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伊尹之事(求票票)(2 / 2)

秦時小說家 偶米粉 6102 字 2個月前

更甚者,攻魏之策早就流傳而出,無論是蘇代,還是信陵君魏無忌,都言語可以水戰攻伐魏國,實在是可惡。

“大將軍囂魏牟欲要禦敵於大河以北,不讓秦國兵馬進入大河以內的範圍,以防止秦國有可能的水攻之策。”

“可魏王欲要調兵守中,守衛大梁城,以大梁城天下堅硬之城池,無懼水攻之策,廟堂之上,正在僵持,不好說!”

他們無論如何,也隻是山野之人,隻是在野之人,並非肉食者。

禦敵於外的事情,終究要肉食者謀之,他們所能夠起到的力量非常小,非他們所在之國祚在山東,亦是不願意看到廟堂那般的肮臟之事。

都已經到了生死關頭,還在糾結所謂的權勢,著實令人心寒。

“大將軍囂魏牟乃當年追隨信陵君的名將,應知曉水攻之策的弊端所在,禦敵於大河,隔絕水攻的可能。”

“自然為上,難道魏王就看不到這一點。”

一人覺此,就心生火氣。

“可魏國大梁城乃是耗費頗多財貨,耗時百年才建造功成的諸夏第一堅固之城,秦國王賁不過十萬兵,縱然水攻,也也不可能維持太久的。”

“調兵守中,有大梁城的支撐,王賁他們也不敢靠近的,似乎……魏王之策也是不差。”

身邊先前出言的那人想了想,魏王之法也不是沒有道理,可終究大將軍囂魏牟的法子更為妥當,不讓秦軍靠近,乃是上佳。

“事情非那般簡單,果然是簡單的兵略之事,還無妨。”

“魏王剛繼位,廟堂剛梳理一番,而軍伍之事卻一直在大將軍手中,若然此刻大將軍囂魏牟有不軌之心,調兵彙聚大梁城。”

“你以為魏王會如何?”

一直不怎麼言語的男子出言,中年模樣,聞諸人之論,搖搖頭,若然事情真的那般簡單就好了,可事關權力,就不是那般簡單了。

百年來,魏國之內,自惠王以來,從無大將軍真正掌握兵權的先例,當年信陵君的名聲與威望何其高。

縱然如此,魏王一語,其人黯然身隕。

兵權旁落在大將軍手中,無論大將軍是否有不軌之心,都是一個極大的隱患,相較之還沒有攻過來的秦國,近在咫尺的大將軍威脅更為魏王所重。

“大將軍囂魏牟怎會有不軌之心?”

若然囂魏牟真的有不軌之心,那麼,其人就不會在近年來重練魏武卒了,其人就不會在近年來極力振興魏國往昔盛況了。

難道魏王看不到?

“你怎麼知道囂魏牟沒有不軌之心?”

“要知道囂魏牟當年可是跟隨過信陵君的,而信陵君的結果你們也都知道,首當其罪的是魏王。”

那中年男子笑語而問。

“這……,大將軍卻無不軌之心!”

被反問的那人沉聲而語,無比堅信這一點。

“這一點,你說的不算,我說的也不算,魏王覺得囂魏牟有不軌之心,他就有不軌之心!”

中年男子感歎一語,韓國之滅尚可說國力不濟,而趙國之滅,可就是自尋死路,國政中樞不穩,使得李牧將軍不能夠專心禦敵於外。

如今的魏國也有這般局麵。

“魏王還真是昏庸無道,若然我為大將軍,定當行伊尹之事,廢黜魏王,讓其好生反省,待一解魏國眼前之危局後,再歸政於魏王。”

“果然魏王還不有改,直接擇賢主而立!”

實在是鬨心,好端端的秦國大軍壓境,不思禦敵於外,卻是在糾結大將軍是否有不軌之心,他們遠離大梁城,都有這般耳聞。

怕是此刻的大梁城內,更是人言通天,魏國之內實在是複雜。

常言道,不破不立,果然如此,按照自己的意思,放逐魏王又能夠如何?

“伊尹之事?”

語出,旁邊諸人為之一驚,彼此相視一眼,均神情驚駭不已,這等言語可不能夠隨便說。

“哎,且看大將軍如何應對吧。”

“昔年,信陵君因此而滅,想來大將軍有應對之策。”

那中年男子聞此,雙眸為之一亮,而後暗淡了下來,伊尹之事不是說說那般簡單,魏國的局勢也不是成湯歲月可比。

他們遠離大梁城,無能為力,隻能是希望大將軍能夠挽回這等危局吧。,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