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章 滅趙(求票票)(2 / 2)

秦時小說家 偶米粉 6427 字 2個月前

其餘文臣武將也是如此,將目光看向頓弱。

於頓弱,他們有些印象,畢竟也是秦國的上卿,堪為高位,更何況還是行人署出來的上卿,更是罕見,除了頓弱之外,也就姚賈了。

滅韓一戰,行人署上卿姚賈發揮的能力不自多言,無論是對於韓國新鄭的論述,還是對於三晉諸國的分化,諸人心中有數。

但頓弱遠赴齊國、燕國,又兼具趙國之行,到已經數年不在鹹陽宮露麵了,關鍵每一歲的財貨支出巨大,足有數萬金乃至十萬金之多。

但是從齊國、燕國對秦國的態度來看,並無太大變化,然而,大王卻器重之,想來是心中彆有韜略的。

周清位列文臣首位,爵位尊貴,但官職低了一些,故而,也是靜靜聆聽。

“我王,諸位。頓弱東去數年,路途遙遠,消息傳遞甚慢,形勢而言,燕國、趙國如故,沒有大的變化,然則,均為表象也。”

頓弱的身形還是那般魁梧,隻是皮膚顯得越發黝黑些許,雙眸閃爍精光,恭敬出列,上首一禮,左右一禮,旋即,直入主題。

聞此,諸人細細聽之。

“實則而觀,無論是趙國,還是燕國,兩國的根基已然大為鬆動,趙王驕奢淫逸,奸佞當道,才具之士貶黜,大將岌岌可危。”

“燕國之內,燕王怠政,諸般之事落於燕丹手中,雖有些許仁德之政,但國內右北平之東千裡之地,北胡侵擾不斷,根基有損。”

頓弱聲音脆響,雅言純正,有條不紊的說道著,爭取將兩國的形勢,用最為精煉的言語表達而出,因為這裡是朝會,他們需要的是結果。

“具體何如?”

相邦昌平君輕語,頓弱之言所精煉,但也應該表裡兼具。

語落,諸人頷首。

上首的秦王政一動不動,靜靜聽著,雖然這些東西,頓弱都已經先後文書呈遞上來,隻是,聽著頓弱親語,已然不同也。

“趙國,亦是強弩之末也。”

“一者,長平之戰後,趙國孝成王醉心於恢複軍力,忽視平原君、藺相如、趙奢等人推行的第二次變法,再加上春平君的存在,使得昔年趙武靈王留下的痕跡蕩然無存。”

“二者,趙國吏治渾濁不堪,趙國武靈王、孝成王歲月的人才濟濟之氣象不存,陘城書館、中山劍館亂象不已,朝堂腐敗,陰謀叢生,能臣名將邊緣者多。”

“三者,趙國疆土上佳者鮮矣,數十年來,秦國攻趙,取走的城池超過百座,文信候領國政之時,趙孝成王也送與文信候河間之地五百裡。”

“為報答信陵君救趙,割讓方圓三百裡重鎮於信陵君,為了對付燕國,趙國以五十七城的代價,請來齊國田單,諸般種種,不可計數。”

頓弱一口氣說了這般之多,既然是對趙之方略,於燕國沒有多言。

待在趙國一兩年,於此感悟自然很深,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有先前神情激昂的奮進之意,趙國不足懼,滅趙正為大好時機。

“如此諸般,國無良將,內無謀臣,隻消秦國大軍壓上,全力一擊,滅趙易事而!”

此為總結之言,頓弱上前一步一禮,心中慷慨萬分。

自己雖未行人署上卿,但滅趙之事,自己已然先行者,念及如今趙國邯鄲內的亂象,於口中之言,更有把握。

“目下,趙國內軍力如何?”

國尉尉繚子出列,看向上卿頓弱。

“趙國內的軍力,如今分為三塊,一塊被北方李牧的十萬精銳邊軍,近來已經擴充至十五萬。另一塊是邯鄲大營統轄的國府大軍。”

“上次宜安之戰,邯鄲大營損兵一般,進來已經恢複,再加上腹地漳水大軍,約有近二十萬上下。最後一塊是駐守在各大城池的守備之軍,零碎約有數萬。”

“雖然統合一起,約有四十萬,然,雜亂無章,軍力不齊,原本腹地大軍握在春平君手中,隻是,近來春平君暗地與郭開交好,更為不堪。”

軍力的部署分析,頓弱自然不會忘記,如今的趙國之內,兵力加在一起,雖也有四十萬上下,但這個四十萬戰力同藍田大營的四十萬戰力,高下立判。

而且,先前以春平君為首的王公貴族,是打算整合趙國內的軍力,以應對秦國攻勢的,奈何,郭開先一步出手,春平君已然淪陷不低。

“太陘八口如何?”

尉繚子又是一語,上次一戰,此處險關入口仍被趙國占據,若要再次攻趙,太陘八口乃是攻破口之一。

“駐軍十萬!”

頓弱答曰。

“……”

“……”

章台宮內,殿內群臣不住的商議討論著,無論是何關於趙國之事,上卿頓弱總能夠詳細說道,不知不覺,群臣拜服。

與此同時,對於整個趙國目下的形勢也清晰起來。

似乎……滅趙時機已到!,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