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中樞爭論(求票票)(2 / 2)

秦時小說家 偶米粉 7441 字 2個月前

李信行軍目下而觀,的確有些冒進了。

但……從楚國淮北以北的諸多城池而觀,從淮北無高山、大川的地形來看,項燕也沒有太大的奇謀而出?

縱然被圍困,以護國學宮的諸般利器,足以破開封鎖!

果然李信還兵敗……,那就是領軍水準還需要加強!

而且……周清覺得,兵敗那件事,發生在自己記憶中的歲月長河之中便可,眼下,當無需發生,一戰……當滅楚。

******

“上將軍,短短一個月不到,便是大軍縱橫楚國淮北數百裡,是否太快了?”

蒙武率領八萬軍,從鴻溝右側南下,一路攻城掠地,攻占新陽,直逼南下的寢城,乃至於淮水天險。

受到主將李信的急速進兵文書,倒也沒有過於遲疑,直接傳下將令,率領六萬鐵騎南下,其餘步兵、大型器械由馮劫率領跟進。

分兵之際,馮劫遲疑,一觀麵前的輿圖,神色有些淺淺的忐忑,對於滅楚……大王可沒有定下具體的時間。

不外,以目下李信將軍的行軍用兵,怕是不用一年,便可直接渡過淮水,攻克楚國國都壽春,太快了。

“……,是有點快了,然一切順暢,一路南下,楚國之地,兵卒、民眾望風而逃,並無阻礙,就是目下楚軍主力仍彙聚一處,不肯出麵。”

身披黑色重甲,老將蒙武聞此,沉吟片刻,點點頭。

的確有些快了。

頗有些先前王賁率領鐵騎半月之內,縱橫楚地千裡之舉。

可王賁之舉,乃是耀兵威懾,而今卻是大戰滅國。

“馮劫以為如何?”

語落,看向麵前的軍將,蒙武微微一笑。

“上將軍,不若……,將此事與接下部署呈報鹹陽,於中樞定奪。”

“上將軍南下,欲要形成李信將軍所言東西夾擊之勢,起碼還得一兩個月的時間,足夠中樞批下文書。”

“期時,當有所斷。”

此次伐楚,李信將軍乃是領軍主將,將令落下來,他們自是反對不得,然……蒙武將軍為副將,軍中還有軍司馬,可以將戰況回報國府,乃是常例,並無其它。

上傳文書之意,也隻是想要中樞落下對策,伐楚……乃是滅國,故而,穩打穩紮乃是極佳之策,無需這般突飛猛進。

短短一個月不到,二十萬大軍便是幾乎四分,這可不是一件好事。

要知道……楚國大司馬項燕手中可是握有數十萬之力的,果然分而擊之,那就是滅頂之災,也不知道李信將軍是如何想的?

難道忽略這一點?

“可!”

“那本將這就寫就文書,傳遞鹹陽那邊,一去一回,怕是需要半個多月的時間。”

“倒也不長。”

老將蒙武感此,頷首以對,馮劫此策可行。

若然大王決斷一切軍事聽從李信調遣,自當無話可說。

若是中樞言語,穩步推進,則……又當另說,左右並無差錯,也沒有違背李信將軍的軍事方略,終究此次伐楚,主將為李信。

馮劫拱手一禮。

旋即,八萬軍兩分,按照李信將軍先前所言,快速南下攻城掠地,以求將楚軍主力徹底壓製在淮水區域,不得動彈。

……

……

“國尉以為如何?”

鹹陽城!

過了仲春,盛夏已然臨近,甚至於關中正午已經些許燥熱起來,諾大的一座鹹陽城,仍舊那般繁鬨,甚至於更盛去歲。

然則於恢宏的鹹陽王城來說,如舊的那般肅重,如舊的那般莊嚴。

興樂宮廳殿內,秦王政一身玄色常服,束發而冠,雙手背負,立於上首,來回踱步而動,身後的木案上,擺放著一些文書。

都是來至於楚地的,大都是李信呈送來的,此外……還有數封是蒙武與王弟所呈送來的,從那一道道王書而觀,伐楚還是順利的。

但……目下,還是生出些許的分歧。

故而,便是有著今日相召國府、國尉府等要人,前來相商,以為定策。

下首,昌平君熊啟、丞相王綰、廷尉李斯、國尉尉繚子、鹹陽令馮去疾……等在列,各自手中傳閱抄錄的文書,並未署名。

意蘊未改。

“大王。”

“老臣之見,伐楚為滅國之戰,李信將軍不到一個月,二十萬大軍南下奔襲,攻城掠地有功,然糧草輜重供給拉的過長。”

“且從這封文書而觀,李信將軍甚至於拋下步兵精銳與強力攻城器械,率領精銳鐵騎直接南下,強壓楚軍主力。”

“兵分分散,算著時間,此刻李信將軍麾下的精銳應該不超過八萬人,而臨近淮水,那裡可是有著項燕三十多萬的兵力。”

“縱然隻有二十萬精銳,也足以成為相當大的威脅。”

“老臣以為,當行進之勢稍緩,並不衝突李信將軍軍策,且將所占楚地,一一整頓,數月之後,兵力彙合一處,對戰楚軍也不遲!”,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