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亙古先河(求票票)(2 / 2)

秦時小說家 偶米粉 5953 字 2個月前

“駟車庶長?”

秦王政眉頭一挑,大秦爵位從不輕易允人,何況,桓齮上將軍上次伐趙大敗而歸,已然失卻秦廷顏麵,如此,何以更進一步。

縱然是虛職,秦王政也不願意給之。

“大王可曾聞燕昭王千金買骨之事!”

“當今兵家均敝掃自珍,一位位軍中兵將更是將一身所得視為家傳,沒有足夠的利益驅使,怕是難以功成。”

爵位雖尊貴,但學宮之內,虛職而立,大王再給予足夠的禮遇,那麼,開一個好頭,接下來就好辦了,待學宮走上正軌,徐徐圖之也不晚。

“此事,容寡人細細思忖。”

此事非同小可,軍中將領,拚死拚活,才好不容易得到的爵位,如果被學宮內的那些祭酒、博士之人輕易得到,怕是會引起軍中的不滿。

但,王弟所言也有道理,若是不尊貴虛之,怕是學宮難以令那些兵將將一身所得留下,如此,學宮將沒有任何意義。

事情,還真是有些麻煩。

******

來至秦國軍中的主將以上之人,來至秦國各郡縣的守將之人早已經入住雍都偏廳宮殿之內,雖足有百多人,但較之整個雍都,不算什麼。

為了安全起見,上將軍王翦又從藍田大營調來一萬兵馬,將整個雍都方圓五十裡的區域納入掌控之中,是夜,秦王政與周清在靜室內相談甚久。

不過這一次,倒是多了幾道身影,前秦國上將軍桓齮,如今的藍田大營上將軍王翦,國尉尉繚三人隨伺,一同再次細化長信學宮的具體事宜。

秦王政靜坐在上首,其餘四人弧形而坐,麵前的條案上擺滿點心、酒水、瓜果,對於長信學宮的改造事宜,除卻軍中之人,一應文臣中,也隻有中樞之人才得其隱秘。

數月來,對於長信學宮的改建與細節,廳內五人都知曉,如今一起商談,卻是不多見,將長信學宮的一個個院堂劃分開來定下,將長信學宮的操練事宜定下,將長信學宮的博士、教員等人定下。

至於白日裡,周清與秦王政商談的職位並未涉及。

“此等學宮立下,當開亙古先河,名垂史冊典範!”

“若非尉繚身兼國尉一職,也定當前往此學宮,將我兵家要理大行天下!”

身為世代國尉之家的尉繚子,於此學宮的目的,在第一次閱覽武真侯文書的時候,就清晰的知曉其目的,而今,諸般種種完善,真若開動起來,怕是秦國當永有精悍之兵、將帥之才。

兵者不損,除非國政有不可挽回的差錯,否則,秦國當國祚綿延。

輕抿一口茶水,尉繚輕歎一聲,諸子百家,各有一道,但數百年來,均敝掃自珍,傳承多有斷絕者,於此,尉繚早就不忍之。

否則,也不會帶著一卷《尉繚子》前來一見秦王。

學說理念何以不滅,如武真侯常言之理,將一滴水沒入汪洋之中,當永存!

“哈哈哈,這有何難,日後若有暇,國尉也可以每個月前往學宮開堂授教,想來也會令那些人受益良多。”

周清朗朗一笑,如果尉繚能夠將自己的兵家理念留在學宮,當為上佳之事。

“即如此,尉繚求之不得。”

想著自己家族世代相傳的兵家理念,能夠傳於萬千兵者,如此,縱然他日尉繚一族族滅,自己也可無愧於先祖,無愧於天地。

“大王,老臣定當細心授教每一位學宮內的老秦人,希望他們將來都能夠成為秦國的柱石。”

桓齮的神色越發蒼老了,但精神頭卻是恢複不少,聞尉繚之語,不由的巋然叩拜上首,本是待死之軀,又得大王如此之用。

倘若不能夠將學宮之事辦的令大王滿意,自己還有何顏麵存於世間。

“上將軍以為何?”

秦王政對著桓齮掃了一眼,若非看在桓齮還有些用處的份上,對於此等辱國之人,自己是萬萬不能相容的,雖如此,神色也是有些冷淡。

視線掃過麵前的四人,最後,落在上將軍王翦的身上,王弟不必多說,學宮之事便是籌謀者,而尉繚、桓齮均如此表態,令秦王政心安。

然上將軍王翦莫不出聲,倒是令秦王政奇異之。,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