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分溝禮燕(第一更)(2 / 2)

秦時小說家 偶米粉 5279 字 2個月前

服食之術,既可以服食天地精華之物,也可將天地精華之物化作更為神妙的所在,服用之,當有大妙,天宗之內,雖有殘卷,但根本不全。

而陰陽家內的雲中君,精通服食之法,甚至能夠煉製出羽化丹這等對於化神絕巔武者都有奇效的東西,想來傳承無垢。

它日,有機會當一覽。

“師叔,此舉算不算以權謀私?”

跟隨者師叔身邊這般久,自然知曉師叔的行事風格,不拘凡俗之禮,上有秦王盛寵,又有封君之位加身,行走列國,尊榮多矣。

不過此舉可是有些違背秦國法治,保不準秦廷內有人會說些什麼。

“如何算以權謀私?”

“是所謂,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徙,我以天宗傳人身份,領高位,入中樞,卻鮮少理會中樞之事,那些人應該謝我才是。”

“天地萬物,陰陽相生,純粹之陽不存,純粹之陰不顯,修行之道與治國之道相通,否則,當年祖師也不會有言,治大國若烹小鮮。”

遍數秦國孝公以來的諸多領國政大才,若要走的長遠而安穩,必得精通此道,商君儘公不私,孝公歿,商君為之身隕。

張儀相秦,惠文先王器重之,其人縱橫捭闔,縱然得罪山東六國,但晚年卻安穩歸魏國,餘生不顯,其後甘茂、樗裡疾、應候……等等皆如此。

“師叔妙言。”

小靈為之頷首,儘管師叔的年歲不必他和妹妹大多少,但一言一行卻似乎比赤鬆掌門還要身合大道,無怪乎能夠在這般年歲就臻至悟虛。

聞此聲,心有所感。

******

薊城!

從登臨碣石海岸,到如今曆經風雪跨越右北平以西的半個燕國,耗時月餘,而今,終於行至如今燕國的上都,如今的核心之城薊城!

近四百年前,燕國將黃帝後裔所在之薊國滅掉,隨後未久,燕莊公營造此都,薊城便成為燕國都城之一,數百年來,雖有變遷,但如今,卻已然成為整個燕國最為繁華之城。

南北長九裡,東西長七裡,雖有逾越,但禮樂崩潰之下,薊城已經算是七國都城最小的一個了,就是如今楚國剛剛營造的郢都,遼闊都超越薊城。

仿周朝洛邑而建造,方正無虞,四周開十門,引浴河之水,化為護城之河,並行水韻流轉薊城內部,自成循環。

周禮而下,都城遙相而應大周鎬京,以西南一角為王城所在,占據整個城池的六分之一所在,東側則為王室、重臣所在,偏北一隅,則是大商賈彙聚之所。

城北之區域,西北之所為王室園林、遊玩之地,東北之處諾大的區域則是庶民、手工所在,占據整個薊城近三分之一的區域。

十門而開,平坦而又寬闊的官道綿延,自浴水而下,從西門而入,比起其它中原各國高大的城門,薊城則是不顯,但觀人員彙聚,亦是繁鬨不已。

下馬而行,漫步踏足薊城之內,曆時一個月,燕國的言語自是明悟,靈覺擴散,瞬間籠罩不大的薊城所在,雖受到都城之勢的抵抗,但並無大礙。

不過,比起弱韓的新鄭,薊城之內,倒似乎有不錯的武者坐鎮,燕國雖弱,但商賈卻不理會那些,各自有著自己的車馬之隊,將諸夏其餘各國的特產販賣,將燕國的特產裝車。

往來之行,得利益甚多,寬闊有序的街道之上,值未時,兩側的商鋪之內,仍是人滿為患,燕國雖遠離中原,但似乎中原的一切在這裡都可以看到。

蜀郡的雲錦、秦國的美玉、韓國的弓弩、魏國的鐵器、楚國的珍貴林木、齊國的海域珍珠……,凡此種種,入眼處,不比鹹陽的尚商坊差。,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