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四十八章 一河之界(第一更)(2 / 2)

秦時小說家 偶米粉 7378 字 2個月前

然……,於諸人之言,大司馬項燕就那般立於上首,隨意聽著,並不多做評價,如此情形,倒是令幕府內的軍將摸不準到底該如何。

“祖父!”

“項籍以為,當出兵以向魏國。”

“魏國而今主力不存,若無楚國助力,則根本不可能支撐到秋日,魏王當不會拒絕楚國的好意。”

“至於南陽一地的秦國武真侯玄清子,縱然調動大軍,可楚國十萬軍予之防守還是無恙的,待秦國兵力勢大,魏國大梁城不能支撐。”

“其地自然歸於楚國,籍兒之意,乃是出兵不出力!”

幕府之內,諸將仍舊對於這個問題進行爭論。

不知過了多久,忽而,倒是一道脆亮的稚嫩之音而起,雖稚嫩,卻有力,一道身披淺黑色輕甲的少年出列,拱手一言,看向上首。

“哦,出兵不出力?”

“諸將一論!”

項燕也是詫異,對著自己的小孫兒看了一眼,微微一笑,不做評價,仍舊幕府內探討,視線劃過麵前的沙盤,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祖父是在擔憂楚國屈昭景……他們?”

看著自己所提的意見似乎不被祖父放在心上,小項籍為之秀氣的眉目一挑,對著旁側的叔父們看了一眼。

大膽一言。

“嗯?”

“何以見得?”

這一次……,須發灰白的項燕沒有繼續陷入沉思,迎著孫兒看過來的目光,又是一笑,單手輕捋頷下短須。

“父帥,是擔憂十萬兵北上之上,下蔡之地兵力驟減,不足以拱衛都城。”

“期時……,屈昭景他們會生出亂象?”

覺父帥對籍兒之言有興趣,項梁也是心中一動。

略有所思,似是也想到了什麼。

近歲以來,屈昭景他們的確安穩了許多,對於都城下達的推恩之令,也非先前那般抵抗甚多,大王都為之歡喜不少。

莫不是……他們的心思還沒有徹底落下?

“數百年之傳承?”

“豈會因一紙推恩而瓦解?”

項燕低語緩緩,對於屈昭景他們,自己從未看輕過,從春秋歲月就傳承下來的家族,數百年的底蘊,非那般簡單的。

這個時候,楚國調集十萬兵北上,都城這邊就有些空虛。

而楚國的兵製下,屈昭景他們起碼可以調集絲毫不遜色下蔡之地的數十萬私軍,果然趁勢而動,自己將頗為被動。

那也非大王所希望見到。

“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

“即如此,祖父,項籍倒還有一言!”

果然被自己說中了?

項籍小小的臉上為之一喜,不過那也沒有什麼,和自己先前所語之策沒有太大的差彆,調集十萬楚國精銳陳兵魏國邊界。

出兵不出力!

“哦,說說?”

項燕聞此,又是一笑,擺擺手,想要聽聽自己這個孫兒的高見。

“籍兒,且來說說。”

項梁也是朗朗一笑,這個侄兒待在自己身邊也有數年了,對於諸般兵法謀略也都有己身淺淺的見解。

幕府軍帳議事,也常來聽。

莫不今日忍不住了?

念及此,又是一笑。

旋即,整個幕府軍帳內,諸位軍將皆彼此相視一眼,笑聲傳蕩。

******

“一河之界!”

“乾坤逆轉!”

“這些年來魏國之內並無兵戈之戰,想不到……田畝廢棄、庶民凋零,國力可見一斑,囂魏牟有統軍作戰之能。”

“卻沒有當初魏無忌那般的安邦定國之才!”

調集五千精兵,沿著南陽郡宛城馳道,一路東進,臨近魏國邊界,過泌陽,臨近汝河,數裡之外,便是魏國之疆土。

那裡依稀可見魏國修築的長城與兵卒防禦,隻是……長城兩側,已然荒蕪甚多,盛夏時日,那臨近河渠本該肥沃蒼翠的土地上,荒草叢生,雜亂一片。

一隅而窺全貌,魏國近年來對於農事、民力上的用心不足。

行下駟馬高車,踏步在大地上,極目而視,魏國邊界的守衛越發的空虛了,怕是以自己五千精兵突進,都可以直入大梁城之前了。

“以魏國目下的局勢,縱然魏無忌複生,也當無作為!”

“這裡是魏國的所屬,但實則……楚國對於這裡也有意動,去歲,王賁率軍十餘日縱橫楚地千餘裡,此處堪為緩衝。”

“魏國根本無力攔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