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滅齊之論(求票票)(2 / 2)

秦時小說家 偶米粉 8423 字 2個月前

“寡人也相信不會太久的。”

秦王政深深頷首。

“先生,今日入宮,如何?”

齊國臨淄。

這幾日城中一片寂靜,不複往日的熱鬨與繁華。

齊王親自下令,在丞相後勝之死的結果沒有查清楚之前,臨淄上下,為之戒嚴,果有攔阻,重罪論處。

城中一隅,秦國行人館。

看著麵前著規矩無比秦國使者服飾的頓弱,蓋聶拱手一禮,隨著後勝的身死,齊王建終於從深宮走出來了。

而且直接便是下達那般之令。

借著此事,頓弱親自入宮,一窺齊王口風。

“今日入宮,卻是碰到了齊王之弟田假了。”

“時而,雖向齊王探了口風,卻被其人引向它處,未有所得,雖如此形勢也明顯。”

頓弱從侍者手中接過一盞茶水,一飲而下,這個天候越來越熱了。

雙臂伸展,侍者徐徐褪下外袍,看向鬼穀蓋聶,說著今日入宮所得,實則,也沒有什麼所得。

“王宮上下變換?”

蓋聶驚疑。

終究田假那些人是齊國重臣,還是王族,數十年來,勢力不可小覷。

“並無。”

“而且今日雖無後勝後續所得,但田假與齊王言談中,提及秦楚之戰,言語試探齊王下令,出兵助楚。”

“被齊王嗬斥,忘卻當年楚國殘餘滅齊之事,故而算有所得。”

後勝身死,臨淄接下來的朝野變換沒有知曉太多,可卻是從田假那裡得到另外一個消息。

齊王並不願助楚!

更彆說,現在的廟堂之上,後勝的殘餘之力不小,果然被田假那些人得了先機,他們沒有好的下場。

估摸著,也該出力了。

“百家那些人可有動靜?”

這幾日,二人分工明確,頓弱自己負責同齊國廟堂的往來,蓋聶先生則是負責那些百家之人的動靜。

後勝身死!

以其身邊那些多護衛,區區一個大夫就可功成?

開玩笑!

絕對有那些人的參與。

“那些人連日進出田儋、田假等府邸上,雖不知細節,也很明朗。”

蓋聶點點頭。

“好在,楚國那邊並沒有大的問題。”

“雖二十萬大軍有損,可聽聞項燕麾下最為精銳的騰龍軍團,一夜之間,折損過半。”

“再加上其餘損傷,不在秦軍之下。”

換上一身輕便的常服,頓弱近前數步,跪坐在軟榻上,齊國這裡的情況,儘管負責,一切還都在可控之中。

目下首要,乃是為秦國滅楚提供便利。

最為緊要的,便是齊國不為助力楚國,而這個決斷齊王有。

那麼二人便是寬心不少。

且從近兩日楚地傳來的消息來看,昌平君反秦儘管令人驚駭,可伐楚大戰更為之重要。

李信大軍被前後夾擊,幸得武真侯、蒙恬大軍相救,突圍而出,屯兵平輿,以為接下來更大的戰事。

“項燕為楚國名將,此次麾下彙聚的大軍超過四十萬。”

“其中不乏那些老世族的私兵,那些人的戰力不比守備之兵差。”

“李信將軍損兵不少,接下來定然增派大軍,在想要起戰事,怕是秋日之後了。”

蓋聶執銅壺,衝泡著毫葉。

楚國那裡的消息,臨淄這裡也有傳聞了,聲勢也不小,關注秦楚之人的齊國之人也有很多。

若是沒有武真侯、蒙恬的及時援救,李信二十萬大軍怕是有可能全軍覆沒,終究昊天垂簾。

“秋日之後?”

“那豈非還有數月的時間?”

頓弱奇異。

“李信敗走,楚軍士氣正盛,短時間內不可與之爭鋒。”

“且此次李信軍事失利,要點便是淮北之北沒有穩定,為昌平君所謀,接下來進軍,定然先謀淮北之北。”

“再大軍推進,以上將軍王翦之兵法,大戰楚國。”

蓋聶頷首。

為之詮釋道。

“先生以為,接下來的領軍主將為誰?”

李信將軍伐楚失利,副將蒙武也是受到了牽連。

伐楚堪為要事,頓弱覺得或許上將軍王翦或許要親自而動了,那才是最為穩健的滅楚之人。

“李信將軍敗軍失利,若無意外,大王當換將。”

“可有聞武真侯帶著李信將軍和蒙武將軍入鹹陽城請罪,怕是武真侯屬意李信繼續領兵滅楚。”

蓋聶略有一絲不確定之言。

“李信將軍繼續領兵?”

頓弱詫異。

蓋聶先生素來穩重,非有絕大的把握,一般很少言語不確定之事,既然這般說了,那結果定了?

李信將軍繼續為將!

可這和秦國素來的傳統不合,李信將軍先前一戰,的確大罪,果然不論罪,繼續讓其領兵滅楚,以為滅國之功?

那可就不太好了,武真侯雖得大王之心,然此事非同小可。,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