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天命所歸(第一更)(2 / 2)

秦時小說家 偶米粉 9348 字 2個月前

“宋兄!”

白衣傲雪,周身寒氣綻放,手持長劍,看著麵前的一具具屍身,高漸離眉目滿是含霜,久久無言,乾乾一語,事情……終究未成。

“哎。”

田光在旁側,見狀,長歎一聲。

鞠武無言。

其餘農家、墨家、百家之人相視一眼,謀劃甚多,如今卻是這般結局,既然謀秦事敗,那麼,接下來就要迎接秦王嬴政的怒火了。

“大夫,燕國也該準備準備了。”

田光踏步行至鞠武身側,低聲一語。

“是也。”

對於謀秦,鞠武最開始本是不讚成的,奈何後來秦國東出的速度太快,本以為先後攻滅三晉之地也得五年乃至十年以上。

不曾想,短短三四年就功成,燕國縱然想要積蓄國力,也沒有那個時間。

不得不謀秦,現今又事敗,等待燕國的隻有秦國大軍了,而根據自己對殿下的了解,降秦是決然不可能的,哪怕戰至燕國最後一兵一卒,都不會降秦的。

“巨子,……韓申俠士終究還是失敗了。”

青色素袍,發絲躍動,神容之上略帶一絲痞性的男子低語,看向身側的黑衣鬥篷男子,為了謀秦,墨家也是付出不少。

“召集薊城內的墨家弟子,也該為接下所謀了。”

黑衣鬥篷男子看向極遠處的韓申一行屍身所在,沉吟許久,謀秦不成,那就意味著接下來燕國要麵對秦國怒火了,而燕國的力量……。

搖搖頭,腳下赤紅色的玄光掠過,消失不見。

韓申刺秦,本為燕國數年密謀,包裹的嚴嚴實實,一朝事發,市井廟堂儘皆沸騰,彼此相互議論,回想當年種種殿下的跡象,還真是有那般可能。

為韓申一行人慘死,燕丹整整悲痛了一天一夜,事已至此,既然刺秦,且沒有功成,無怨他人,隻怪燕國運數不濟。

接下來當入大夫所言,速速謀劃為上。

“父王,韓卿刺秦,已然激怒秦國上下,嬴政必然決意攻伐燕國。”

“八百年社稷存亡在此一舉,唯請父王決斷!”

跨乘快馬,直接奔出薊城,前往都城數十裡之外的燕山行宮之內,數年來,父王多在那裡休憩、遊玩,一應諸般政事,都落在自己手中。

沒有王叔雁春君等人的掣肘,燕丹所行諸般政策貫徹很快,隻是……現在已然沒有時間了,迎戰,非有兵戈之器!

“嗬嗬,小事而已,沒有殺成便沒有殺成,何至於這般驚慌。”

“想來嬴政應該被嚇了一跳吧。”

明亮奢華的行宮偏殿之內,柔軟的燕國遼東熊皮鑄就的絨毯規矩的鋪設在地麵上,王案之上,一身寬鬆黑色錦袍的老者躺靠在榻上。

醉眼朦朧的看了燕丹一眼,而後又將視線落在下首六位身姿婀娜的舞姬身上,淺淺的管弦之樂相隨,美酒入喉,實在是快哉。

嬴政沒有殺掉又能夠算什麼事情?

燕王喜單手在揮動著酒樽,附和著管弦之樂,麵上一絲彆樣的笑意擴散,似是根本沒有將燕丹所言放在心上,沒有任何擔憂。

“父王,秦國上將軍王翦早已陳兵三十萬在易水,果然嬴政震怒,大軍攻燕,如何攔阻?”

燕丹屈身一禮,滿是不甘。

“小兒終究無鎮定之意。”

“寡人之燕國從召公立國至今,危機幾近淪亡者也有數次,可沒有任何一次外敵可以攻滅燕國?東胡不成,晉國不成,齊國也不成。”

“沒有一個敵人可以攻滅燕國,凡欲滅燕者,終歸自滅!何也?天命使然也!德行使然也!召公仁德遺澤庇佑子孫多矣。”

燕王喜掃了燕丹一眼,身軀緩緩的從榻上挺立,隻是……並未喝退殿中的雅韻之姿,秦國縱然攻來,也隻是小事,何至於如此?

“可……,父王,秦國終究不同也。”

“目下大勢,秦國獨強獨霸,非往昔東胡、齊國可比。”

燕丹神色微變,看著父王那仍舊沒太大波動的神情,再次一禮,聲音不住有些高昂起來,都到這個時候了,父王還有這般思忖,實在是……。

“燕國攻打趙國許多次,沒有勝過趙國一次,可趙國縱然取勝燕國,又能如何?而今還不是在燕國之前淪亡,社稷不存,國祚不顯?”

“先祖昭王破齊七十餘城,尚且沒有滅齊,秦國焉能攻滅召公遺澤庇護之國?焉能攻破大周嫡係之國?秦軍果然攻占燕南督亢之地,燕國還有上穀、遼東,仍舊餘力自保。”

“堅持到秋日寒冬,秦國必定不能夠長久待在燕國,那便是燕國反擊時刻,期時,燕國仍為燕國,燕國立國八百餘年,為大周天子王族唯一血脈,天命所定,秦國能夠奈何哉?”

看著兒子那神色明顯綻放的驚懼之意,燕王喜為之不喜,實在是沒有一點鎮定之意,哪怕秦國現在就打過來如何?

燕國不會有事的,總歸不過一場災劫,以燕國的力量可以扛過去的。

數百年來,燕國一直無事,以前如此,以後也是如此。

沒有任何意外。

“丹,你且去備戰吧,果真秦軍勇猛,那就退向遼東之地。”

搖頭輕歎,再次一語落下。

“……父王。”

“丹……這就去。”

看著殿中的歌舞,聽著耳邊的音律,又察父王不以為意的樣子,一時間,燕丹心間深處也是為之動搖震蕩起來,原本還有些條理的思緒迷茫起來。

“這才是吾兒。”

燕王喜大悅。

“父王之策,令……丹心安也。”

“丹欲要連同趙國殘留之力,連同齊國、楚國之力,一同抗秦,父王以為如何?”

燕丹麵上擠出一絲微笑。

“有何不可?”

“合縱抗秦,追朔往昔,還是先祖文公之時所立。”

令旁側侍女斟滿酒樽,一飲而儘。

“隻是……易水武陽之城,隻有五萬軍,兵力薄弱,怕是難以對易水對岸的秦國有太大攔阻。”

燕丹沉吟,說道此行之策。

一直以來,父王雖然令自己總管燕國上下政令諸般,然……諸般軍事均不讓自己插手,乃至於虎符更是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嗯,易水武陽之地,堪為秦國攻燕的第一道防線,不能夠隻有五萬軍。”

“你待會持寡人令,調動燕國腹地十五萬大軍,再從遼東調回五萬軍,統共二十萬軍,壓上督亢之地,果然合縱抗秦可以,則燕國之兵力,不會遜色秦國的。”

“那時,同秦國對峙,一戰擊敗秦國,殲滅秦軍主力,便是頗大功績!”,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