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二章 歸來(2 / 2)

秦時小說家 偶米粉 9516 字 2個月前

不過,這也正好讓自己有時間前往楚國鬼穀那裡。

“是,公子。”

雲舒頷首。

“公子,現在江陵城內,都在傳聞秦國要攻打魏國,趙國之強,不到兩載,便是被秦國攻滅,魏國不及趙國,怕是被攻滅的更快吧。”

從旁側的瓷罐內夾出毫葉,放在玉盞之內,看著小火爐上沸騰的水壺,手上玄光閃爍,握著水壺,直接斟倒進去。

勁力擴散,玉盞之內的茶韻擴散,淺淺的清香彌漫,揮手間,玉盞內的水韻消失不見,而後,再次斟倒,令毫葉枝葉展開,綻放馥鬱之氣。

至於木托之內,端至公子條案前,心有所感,好奇的問著。

南郡這裡也多了不少山東商賈,於諸夏大小之事,往往就是他們最先得到消息。

“魏國!”

“要看王賁的本事了,不過,最後的結果是肯定的。”

周清低語喃喃一聲,山東六國中,韓國和趙國已滅,接下裡的四國中,燕國正在找死,魏國作為三晉之地的最後一國,已經沒有任何優勢了。

歲月長河中,王賁所謀還是相當不錯的,雖然有些殘忍,可也有魏國的原因,這一次……不知他會如何做?說起來,護國學宮可是出產了不少好東西。

也可以用上了。

“那……,雅湖小築呢?”

雲舒將玉盞推至周清跟前,對於魏國的結局,自己自然也是知道,不過那不是自己所希望知道的,先前鹹陽之內,曾聽焰靈姐姐說過,雅湖小築之內,也有一位女子。

好像與公子有什麼糾纏,具體什麼的,自己也不清楚。

“雅湖小築?”

“……,你個小丫頭,想的倒是挺多,亂世之中,以紀嫣然的謀略,己身自然不會有損。”

周清啞然,雅湖小築這個地方,自己的確已經數年沒有聽到過了,腦海中閃爍當年遊曆山東諸國,在儒家小聖賢莊內,為了救蒼璩,自己的確吸納了紀嫣然的玄陰之氣。

推進自己的修為不少,也補足性命交修之法的後續之路,對於此人,也是欣賞的,才智當不遜色芊紅,可……困於魏國之內,也隻能困於魏國之內了。

聽得雲舒提及,搖搖頭,魏國的下場,紀嫣然不會不知道的。

“嗯,他們回來倒是及時,說起來,雅湖小築之內,的確有一件東西,值得本侯親自一行。”

雅湖小築。

其內不僅僅有紀嫣然,還有著另外一件重要事物。

正待思忖身邊人手不夠,忽而,靈覺擴散,數道熟悉的氣息浮現,不由的,麵上朗朗一笑,天籟傳音,整個江陵城儘在掌握之中。

咻!咻!咻!

“大人!”

“……”

三道流光迥異的身影出現在跟前,各自拱手一禮。

“哈哈,你等回來的正好。”

先前算算時間,也是他們該回來的時候了。

墨鴉、白鳳、鸚歌,之前被自己派遣在焰靈姬二人旁邊,以為助力,如今江南的事情了解,自然要歸來,楚國鬼穀之地,不適合他們。

大半載不見,三人的修為都有長進,尤以墨鴉的修為最為神速,此刻已然逼近化神小成,鸚歌次之,白鳳再次之,有著專門的修煉之法,十年內,各自破入化神大成不難。

二十年內,各自破入化神絕顛不難。

至於更進一步,則要看三人的造化,那些東西,自己現在無法給予。

“江南一地的珍藏如何?”

焰靈姬早有傳來文書,在江南之地收集的天材地寶與珍稀礦石都將先後押送至江陵,押送之人,自然不必多說。

“江南之地,多為蠻荒,頗多寶物,隻是我等所識不多。”

海藍色的勁裝著身,係著一件同色披風,鸚歌近前一步,脆音而起,清秀的容顏上,綻放一絲感慨,多年前在夜幕的時候,也曾聽聞嶺南百越。

可真正前往一觀的時候,才見到百越之地景象。

論起來,百多年前,或許他們也是諸夏之人,隨著江東之地的吳越兩國先後不存,越國潰散,殘餘之民流入江南,遂成現在模樣。

“諸夏之地,天材地寶越來越少了,現今未開發之所在,倒是可以找到傳承上古,乃至三代以來的寶物。”

“這是虛靈丹,於你們現在的修為有些幫助。”

周清將手裡的文書放下,而後從條案後起身,目光落在三人身上,先後掠過,旋即,揮手間,便是三隻丹瓶出現。

“多謝大人。”

“……”

三人沒有遲疑,各自接下身前的一瓶丹藥。

“近年來,你等辛苦不少。”

“既然歸來,且先將事物處理完畢,好好休息一段時間,期時,本侯有要事交於你等。”

鸚歌三人的助力很是不弱,自從夜幕崩潰之後,一直待在自己身邊,供自己調遣,多年來均是如此,當然,三人的修為也有長進。

原本要將魏國的一件要事現在就交給三人,可現在魏國還沒有什麼動靜,現在吩咐下去,有些早了,故而,周清不著急。

“是,大人!”

“……”

三人相視一眼,沒有遲疑,流光閃爍,離開庭院。

目視三人離去的身影,周清複歸原位,繼續閱覽一卷卷文書。

兩日後。

略有安排,便是同曉夢各自跨乘一匹駿馬,出江陵之地,東向楚國。

“師兄,鬼穀縱橫的名氣還真是不小。”

江陵而出,東向直入楚國,一路之上,諸般風俗文化與南郡又有所不同,聆聽四周一切,加持此次目標,曉夢略有感慨。

音色清脆,神容之上,亦是有些好奇。

諸夏之內,論名氣,鬼穀縱橫還要在他們道家天宗之上,在天宗的經閣之內,於鬼穀一脈也有體積,其內弟子並不多。

“鬼穀傳承,縱橫乾坤。”

“他們所學為入世之道,取天地精義,捭闔無極,若然功成,當名鎮諸夏,若然不成,則默默無聞,戰國以來,立功為右,鬼穀不拘一格,順應天道大勢。”

“自然大昌,不過,他們的傳承也僅此罷了。”

周清輕輕一笑,鬼穀的傳承,自然很是精妙,完全就是為了入世設立的,無論是對於人心的揣摩,還是對於人性的把握,亦或者對於君王之道的論述。

都直入核心,果然有經世之才學之,自然大用。

可惜,這一代的鬼穀兩位弟子都有些迷茫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