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四章 移兵伐之(求票票)(2 / 2)

秦時小說家 偶米粉 9106 字 2個月前

不日,趙蔥與顏聚趕至井陘口核心關隘,前來的還有趙王王書,抵達至中軍幕府,李牧副將司馬尚直接被罷免所有職務,貶為雲中將軍。

勒令即日起程回雲中大營籌劃對北路秦軍戰事,以為大用,王書之上,理由很簡單,司馬尚善領邊軍為戰,當效大將軍李牧建功。

王書宣下,司馬尚交出大將軍李牧臨走前留下的兵符、帥印,一句話沒說,帶著大將軍給的鎮嶽劍和一隊兵士,離開了中軍幕府。

一路向北,亦是不知所蹤!

春日初起!

王翦率領大軍攻打井陘口,不過短短十日,便是將井陘口重新破開,迎戰趙蔥與顏聚新整合的二十萬大軍。

一戰之力,擊潰趙軍,斬首數萬,其餘潰逃。

北路大軍李信拿下代郡,直往南下,路過燕國與趙國的邊界,陳兵數萬,以為警告,而後強勢進軍,勢如破竹,下武遂、高陽、安平之城,相隔數百裡,呼應上將軍王翦大軍。

南路大軍楊端和,越過漳水,直接拿下武安之城,沒有著急直撲邯鄲,而後轉戰邯鄲以東的巨鹿大營,欲要將趙國另一處反抗之力拿下。

四月。

王翦大軍與李信大軍徹底將趙國北部的城池全部拿下,而後左右共進,南下直逼邯鄲,將沿路的城池一一拿下,趙蔥與顏聚雖強行抵抗,仍不堪大用。

五月。

楊端和大軍拿掉趙國巨鹿大營,兵線北上,回合李信南下之軍,輿圖而觀,三方兵線逐步彙聚邯鄲,逐步壓向邯鄲,逐一拔掉邯鄲四周的所有城池,逐步消滅趙軍有生之力。

“殿下,目下局勢,燕國出兵也已經無用了。”

薊城之內,燕丹府邸正廳之中,其人歸於中央,左右重臣列位,去歲以來,燕國也是一直在關注趙國的局勢,甚至於去歲也曾助力,剿滅三萬秦軍。

而且也從趙國手中拿走不少城池,得了不少好處,對於燕王來說,對於燕國王室來說,都是喜聞樂見的,燕趙數百年世仇。

今日看到趙國這般景象,自然歡喜,起碼韓申覺得,趙國局勢的惡化之後,太子丹麵上的笑意很是濃鬱,如此,心中有些不忍。

趙國被滅,三晉之中,就隻剩下魏國,而魏國國力,連趙國都比不上,如何能夠抵擋秦國兵鋒,春日以來,自己也曾多次勸說殿下出兵。

一直未動。

如今,繼續出兵,也沒有任何作用了。

“韓卿,非是丹不欲出兵。”

“如果趙國之內,文武抗秦之心堅決,大軍上下一心,丹不會如此,可……李牧如何下場?司馬尚如何下場?你應該知道。”

“如此趙王,如此趙國,燕丹若是助力之,實在是有違王道!”

華服著身,頷下留下短須,太子丹搖頭而笑,迎著韓申無奈的目光,解釋道。

雖然自己有私心,但……趙國為燕國屏障的道理,自己還是清楚的,可惜……對於那樣的趙國,自己實在是不想要給予助力。

連唯一有能力抗秦的大將軍李牧都殺!

甚至於百家傳聞,邯鄲之內,郭開欲要獻上趙國,以求富貴!

果然如此,燕國出兵助力趙國,那就是讓燕國的兵士去死,更非燕丹希望見到。

“不出意外,秋日之前,秦國必可滅趙了,縱然新鄭那邊舉事,怕也牽製不了王翦主力。”

“殿下,三晉之地,秦國已經拿下韓國和趙國,接下來,非是魏國,便是燕國,我等也當提前應對也。”

聞燕丹之言,田光也是搖頭而歎,事已至此,多說無用,與其對趙國的局勢感到可惜,還不如思忖接下來燕國應該做些什麼。

話語之間,看著上首的燕丹,田光心中再次歎息不已。

當初,為了韓國之事,農家聯合百家為之助力,奈何韓國自身不堪,被秦國所滅。

如今,百家在趙國的力量也是不若,可惜……當初出現在韓國身上的景象,同樣出現在趙國身上,農家還要繼續如此嗎?

憑借農家之力,真的有用嗎?

田光狐疑不已!

待在燕丹身邊多年,對於燕丹也有一定的了解,此人……卻有政才,若是在大爭之世,絕對可以帶領燕國走向強大。

可如今是一天下之世,秦國勢不可擋!

趙國被滅,三晉恍若不存,燕國抗秦,幾乎是一點希望都沒有,原本還希冀著趙國能夠多撐下去一段時間,給予燕國更多的發展之機。

“韓卿以為,燕國該如何?”

趙國現在的局勢是燕丹所希望看到的,可自己並不希望燕國也是如此,數年來,燕國之內,兵戈修武,政事通達,國力有不少提升。

若說與秦國一較高下,燕丹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為今之計,隻有將秦國兵鋒引向它處了。”

“如今武陽之城那裡,秦將李信陳兵數萬,便是以為震懾,韓申以為,如果燕國現在有異動,接下來秦國滅趙之後,定然要攻打燕國的。”

“秦國滅趙,燕國當上國書,以為恭賀,表稱臣之意,緩和秦王攻燕之心,則秦國兵鋒則落下魏國身上。”

韓申念及十多個呼吸,給予燕丹回應。

雖然不願意臣服,可臣服是如今最佳抉擇,相較之燕國,魏國更容易成為秦國接下來的目標,果然如此,燕國還可得數年生息。

隻是……續命而已。

欲要逆天改命,除非秦國內部崩潰!

何以崩潰?

韓申腦海中不自覺浮現數年前自己剛入燕國之時,燕丹給予自己所言的謀秦,欲效仿數百年前的專諸刺王僚,派出殺手刺殺秦王嬴政。

其人身死,秦國必亂,一天下攻勢必然收斂。

那個時候,就是燕國真正的機會。

除此之外,韓申想不到更好的機會。

數年前,自己之所以將謀秦之事逐漸忘卻,乃是因為三晉之國仍存,仍可以為燕國屏障,奈何,秦國一天下的速度太快了。

滅韓不過一年,直接攻趙!

趙國可是萬乘之國!

“上呈國書以為稱臣?”

“父王早已如此,莫不韓卿以為燕國當自請藩臣之國?”

向秦王嬴政臣服,……燕丹麵上的笑意逐漸淺淡了下來,向秦國稱臣的國書,父王已經上過了,嬴政也同意了。

顯然,韓卿之意,乃是要更近一步,效仿當年韓王安求自保,自請藩臣,成為秦國的附屬之國!

這不是燕丹所希望的!,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