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五章 五仁(第一更)(2 / 2)

秦時小說家 偶米粉 5659 字 2個月前

“哦,既然秦國和楚國這般對待治下百姓,使得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可……魏國幾度攻我大秦,卻一一被大秦攻敗,魏國何以如此?”

“且,寡人很好奇,什麼是——仁者無敵?”

秦王政輕輕一笑,數百年來,儒家入世之人很多,不過,能夠位極人臣的不多,一側的李斯雖為儒家弟子,但其言行比法家弟子還要法家。

孟軻的所語所論,通體逃脫不過一個仁,而儒家所語的仁可是與如今大秦所施展之道不合。

果然伏念想要安穩留在鹹陽宮內教導諸公子與公主。

這個問題,秦王政很期待對方如何回應。

旁側不遠的周清也是從侍女手中接過茶盞,隨意飲之,說起來,王兄此問,自己也很好奇,接下來伏念的回答將會決定其在鹹陽宮的待遇。

是教導那些年長的公子,還是仍在繈褓之中的公子?

這似乎很有趣!

非如此,一列在旁的李斯等人也是不自覺的相視一眼,大王此問,已然觸及儒家本源,掌門伏念作為儒家傳人,不知該如何回答。

“儒家有五仁,若然行之,當無敵於天下!”

“昔者,魏國未有做到這一點,而秦國做到了,是故秦國如今獨強於諸夏,而魏國榮耀不顯,霸主地位不存,乃是應有之理。”

不過五六個呼吸,伏念抬起頭,直視麵前的秦王,朗聲而出,回應對方之問。

“哪五仁?”

秦王政奇異,秦國所施展為法家之道,何以做到了五仁之道?

莫不眼前的伏念又想要以《韓非子》之言搪塞於自己?

果然如此,那就太令自己失望了。

“儒家有五仁,五仁在乎心。”

“一者,仁者,親愛庶民也,先賢所語,位重者同庶民同樂之,一應行事條例與庶民同之,如此,庶民心生親樂之感。”

“此者,秦國以法家之道,規範臣民,臣民一體,法者為上,雖與儒家道路不通,但卻通向一處,魏國變法未成,世卿世祿,劃分天塹之隔。”

伏念有條不紊的說道而出,麵上帶著淺淺的笑意。

未幾,一仁之言落下。

“哦,親近庶民,同樂同行之,此言出至先賢與魏國惠王後續之言,所謂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道家所語,大道同途,果然如此。”

隨伏念語落,旁側李斯有感,身軀微側,近前一禮,笑語而應。

儒家五仁之說,先前自己在小聖賢莊內並未聽聞,從伏念現今所語,應是自己所悟,果然掌門之風,對先賢道理參悟極深。

“有點意思。”

“二仁呢?”

“莫不我大秦也做到了?”

秦王政瞥了李斯一眼,沒有多言,隻是微微頷首,這一點算是取巧,可……秦王政心中高興,因為……這表明儒家的道理在附和大秦之道。

這是一件好事,眼前的伏念也是一位聰明人。

“卻如此。”

“二者,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願立於其朝矣,此為大仁!”

“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則天下之商皆悅而願藏於其市矣。關譏而不征,則天下之旅皆悅而願出於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稅,則天下之農皆悅而願耕於其野矣。廛無夫裡之布,則天下之民皆悅而願為之氓矣。”

“秦國百業自有其法,民眾耕種而得其爵,商賈行事尊條律,自可暢行,官署之內,能者上,庸者不顯,外力不侵,仁者自行,此所謂魏國由大國淪為如今地步,而秦國強大如此也。”

伏念一禮,說道五仁第二仁,以秦國現在的模樣,若言秦王嬴政之前的秦國,或許還差點,但自從文信候領國政之後,於百業重視,百業興旺。

此為富國之道,儒家自然知曉,也是契合秦國今日之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