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阿育王(求票票)(2 / 2)

秦時小說家 偶米粉 6362 字 2個月前

非王弟在場,怕是還擒拿不了對方,既然已經擒拿了,那麼,該怎麼……,當然,鬼穀的身份的確有些特殊,思忖數息,看向群臣。

“上無天子,下無方伯,力攻爭強,勝者為右,戰國大爭之世已經過去了,鬼穀弟子橫行天下的時代也已經過去了。”

“如今的山東六國,或許出現奇人可以改變之,但大秦不會給他們時間!”

國尉尉繚率先而語,對於鬼穀弟子,他向來沒有好感,之所以入秦國,乃是觀秦國是最後可能一天下大勢之國。

若然鬼穀弟子搗亂,或許會使得這個時間延長許多,到時候,不知道又會有多少人身隕其內,非自己希望看到,故而,鬼穀弟子當殺。

“大王,啟從羅網得到消息,那鬼穀衛莊儘管出現在趙國軍中,但實則對於此次伐趙並未造成什麼影響,其人出現在宜安之城,也僅僅是為了救趙將廉頗罷了。”

“故而,啟以為,其人有罪,但罪不至死,今大秦一天下大勢將起,如國尉所言,大爭之世不顯,鬼穀弟子誠不足懼,但……將鬼穀置於秦國對立麵,代價太大了。”

“昔者鬼穀合縱連橫,對秦國造成巨大的阻礙,若再有鬼穀弟子出,合縱連橫再現,不妥也!”

紅袍雲紋罩體,高山冠束發,聞國尉尉繚之言,昌平君熊啟上前一步,為之不同意,拱手一禮,並不認同將鬼穀衛莊斬殺。

殺一人,而使得山東六國有可能合縱連橫,代價太大!

“長史以為如何?”

秦王政先後聽相邦、國尉之言,沒有做評判,丹鳳之眸閃爍,落在李斯的身上。

“李斯以為,鬼穀衛莊當與趙國無關,數年來,其人一直在新鄭之內活動,雖與趙國勢力有接觸,但多為陘城書館與中山劍館,與軍中接觸不多。”

“權衡輕重,衛莊之人不當殺,當囚禁之!即可免除鬼穀的敵視,也可杜絕鬼穀的隱患!”

長史李斯近前一步,心中有些忐忑,一邊是相邦,一邊是國尉,論職位,均在自己之上,但對於鬼穀衛莊的處理,腦海中思緒翻滾,還是沉聲而道。

這幾日,師兄韓非雖沒有前來尋找自己,但以自己對流沙的了解,他不會放棄營救衛莊的,師兄如今在武真君收下做事,雖遠離中樞,但對於中樞仍有不小的影響力。

此事的定下,怕是要落在武真君身上!

“哼,你倒是會做事。”

秦王政雙眸微微眯起,將視線從李斯的身上挪移,李斯所言和沒說一樣。

“武真君以為如何?”

話鋒一轉,落在王弟身上。

“玄清以為,鬼穀衛莊當活!”

“殺之,長平之戰後,邯鄲合縱伐秦之事或可再現。不過,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此人是玄清在宜安所擒,說來與其之間,還有淺淺的交情。”

“若然大王信得過玄清,不如將其交由玄清處理。”

鬼穀所重,便是在於權衡,便是在於抉擇,決出其中利益最大者,舍棄其中較小者,很明顯,活著的衛莊對秦國更加。

近前一步一禮,想來王兄也不會願意見到鬼穀子重新出山,合縱連橫!

“可,除鬼穀衛莊之外,其餘軍將殺之!”

秦王政點點頭,這個時代的確不是鬼穀的時代,但鬼穀仍舊可以發揮極大的力量,如相邦、王弟所言,不宜殺之。

有著王弟處理,自己也放心。

“哈哈,提起鬼穀衛莊,寡人倒是想起上將軍在王書上提及的一件事,當日宜安城外,曾有一位西域的武道強者出現。”

“而且修為極其強大,非武真君在宜安城,怕是上將軍都難逃一劫,可有此事?”

整個秦趙交戰,唯一比較重要的便是趙將廉頗,其餘之人均不足大慮,隻是,聽著王弟所言親手擒拿了衛莊,倒是令秦王政響起上將軍蒙武文書所言之事。

諸夏之外,西域之西,竟然有武道強者出現在諸夏,而且聽著蒙武所言,實力相當強橫,隱約已經達到超凡脫俗的境界。

對於武道,秦王政雖不精通,但也知曉層次,王弟的修為在諸夏可為巔峰,而那西域之人竟隱隱比肩,豈不令秦王政詫異。

“不錯。”

“對於那人的來曆,近年來,玄清遊曆諸夏,倒是知曉不少。說來,那人家鄉所在距離諸夏甚遠,不亞萬裡之遙。”

“其國之主旃陀羅笈多因擅長飼養孔雀,而使得其在近百年前建立的國度稱之為孔雀帝國,其國之遼闊不亞大秦,當今國主為旃陀羅笈多之孫——阿育王。”

“國內坐擁三萬騎兵部隊,六十萬步兵,萬頭巨象戰兵,雄霸西域之南!因國主信奉佛陀,故而,佛陀弟子遍布孔雀帝國,出現在諸夏的那人便是佛陀的弟子。”

南亞孔雀帝國的人出現在諸夏,的確令周清詫異,更詫異的則是佛陀的傳承竟然已經如此強大了,而且,感那佛道武者,一身所修,的確頗合道家清淨之妙。

當初擊殺了那人之後,周清就在狐疑,數百年前,祖師西行函穀關後,消失在諸夏之地,是否又走出了西域之地,而在另外的地方傳下妙理。

心中推算著那位證悟無上正覺的佛陀出現時間,無上正覺的境界絕對媲美身融萬物,而其人突破之機,正是在祖師消失在諸夏之後的不久歲月,莫非真有關聯?,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