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武真大衍(第一更求票票)(2 / 2)

秦時小說家 偶米粉 5909 字 2個月前

“王迎三舍,為敬才最高禮儀。如今,大王為韓非一人破法開例,後續難為也!”

秦王政之語剛落,下首的王綰便是上前一步,拱手一禮,悍然阻止道,對於韓非,自己也是有所了解的,近年來,大王頗喜《韓非子》。

甚至,將《韓非子》刊印百套,贈與秦廷要臣,自己也曾一覽,那韓非的確為法家不世之才,比起百多年前的商君,於法理更進一步。

但正是因為此,才不能夠隨意的破法開例,否則,先例一開,後續後世之君如何,一語而落,自己身為廷尉,掌管秦國之法,此事難為。

“這……,既然寡人不能夠親至,那麼,派一重臣替寡人相迎函穀關外,應該無憂吧?”

秦王政神色一怔,雖然興頭被王綰遏製,但也明白其中道理,是故,言語一滯,想了想,便是有了一個折中之法,自己雖不能夠親至,有重臣代表自己也是一樣的。

“可也。”

這次,王綰頷首而應。

“哈哈,妙哉。”

“李斯,寡人素知你與韓非乃師出同門,而且禦史張蒼也是你們的師弟,故而,寡人欲使你與張蒼等出迎函穀關,替寡人迎接韓非。”

“以為如何?”

得到廷尉王綰的認同,秦王政爽朗一笑,雙手在上本能的拍合,而後,明眸掃視,落在廳殿內另一人身上,既要派遣人代替自己。

那麼,自然得選擇親近些許的,李斯與張蒼等無疑是比較合適的,語落,看向長史李斯,想來此禮足以表現自己的重視了。

“替大王相迎大才,李斯之幸也。”

募然之間,李斯的心頭很不是滋味,回想起自己入秦以來的所有種種,先是進入文信候府邸,充當門客,而後僥幸得了一個河渠丞的差事。

方才有了自己的晉升資本,數年來,兢兢業業,在長史之位上勞作,也算位列中樞,想不到,比起師兄韓非,在大王心中還是差了一些。

不過,雖是這般,但神情未改,對於那位師兄的性子,自己也是清楚的,縱然來秦,想來也不會老老實實的,坐擁大才不假,但身居高位卻不一定了。

拱手一禮,接下差事。

“甚好,此事務必要辦的完美。”

“今日召集廷尉與長史,除了韓非之事,還有另外一樁,那邊是針對上將軍桓齮的處理,其人敗軍辱國,一戰葬送五萬大軍,實在是有負寡人所望。”

“而且,桓齮如今在趙國手中,昨日,趙國有使者遞上文書,言語要麼秦國贖回桓齮,要麼十天後,他們將桓齮的頭顱送回。”

“廷尉以為該如何?”

對於李斯的能力,秦王政還是放心的,當即,沒有在韓非之上多浪費時間,話鋒一轉,落在另外一個話題上,不由得,秦王政神色徐徐陰沉起來。

多少年了,大秦還從來沒有上將軍被俘虜之事!

“敗軍辱國,有負大王所望,上將軍桓齮難辭其咎,依據大秦律例,當爵位下降六等,貶為庶人,以儆效尤!”

執掌秦國律例,對於這些,王綰自是熟悉無比,張口即來,但語落知乎,便覺不妥,對於大秦律例,大王同樣也是熟悉無比。

若然已經有了決策,應該不會這般征詢自己二人的意見,除非是有其它的想法,不合大秦律例之想法,此事……不是不可能。

“長史以為?”

聞王綰之語,秦王政頷首以對,的確,按照大秦律例,對於上將軍桓齮的處理,卻是如此,但若無王弟的那份文書,自己應該也會這般處理。

但王弟那份文書,的確給了自己不一樣的思路和想法。目光流轉,落在李斯的身上。

“秦國奉行法治,自然有功必賞,有過必罰,上將軍桓齮此次大過,當應廷尉之語!”

李斯拱手一禮,於此事,自己之抉擇與廷尉一般,想來大王心中會有彆的想法,但法理而出,正當不過,自己非掌法之臣,隻有此應。

“的確,按照大秦律例,上將軍桓齮當給予下降六等爵位,貶為庶人。”

“但,半月前,武真君曾有一份文書遞於寡人,其言要剝奪上將軍桓齮所有爵位,而且要將其貶為庶人,然……,武真君接下來之言,卻是有點意思。”

“趙高,將文書遞於廷尉與長史!”,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