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少女問道(求票票)(2 / 2)

秦時小說家 偶米粉 5752 字 2個月前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又是一道之前曾多次念叨的言語。

天道本就是無情的,可越是無情,越發顯得天道有請,無情與有請之間,正是天道乾坤陰陽的輪轉。

然……俗世之中,卻非簡單如此,聖人不仁、富貴者不仁……,長此以往,陰陽自會演變,春秋以來,諸國並起,便是他們所得的苦果。

而如何才可以長久萬世不墜,不如守中,天地大同之法,儒家孔丘也曾有此一言,雖有此法,何其艱難。

宛若修行者身融萬物的境界一般。

“天之道,如何?”

北冥子再次頷首,自己這個弟子和玄清不同,玄清生來有宿慧,堪為生而知之,這種人上古以來就是極少。

故而,自己無需太多教導,其人便可行走自己所認為對的道路上,而曉夢則是一塊尚未打磨的驚世璞玉。

此次下山,便是以諸夏之鋒芒,打磨身上之殘缺,綻放己身之璀璨光華,現在……已經初有成效。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是所謂,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唯有道者,可有餘以奉天下!”

這才是天地陰陽運轉的玄妙,如同修煉者修行,三元歸一,互為其表,互為其裡,若有不合,則難以寸進。

如此,也就難以參悟天道的玄妙。

這是天道!

“人之道如何?”

北冥子微微一笑,又是一問。

天道的道理,諸夏間,許多人都知道,可知道是一方麵,能不能做到又是一方麵,相對於天之道,凡俗之中自有人之道。

“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乾坤陰陽,方圓動靜,避其實,追其虛,則輪轉不斷,三代以來,堪為明證,諸子百家,難臻大道。”

曉夢聞此,沉吟數息,看向遠處的餘暉大日,語出。

俗世的根本之道,在上古之時就非常明了了,追逐上德、大仁、大義……,終究損不足以奉有餘,這非天之道,也非長久之道。

故而,三代先後淪亡,春秋以來,諸國並起,乃有現在的結局,縱然是目下如日中天的秦國,將來也會那樣。

因為人之道的核心,在於人!

而人之道,複雜萬千。

推及修行,更是須得剛柔一體,陰陽並進,這才是長久長生之道,赤鬆子師兄之前便是陷入誤區,將一身之經曆陷入天宗之內。

令己身追逐天道的步伐停滯,實則……世間本就沒有什麼天宗,不過一群追逐天道的人罷了,列子無所持天地,禦六氣之辯,暢遊天地乾坤。

莊周不滯於萬物陰陽,一夢合道,堪為大化。

玄清師兄所言的儒家內聖外王也是如此,可惜,那般道理更是難以臻至絕巔。

“好!”

“不錯。”

“曉夢,你已經得了不少道理,接下來我能夠教於你的更少了。”

“如此,可有疑惑於我?”

北冥子清朗一笑,諸般道理曉夢說的正是大道,或許是玄清所言,或許是己身所悟,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曉夢已經知道道理為何了。

果然如此,天之道是需要自己親自走出來的。

玄關之前,自己能教的基本上沒有了,玄關之後,則是觀其己身所悟了,周身玄黑色的光芒閃爍,踏步大地之上,隨意踱步。

雙手背負身後,亦是看向餘暉大日。,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