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不似人子(求票票)(2 / 2)

秦時小說家 偶米粉 7505 字 2個月前

再加上五國伐齊,險些令齊國社稷不存,彼此紛爭更大,以至於近年來秦國東出滅國不斷,齊國始終沒有任何動靜。

欲要說動齊王下王書,非有先說動後勝。

欲要說動後勝,非有……大量財貨開路不可,可……從近年來的經曆來看,那個後勝著實不似人子。

財貨隻管收,可事情根本不怎麼辦。

“後勝!”

“饕餮之人!”

“欲要說動他,難矣,且臨淄這裡還有秦國上卿頓弱,不出意外,接下來秦國行人署那邊還會有人前來。”

後勝!

此人殘劍不陌生,昔者趙國未滅的時候,後勝便是在齊國當道,數年來,每當三晉之國危險的時候,想要求救,卻不可得。

最終,三晉不存,目下,齊國困局一隅!

豈非自尋死路?

莫不是後勝以為秦國會最終放棄吞並齊國?

有那個可能性?

且秦國攻楚,必然會派人安撫齊國,大量的財貨肯定有的,三晉之國不存,秦國現在最不缺少的就是財貨。

念及此,殘劍神容略有一絲暗淡。

後勝此人,實在是……所作所為更甚當初趙國之郭開也!

郭開禍亂一個趙國!

後勝卻令整個山東諸國為之困局!

“欲要說動後勝,的確有些難。”

“那隻是一件事。”

“此外,秦國攻楚,齊國這裡湧入的諸國之人更多了,諸子百家前來的也是不少,齊魯之地更需要安穩了。”

對於說動後勝,楊寬文實則也不報希望。

因為……現在的局勢更微妙,後勝是饕餮之人不假,但謀略還是有的,眼界還是有的,否則也不能夠穩坐丞相之位數十年。

不能夠說服後勝,那麼,儒家必須保證齊魯之地的安穩。

諸子百家彙聚齊魯,上一次這般盛況還是百多年前,隨著孟軻子一匡儒家之後,便是將百家勢力逐步驅逐齊魯。

眼下,百家再次彙聚齊魯,對於儒家可不是一件好事。

儒家在齊魯之地的利益,便是自己的責任。

“齊魯之地若是亂了,那更是秦國希望看到的。”

殘劍輕歎一聲,不自覺的情緒有些低沉,雖浩然無垢,可眼見山東諸國一個個都消失,唯有剩下的兩個諸侯國又麵臨危機。

秦國大勢已成,果然順利滅楚!

諸夏可就徹底沒有任何希望了,唯有一匡了。

聞殘劍大俠和儒家楊寬文之言,天明靜坐在木案後,倒是沒有多言,釀成今日之勢,歸根結底,還是己身的緣故。

“秦國,虎狼之國也。”

“兵行霸道,威壓諸夏,若然接下來楚國不能夠抵抗,那……就真的沒有任何希望了。”

靜室內的另一個儒者所言。

“師兄,不若……除去後勝,讓齊王改變主意,齊楚合力,未必沒有一絲機會。”

其人語落,又一人出言。

後勝一直是攔阻齊國出兵的最大障礙,除去他,應該有不小的機會。

“那非上佳之策。”

“齊國廟堂數十年來已經親近秦國許久,除去一個後勝,還會有另外一個後勝的,目下,齊國並無田單那般之人。”

“哈哈,天明,你覺該如何解決眼前困局?”

楊寬文擺擺手。

行刺殺之舉,那非儒家所為。

那是遊俠所為。

儒家更希望能夠以道理勸說後勝,勸說齊王,若然能夠勸說動,那麼……所能夠爆發出來的力量更強。

那才是他們所需要的。

更彆說,數十年來,後勝把持廟堂,廟堂之上,全是一些屍位素餐之輩,均不堪大用,軍旅之中也是一樣,空有三四十萬大軍,數十年來,未有兵戈之事。

改變眼前的局勢……很難。

說著,視線落在靜室內那未有出言的少年人,根據自己所得消息,其人聰慧,不知於此事可有彆樣的看法。

“嗯?”

“師叔說笑了,天明年弱少知,如何評判此事。”

猛聽此言,天明先是一怔,而後拱手一禮,看向楊寬文,搖頭輕笑,自己可沒有什麼要說的。

“無妨。”

“可曾有聞數百年前,儒家祖師周遊列國,與兩小兒辯論,祖師都被難住。”

“天明,你年雖弱,可也許解決之法,便是在那最令人忽視的道理之中,且說說……,此間無外人,不妨事。”,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