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大朝會(求票票)(2 / 2)

秦時小說家 偶米粉 10869 字 2個月前

那才是自己的根基。

雖說現在大秦一天下,可不得不承認王弟所言,秦國現在隻是將山東諸國的土地納入掌控。

並未將那些土地完全的納入秦國之中。

甚至於老秦人都覺得東出一天下的戰爭打完了,現在總該可以回家了吧?

待功績落下,便是有功顯耀之人,置一片土地,娶妻生子,豈不快哉!

果然如此!

老秦人紛紛歸於關中,亦或者解甲歸田,那麼,秦國的根基便是有損,百多年來,秦國之所以獨強獨霸走到今天。

依靠的就是老秦人。

老秦人無論如何都不能有事。

比如給予籠絡。

同樣,整治諸夏眼前必須依靠老秦人,除非待長久以後,諸夏歸一,諸夏間老秦人的痕跡淡化。

“攻滅六國,諸夏歸一,多年征戰,根據相邦這份文書,軍中當十萬左右的老秦人歸田。”

“十萬老秦將士歸田,對於秦軍戰力,是一個極大的損耗。”

“而且諸夏歸一,接下來肉眼可見,戰事減少,將士歸家、思家之心定然濃烈,那對於百戰鐵血的秦國軍伍來說,不是好事。”

“相邦之策,令那些老秦人就地安置,給予爵位、官職,配合中央學宮派出的吏員,整治所在之地。”

“以配合接下來的秦國法令,尤其是護國學宮走出的那些軍將,若有可能,就地安置。”

“玄清以為,可行!”

“不僅如此,玄清以為,還可以將山東諸地之人進行遷移安置,以徭役、戍邊之名,將其分散安置,使之不為亂。”

“還可以令老秦人極力通婚所在之地,選拔合適之人為鄉老,配合統轄,隻要鄉裡不亂,那麼,縣域不為亂象。”

“縣域不為亂象,那就很難有亂事出。”

國府相邦提出來的策略不少,周清覺得都可以。

主要目的便是依靠老秦人維持秦國一天下的局麵,起碼接下來的一二十年是這個局麵。

至於以後的局麵,則看成果了。

就看秦國對於諸夏的整治如何了。

“用時方覺老秦人之少啊。”

秦王政笑語歎道。

“至於李斯、相邦所言的安定諸夏諸地之心,寡人以為武真侯所言更為精妙。”

“春秋以來數百年,天下思安者甚多,那些人就是秦國必須拉攏的人。”

“還有一部分人對於秦國懷有遲疑之意,覺得秦國是虎狼殘暴之國,那些人中,也有相當一部分是可以拉攏的。”

“至於那些敵秦之人,殺一批,關一批,懷柔一批便是極好,罪有輕重,自然無礙。”

“此事可以落在姚賈、頓弱二人身上。”

“如武真侯所言,無論秦國做的多麼好,都少不了反對之人的,誠如此,隻要讓絕大部分諸夏之人覺得秦國有能力治理諸夏,諸夏就會安穩。”

“至於一小部分人,則是需要不短的鎮壓,合縱連橫也能夠衍化如此,寡人受益良多。”

秦王政心性快哉。

每一次同王弟歸來,論政諸般,都會有所得。

這也是自己喜歡和王弟暢飲談論的緣由,而且對於任何一件事,王弟都有相當多的解決之法。

無論是艱難的方法,還是容易的法子,無論是好處大的法子,還是弊端大的法子,都有很多。

任由自己取舍。

比如縱橫家的道理運用這般,秦王政以為很好。

細細思忖,卻為如此。

秦國為何強大!

那是因為八九層以上的老秦人都擁戴秦國,都支持秦國,所以秦國得以強大,得以獨霸諸夏。

山東諸國為何孱弱?

那就是國內的力量,能夠為一國所用的太少太少。

誠如此,那些諸侯國何以是秦國的對手。

換言之,諸侯國變法亦是合縱連橫,希望可以讓國內更多的力量為自己所用,進而強大自己。

秦國成功了,所以強大了。

山東諸國沒有成功,所以失敗了。

眼下秦國一天下,一統諸夏,若要安穩長久的維持秦國對於諸夏的統治,單單依靠數百萬老秦人,絕對無法做到。

相對於整個諸夏之民,老秦人不過占據五一,乃至於六一!

就算一時憑借老秦人的威武霸道壓製那些動亂,可終究非長法,若要長治久安,自然要解決影響長治久安不穩的因素。

“卻為上法!”

蒙毅亦是敬佩。

此法施展起來,不算難,所能夠收到的好處極大。

拉攏諸夏大多數之人,打擊一部分微不足道之民,自然輕鬆。

“山東諸國殘餘之人,之所以敢一次次的動亂,所為憑借的就是身邊一些庶民、奴隸。”

“沒有庶民之力,那些人根本不足為懼。”

“而欲要將那些庶民之力爭取過來,也是不難,卻是需要時間。”

周清再道。

諸夏山東諸國得一處處土地上,尤其是那些老世族的封地內,一位位世家大族的痕跡烙印很是根深蒂固。

短時間內,欲要使得那些人屈服。

很難。

隻是時間是一個好東西,萬事萬物在時間下,都得屈服。

“雖可清風拂麵,亦少不了秦法板正。”

“三件大事,除卻蒙毅所負責的考功司之任,其餘兩件都需要慢慢推進。”

“至於鹹陽接下來的動作,寡人以為接下來可以開啟大朝會,將一件件國政要事緩緩推進。”

秦王政放下手中一卷文書,端過一杯涼茶,一飲而儘,此刻窗外的天色還是明亮,按理說酉時中段,應該清爽些。

然偏殿之中,仍為酷熱。

無論是相邦王綰獻上的治國方略,還是李斯的十論,涉及之事成百上千,涉及之人數以萬計,涉及之地遍及諸夏。

滅齊以來,過去大半個月,朝野重臣也都快儘數歸來,是時候開啟大朝會,頒布一項項國政了。

許多政策,要在推進中不斷給予修繕,當年商君之法通行秦國,亦是在推出之後,根據秦國各地情況,給予修正。

眼下也是一樣。

“當得如此。”

周清自是沒有意見。

蒙毅更是沒有意見。

“大王!”

“公子扶蘇、公子胡亥正在殿外等候!”

三人話音剛落,偏殿之外,李仲的響亮之音升起。

“扶蘇?”

“這麼快就從燕地歸來了。”

“胡亥也來了。”

“讓他們進來吧。”

秦王政點點頭,按照自己下發的文書,的確相召扶蘇歸於鹹陽,以為參詳些許之事,今日歸來,不算慢。

倒是胡亥進來表現還是不錯的,無論如何,也是自己的子嗣。,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