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 寡人明矣(求票票)(2 / 2)

秦時小說家 偶米粉 6264 字 2個月前

韓王安強忍著心中不快,深深的呼吸一口氣,將目光落在下首張開地身上,於謀國之道,如今的西宮之內,唯有張開地可堪大用。

“大王,臣有一策,或有可用。”

張開地聞聲,拱手出列,左右看了一眼,思忖一二,還是說道近幾日所謀。

“哦,快快說來!”

韓王安大喜。

“大王以為何以秦國沒有直接大兵壓境,攻滅韓國?”

張開地單手輕捋頷下短須,從秦國的一係列動作來看,似乎不想要動輒刀兵,不然韓國早就淪亡了,花費這般的力氣,耗費這般長的時間,定有其深意。

相國張開地思慮再三,覺得韓國之事未必沒有轉機。

“這……,大將軍前日曾與寡人說過,此為秦國兵家上謀,欲要韓國自動投秦,故而大勢壓境而不動,隻是不斷的弱韓。”

“莫不相國有它法?”

韓王安麵有疑惑之色,於此,自己也曾考慮過,而且也曾問詢大將軍,大將軍之語也令自己覺得認同,秦國定然是想要自己效法前歲葉騰之事,直接投秦,以免除兵戈征伐。

但……觀相國神情,似乎還有其它之意。

“我王,當今之時,秦國獨強,欲要一天下之心久矣。”

“秦國欲要一天下大勢,若然滅韓都要行動大軍,以鐵血亡韓國祚,必然會令其餘山東諸國不安,激起反抗,那個場麵縱然是強秦,也不會希望看到。”

“故而,老臣以為,韓國如今對秦國已經沒有了威脅,隻要示弱於秦,真正顯示出臣服忠心,則秦國必能夠使得韓國社稷留存。”

秦國要使得天下諸國臣服,首要滅韓,必須樹立一個典範,必須樹立一個好的典範,那就是要善待韓國,善待韓國君臣上下,誠如此,才是秦國所需要的。

若可明悟秦國此心,韓國真正率先稱臣,便是令秦國歡喜,而秦國斷然不會辜負韓國,所以,張開地念及良久,此為上謀。

“太子以為相國之言如何?”

韓王安心中一動,相國所語不無道理,如果秦國要滅韓,根本無需這般的陣仗,直接移兵滅之就好了,如今偏偏要這麼麻煩。

可見秦國是想要韓國自己做出明智決定,然後給予山東諸國一個典範,明悟這一點,韓王安心中惶恐頓時消散大半,麵上喜意忽閃,視線落在韓宇身上。

“父王,兒臣覺得相國之言頗有道理。”

“以秦國之力,滅韓輕而易舉,緩緩行之,必有大謀,而且接收華陽、長社之地的時候,秦國也沒有過多的上心,可見秦國並沒有立刻滅韓之心。”

“果然示弱於秦,忠心於秦,可保社稷。”

太子韓宇頷首以對,相國之言有些道理,如今存韓之道不顯,能夠抓住一條是一條,若然秦國真的滅韓,他們做得再多也是無用。

但現在秦國畢竟沒有滅韓!

“大將軍以為如何?”

張開地、太子之言,令韓王安心中定下許多,目光掃視,落在血衣候白亦非的身上,其人執掌韓國軍馬大權,堪為重臣,也是韓國麵對秦國唯一的指望。

“相國所語當為良謀”

白亦非輕輕一笑,出列一禮,一言而落,徹底安穩韓王之心。

“哈哈哈,相國不愧是韓國柱石。”

“此等之際,唯有韓國率先稱臣,忠心侍秦,所以韓國社稷必能夠長存,洞察這般時勢而存韓於虎狼之側,寡人可謂明矣。”

西宮內的重臣雖不多了,但都是肱骨之人,瀕臨此等絕境,相國仍有這般大謀,韓王安很是覺得欣慰,心神激昂之下,從座位上起身,朗聲而落。

數十年來,韓國能夠在秦國身側存留這般久,這點權謀之術還是有的,秦國所要,乃是韓國臣服,而韓國所要,乃是存韓,彼此相合。

“父王聖明決斷。”

“不過兒臣以為,為表韓國忠心侍秦,若可將城外軍馬之權分割於秦一二,當更令秦國放心,更可得存韓之妙。”

“父王以為如何?”

聆聽上首父王之言,太子韓宇又是一語,眼角之餘光瞥向白亦非,徐徐而道,話音深沉,旋即,整個西宮之內,不自覺的陷入寂靜狀態。

下一刻,一道道目光自動彙聚在太子韓宇身上,滿是不可置信之色,城外的十萬兵馬,乃是韓國最後的希望,若然交由秦國,豈不令韓國再無任何抵抗之力。

存韓於虎狼之側,乃是權宜之計,若有良機,當再現勁韓之名,太子之言,實在是直接將韓國真正納入秦國管轄,不合大王存韓之道。,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