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 攻滅蜀山(2 / 2)

秦時小說家 偶米粉 5798 字 2個月前

“是故,寡人一天下,當還給諸夏之民一個安穩、祥和、平靜的國度,南陽之地為諸夏一隅,自然也是如此。”

秦王政頷首以應,韓非姬無夜、夜幕之事,自己也是有耳聞,想不到葉騰先生也曾曆練軍伍,再加上執掌南陽地多年,如此,堪稱文武齊備。

至於撫順麾下之民,當是應有之意,自己非嗜殺之人,隻要山東六國臣服,則沒有任何事情發生,儘管這個可能性非常之小。

“大王仁德之主也!”

葉騰拜服,起身一禮。

“仁德之主?莫不是先生師從儒家?”

仁德之主之名,秦王政還是第一次聽言,心中覺得有趣,示意葉騰入座,笑而問曰。仁德這一套乃是百家中儒家所推崇,而且在先前而觀,其人身上頗有與張蒼等人相似的氣息。

“非也,說來,葉騰所學頗雜。”

“幼年之時在宛城,曾遇到一奇人,先父與其交好,可惜葉騰不知其名,那人留在府中三年,便是教導了葉騰三年。”

“期間,傳授葉騰儒家之學、兵家之學、鬼穀縱橫之學、法家之學、道家之學……,三年之後,那人離去,不知所蹤,後來方知那人才學曠世也。”

談及此事,葉騰神情亦是有些奇特,腦海中翻滾諸般,幼年時代種種浮現,那位黑衣清瘦中年男子雖不知其名,卻一直沉浮在自己腦海深處。

當時,自己還不知其才廣博,後來治理南陽之地的時候,融彙貫通所學,諸般種種,各有奇妙,頓時心中一震,隻恨當是沒有多用心也。

“諸夏之大,多奇人也。”

靜坐上首的秦王同樣有感,相對於山東六國,秦國之內的這般機緣終究少了許多,經韜緯略之才多在山東諸國,想來葉騰幼年遇到的那人便是其中一位。

“大王,葉騰先生獻南陽之地,為秦國拓土六百裡,自然是好事。”

“隻怕此舉可能惡了韓國,韓國雖小,但其內仍有底蘊,若然葉騰先生再歸南陽之地,隻恐有殺身之危,而且楚國與魏國怕是不會坐視不管也。”

隨秦王政之語剛落,一旁的公孫麗倒是悄然出言,眉目流轉玄光,看向秦王政,而後落在下首的葉騰身上,背棄故主,投誠新主,此事可非同小可。

“哦,想不到麗良人能夠想到這一點。”

“不知武真君對此如何而看?”

秦王政輕輕頷首,這一點自己自是想到,但麗良人久居後宮,不明諸夏大勢,如今的韓國已經沒有底氣這般做了,至於楚國與魏國,國都之內,都應接不暇。

“失卻南陽之地,韓國僅存新鄭一隅,雖有十萬大軍,但府庫不充,兵甲不備,新鄭西宮之內,無論是韓王,還是其餘重臣,均有心無力。”

“楚國李園當國,不會插手秦國之事,魏國正值休養,不會貿然惹怒秦國,唯一要擔憂的便是山東諸國的遊俠之士,這群人行事隻憑借一心好惡,頗為難纏。”

“似乎,多日之前,在鹹陽之內,燕國太子丹的潛逃,便是那群遊俠之士的助力,以玄清之見,當施以重力,威懾百家遊俠。”

“說起來,玄清也正有一件事情請大王助力!”

拱手一禮,看向上首的秦王政與公孫麗,若說韓國王室下手,絕對不可能,葉騰剛投秦,便被刺殺,那麼,隻會為韓國引來滅頂之災。

唯一能夠動手便隻有遊俠,於遊俠,自己心中亦是反感,想來秦王政心中亦是如此,心中一動,倒是一件往事沉浮。

“武真君所言甚是,山東諸國的百家遊俠著實可惡,尤其是墨家、燕趙之地的俠客,羅網密探,上次助力燕丹逃秦的遊俠中,便是有大量墨家之人。”

“看來羅網手中的劍還是不夠鋒利,葉騰先生入秦,自然要威懾百家遊俠,難道武真君有謀略可成此事?”

秦王政眉頭緊皺,對於燕丹的逃秦,心中一直怒氣升騰,不僅如此,在與那群遊俠對抗的時候,衛尉李信還身受重傷,險些身隕,更是可惡。

王弟既然談論此事,想來必有所謀,當即,心中一動,悄然而問。

“大王當知,去歲玄清在齊國臨淄之時,也曾遇到百家遊俠伏擊,當然,那些人被玄清當場擊殺,涉及者為墨家、燕趙遊俠,以及如今潛伏於蜀郡的蜀山之人。”

“自昭襄先王之時,蜀山的人就一直不服教化,數年前蘄年宮之時,更是助力長信侯,是故,此毒瘤自當剿滅之。”

“玄清所請,乃是引一支精兵,以悍然之勢,攻滅蜀山,傳音山東諸國,若然遊俠之士乾涉秦國內政,其人雖遠,武真必誅!”,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