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通行半兩(求票票)(2 / 2)

秦時小說家 偶米粉 7442 字 2個月前

目視一支秦軍百人隊遠去,隨著先前之音,又是一言落下,看著腳下這條三丈之寬的淺灰色平坦之路。

拋去其餘,對於秦國水石之物還是奇異的。

秦國修築在燕南地的馳道寬約二十四丈,次一等的要道有十二丈的也有六丈,也有三丈的,所采用的水石之物等級不同。

從南陽郡離去,一路之上,儘皆這等要道,修築的實在是很快,根據同行商賈所言,秦國修築一條一百裡的要道,頂多半個月就可以完成。

加上從趙地、燕地征發來的民力,數十萬人齊動,要道乃至於馳道修築的更快,對於他們商賈來說,是一件好事。

因為有了這樣的要道,他們行進的速度起碼提升一倍以上,一倍以上是什麼概念?

原本一年可以來回跑四次的,現在起碼可以跑六七次以上,儘管要交很多稅,可自己賺的也多了,如此,不是好事是什麼!

此外……秦國之下,那些強盜、不事生產的遊俠也少了,他們行走在路上也安穩許多,似乎……燕趙之地被秦國所占也不是一件壞事。

至於秦國要焚滅燕趙一地的詩書典籍、語言文字之類,和他們關係也不大,亂世之中,能夠活命就是最重要的。

數百年來,諸夏諸國你打我,我打你,於商賈們早就看透了,倒黴的永遠是他們!

“師尊,……那裡!”

繼續行進了數裡路,轉過一個彎,迎麵便是一個岔路口,隻是……此刻商隊諸人都被岔路口的一樁事物吸引了。

岔路口的右側區域,在道路之外橫立八根丈許之高的橫梁之柱,每一根柱子上都吊著一個早已經死去的人。

幸好這裡是燕地,秋冬總是那般的嚴寒,屍體並沒有如夏日一般腐爛、發臭,八人的裝束有點像農夫。

旁側,還立下一扇木板,用秦國、燕國兩國的文字寫就八人罪行。

“這是被秦國征發修路的燕人,不堪重負,想要逃走,結果便是……這般了。”

木板上的黑色大字不多,意思也很明顯。

所犯之罪也都清晰的寫了出來。

“秦國暴虐可見一般。”

一語輕歎,逍遙子目視那塊木板,又看了一眼早已死去的八人,又看著守護在八人旁邊的兩位秦軍士卒。

對諸國誰可以一匡諸夏,逍遙子並沒有意見。

惜哉,秦法實在是……太苛刻了,因徭役不堪重負逃走,便是處死,實在是……太殘忍了。

“噓!”

“勿要多言。”

“這些人都是該死的,每看到木板上還寫著他們欲要勾結遊俠,鼓動燕人謀反。”

“好好修路不就行了!”

同行的商賈聞聲,連忙對著逍遙子一行人壓低著聲音勸說著。

如果不是一位老友的拜托,自己才不會帶他們前來燕國的,一路上,對於他們的身份也有所了解,是……很危險的人。

當然,隻求他們不要給自己找麻煩就是最好的了。

“這裡本來就是燕國之地,何有謀反?”

逍遙子的一位弟子聞聲,頓時皺眉。

“可現在是秦國統轄這裡啊。”

“而且數百年前,這裡還是薊國呢,隻是後來被燕國所滅了。”

無論這裡現在是秦國之地,還是燕國之地,還是薊國之地,關鍵……現在誰管轄這裡,誰就是主人!

那商賈快速低語道。

真是求求這幾個人了,彆給自己找事。

“聽說燕國的刀幣,從明歲開始……也是不能夠使用了?”

逍遙子輕歎一聲。

無怪乎諸國都要整治商賈之人,實在是商賈眼中都有利益,沒有大義,關鍵時刻,最先忘記自己所在之國的就是這些人。

提及商賈之人,逍遙子倒是又想起了一件事。

從南陽郡出來的時候,途徑趙地,便是有那個傳聞,燕國好像也是一樣。

果然燕趙之地的錢幣不能夠使用了,豈非……對於他們商賈也不是一件好事。

“是的。”

“明歲開春以後,凡是秦國治下各大郡縣,一律使用秦國半兩。”

“至於燕趙的刀幣,則需要在接下來的時間,去秦國開設的行署中去兌換秦半兩。”

“說來,雖然麻煩些,但也算是一件好事。”

提起這一點,商賈便是有些糾結。

根據現在已經兌換過的同行來說,要虧損不少的,但……也比明年啥都用不了強,關鍵秦國現在吞並三晉。

秦半兩通行三晉,省的像以往前往哪一個諸侯國,就必須使用哪一個諸侯國的錢幣,比較麻煩。

“而且,秦國明歲開始也統一取消三晉之地、燕趙之地各個關卡的關稅,全部統一起來了,十二稅一,還是不錯的。”

從現行秦國推行的政策來看,商賈沒啥反對的,隻要相對比之下,沒有太大差彆,就行了,關鍵有著這般的馳道,還取消各個關卡之稅。

貌似……可以接受。

當然,不接受也不行。

看得出……當年秦國文信候呂不韋之策,還是有遺澤存在的。,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