,做何感想!”

於名家頓弱的身份,對於在場小家之人來說,或許是秘密,但對於在場大家傳承弟子來說,心知肚明,率先發問,不過是增添色彩而已。

論戰堂墨家群體中,六指黑俠身側一位年輕人低語而道,頗為不齒名家頓弱的作風,好歹名家也算是大家,想不到淪落此等作為!

“勿多生事。”

黑色鬥篷遮掩的六指黑俠單手擺動,沒有多言,歸於寂靜狀態。

“在下陰陽家紀嫣然,敢問玄清子,道無常形,水無常勢,緣何天地萬物綿延至今,盛卻三代!”

聖潔的白色衣裙加身,輕紗遮掩,曼妙的身姿顯化,從四周高台下而出,行入台上條案後,屈身跪坐,梳攏發絲,略微思忖,素手微動,探尋問道。

“道,常無為,無為無不為!”

一言以蔽之,周清答曰。

於陰陽家智者一脈紀嫣然出現在稷下學宮,周清心中倒是有些驚訝,不過念及數十年前陰陽家鄒衍曾論戰爭鳴取勝,因而陰陽家大興,倒也沒有多想。

“世所傳言,道家之人常不德,無謂生死?”

紀嫣然柔聲脆語,空靈再問。

“何為不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寰宇眾生皆不德,無德便是有德。”

“無謂生死?”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予惡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蘄生乎?予惡乎知惡死之非弱喪而不知歸者邪!天地陰陽,生死輪轉,是故,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

周清答曰。

道家的道德超越儒家道德,因春秋以來,禮樂崩潰,道德不存,所以儒家才興道德,而道家之道德,卻是天地之道德。

上層的道德便是無道德,那個層次,不談道德,人人皆有道德,下層的道德便是談論道德,人人皆有道德之患,無德便是有德。

生死陰陽,道合一體,密不可分。

“近年有雲,玄清子之天地五劫,其內元始天王者為道之實體,豈不與道者無形迥異?”

紀嫣然秀首輕輕頷下,印證道理,看破生死,無怪乎對方能夠在這般年歲,修煉至如此之境界,自由其道理,隨即,又是一問。

“掌門,這道家天宗玄清子境界不俗?”

論戰堂內,儒家群體所在,公都子靜靜跪坐在一張條案後,聞紀嫣然同周清的問答,身邊數人神色微動,不自覺低語。

“荀況師弟都曾讚歎過的道家弟子,自然不俗,靜靜聽之,亦有所得。”

公都子點點頭,道家的修行越高,對於天地萬物的感悟越是深,玄清子的修為不必多說,近年來,已經名震諸夏,今日一聽,可得其理念精髓。

“道法無形,清靜自然,天地五劫,囈語。”

“天地有奇妙,強曰為之道,通俗諸夏,吾又強命之為元始之先,萬法之王,玄之又玄,真空妙有,妙有真空,即是先天一點真陽之光。”

“雖實體,卻聚散隨心,虛幻輪轉,頗合自然,俗解也!”

周清眉頭一挑,微微一笑,回應紀嫣然。

虛虛實實,生生死死,本就是大道無常,論及此事,可為自己之擅長,又有何懼?隻不過,比起名家頓弱,陰陽家紀嫣然,真正的麻煩之音還未到來。

“妙哉!”

“聚散隨心,虛幻輪轉,頗合自然!”

探尋完畢,紀嫣然悠然起身,四周一禮,脆音高昂,走下高台,歸於座位之上。

“妙哉,聚散隨心,虛幻輪轉,頗合自然!”

未幾,四周又是一陣的讚歎之聲,附和之語,聽道家玄清子之言,令在場諸人於道家之主張又有嶄新之認識,不愧是近年來聲名赫赫之人。

高台之下,宋缺、尹仲、小靈等人,同樣高聲讚歎之語,兩論皆勝,氣勢漸起,不知接下來是誰要上台爭鳴論戰。

“在下墨家路枕浪,敢問玄清子,道常無為,超凡生死,凡俗一切如過眼雲煙,而閣下緣何為秦廷道武真君,多次打殺百家弟子,作惡諸夏?”

數息之後,忽而,一道身著黑白麻衣的中年男子起身,走上高台,未曾屈身入座,四周一禮,身軀轉向周清,輕聲問道。,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