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章 王不立後(求票票)(2 / 2)

秦時小說家 偶米粉 6167 字 2個月前

秦國王後自穆公以來,幾乎是各國都有,尤其以楚國、趙國最盛,原本此事倒也沒有什麼,但對於秦王政來說,卻非不一般了。

惠文王以來,外戚乾政甚為嚴重,先為大秦宣太後,把持朝政數十年,若非應候範雎助力,怕是難以收回權柄。

昭襄王之後,便是華陽太後乾政,也已經多年了,二人皆是楚國王後,有著強大的母國之力,相互助力之,形成強大勢力。

如今的朝堂之上,相邦為昌平君,若然立下楚夫人為王後,怕又是一個強大外戚出現,但若是立下敏夫人,隻恐老秦人不滿。

長平之戰畢竟剛剛過去二十多年!

“殷鑒不遠,在夏後之世也!”

秦王政喟然又是一歎。

“即如此,王兄心中想來已經有了決斷?”

大商朝的結局在前,女人乾政,令的數百年大商基業毀於一旦,大周幽王之時,又是因為女人,雖然此女並不乾政,但終究影響國政國策。

更為重要的影響怕就是趙姬趙太後了,與文信候之間的糾纏鹹陽上下皆知!

既然王兄不想要看到後宮女人乾政的局麵,那麼,總歸要有些對策的,雖然防患於此等之事很難,但好處也是極大的。

“寡人欲要立下鐵碑王書,從寡人之後,不在立下王後之尊,其後秦王欲有妻女,非天下民女不可,不再從諸國之內挑選公主、宗室為王女,所有王女均為王妻!”

“同時,鐵碑王書約束王女一脈,其家族之人不得入官為政,王女所誕下的子嗣,無論男女,都沒有嫡庶之分,武真侯以為如何?”

秦王政持杯沉思,許久之後,才徐徐出言,每一言落下,都令的周清神色變化萬千,簡簡單單數十個字音從口中流轉,周清也不自覺的陷入沉思。

語落,秦王政將視線落在王弟身上,自己所言影響為何自己自然清楚,若然公布,怕是會引起朝堂公論,故而先行找王弟商榷一二。

“王兄此舉可是直接將大周的宗法製駁斷。”

“王兄所謀,不外乎不想要看到後宮女子乾政,不想要看到後宮女子亂國,不想要看到子嗣因為王位而大動乾戈,引得國政紊亂。”

“想來這也是王兄至今沒有大婚的原因吧?”

何為大婚!

秦王之大婚,隻能是迎娶王後之尊,從此定下尊卑秩序,其餘美人、良人不外如是。

遙想著歲月長河中王兄所謀,一生沒有立下王後,一生沒有立下王儲,莫不這個時候就已經想到這一步了,但史冊之上,並無記載。

看來應該沒有公諸朝野,雖如此,還是將己身所想實施了下去。

結果,突然薨逝,沒有王儲,沒有大義,留下一個巨大的權力真空,千古恢宏之帝國豁然崩塌,奮六世之餘烈也無疾而終。

“不錯!”

秦王政頷首以對,王弟所言,卻為自己心中所想。

隻要沒有王後之尊,任憑後宮爭奪,都不可能形成外戚獨大的局麵。

而王女所誕下的子嗣沒有嫡庶之分,沒有王儲之分,自然也就可以擇賢而立,大周八百年來,雖有宗法體製,但真正嫡長子繼承大位的有幾人?

如此,後宮不能夠做大,君王謀略一切,子嗣奮爭而上,以求大位,這等情況下,能夠登臨尊位的,隻可能是最優秀之人。

那正是自己所需要的繼承者!

“莫不王兄以為鐵碑王書真的可以製約後世之秦王?”

周清於此事沉思良久,由著《韓非子》所語,由著秦王政近來的謀略,秦王大權獨攬已成必然,縱然立下鐵碑王書,真的管用?

如果先祖所語管用,何有百年前的商君變法!

“鐵碑王書,曆代秦王凜遵。不遵約法,不得為王。欲廢此法者,王族共討之,國人共討之!”

秦王政接了一句。

“不妥也。”

“王兄此舉好意玄清自然知曉,但王兄精讀《韓非子》,應該知曉,君王為法之源泉,若是後世又出現一位雄才之主,舉朝拜服,王兄以為鐵碑王書還有用處?”

“如同王兄對於麗良人的偏愛,愛屋及烏,若然麗良人一脈真的有人,王兄真的不予關照?”

立下所謂的鐵碑王書也是無用,世事在變,一切再變,任何欲要亙古的法則傳承都將被歲月磨滅,這一點在歲月長河中出現甚多。

縱然王兄立下鐵碑王書,或許接下來的兩三代秦王無礙,但數代之後,鐵碑王書的威懾之力,自然不存,期時,一切若變,王兄奈何?,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