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得國其正(求訂閱、票票)(2 / 2)

秦時小說家 偶米粉 8145 字 2個月前

“昨日,大王於我一樁要事,以本侯為首,編定諸夏製式文字,接下來本侯說不得要再次閱覽諸夏諸國文字典籍。”

“你就待在師兄身邊,將那些典籍經文一一閱覽完畢,說不準就突破了。”

“天地大道在天地間,亦是在諸夏諸國的文字中,能夠為文字記載的道理,也是不俗。”

“你等若是興趣,也可隨本侯前往。”

“待本侯編定完製式文字,諸夏間想要再次看到諸國文字,就很難很難了。”

文字之所以出現,便是一些道理需要承載。

如同自己將所修道理烙印在紙張上,所以便是有了風華傳承。

多年來,自己一直在閱覽百家諸國之書,有些百家,傳承很是弱小,甚至於道理微弱。

周清不覺得他們沒有道理。

對著曉夢、芊紅二人點點頭,若是有興趣,可隨之前往,雲舒,弄玉她們也是一樣,待在府中也是無事。

“編定諸夏製式文字!”

“這,秦國不準備通行太史籀文了?”

紀嫣然驚疑。

戰國亂世,強大之國有七,是以原本一些春秋效果的風華典章都紛紛不存,隻剩下七國的典籍華章。

大秦雖國力強大,在風華一道上,一直都遜色山東諸國,甚至於山東諸國都有了從太史籀文演化的新文字。

秦國還是使用的太史籀文。

當然,換言之,大周的風華禮儀,秦國繼承的最好,這倒是有些趣味。

都言秦國虎狼蠻夷之國,都言秦國風華不顯,反而山東諸國率先一個個拋棄大周風華。

隻有秦國傳承最正。

從這一方麵來說,秦國倒是誤打誤撞了。

聞武真侯所語編定諸夏製式文字,豈非如太史籀一般,將三代之時的一種種文字整合,成就嶄新文字。

那麼,這件事情就太過於龐大、恢宏了。

秦滅諸國的過程中,也推行焚滅諸國典籍華章,讓諸國之人學習秦國的文字,也就是太史籀文。

其實並不算什麼。

因為諸國的文字也是從太史籀文演化而來。

“並非不通行,而是太史籀文有其缺點存在,過於繁雜,象形過重,相對於山東諸國的文字來說,缺少表意。”

“所以,要在太史籀文的基礎上,給予變化,削弱象形,強化表意,成為嶄新的諸夏文字。”

“秦國開辟三代以來未有之事,自當有此盛事。”

“嫣然姑娘若是有所得,也可提出建言。”

“待製式文字通行諸夏,一切可就成為定數了。”

編定製式文字,並不難。

對於周清來說是這樣,因為自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王兄的意思,就是將太史籀文簡化,同時不能夠缺少象形、表意之能。

如此,周清可以操作的空間更多了。

看向紀嫣然,沒有隱瞞什麼,這件事現在沒有人可以攔阻。

同樣,這是一件好事。

“書同文!”

“這才是真正的書同文呐。”

紀嫣然沒有反駁,和無忌、囂魏牟、師兄龍陽君他們相交多年,許多事情需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上看。

對於眼下統禦諸夏的秦國來說,果然用一種文字取代先前所有的文字,那麼好處很大。

起碼,在多年之後,諸夏間,將沒有所謂趙國文字、魏國文字、燕國文字的分化。

隻有秦國文字。

文書典籍也是如此,長此以往,自當忘卻故國一切,這比焚滅諸國典籍更為之好用。

“哈哈哈,嫣然姑娘一語中的。”

書同文,本該如此。

它的方便是最基本的。

深層次的則是為鞏固秦國統禦根基。

未幾,諸人離開這處演武場,前往正廳,早上的膳食早已經陳列好了。

“蒙毅,扶蘇他們今日如何?”

辰時初起,大日升騰。

鹹陽宮早就已經蘇醒過來,秦王政每日餐食在卯時便是完畢了,按照秦國官員的休沐規定,今日並不需要朝會。

可是,於秦王政來說,每一天對於自己都是一樣,否則,便會堆積大量沒有處理的軍政文書。

若是遇到一些緊要的文書沒有處理,影響就太大太大了,冠禮親政以來,未敢有絲毫放鬆。

蒙毅身為長史,辰時之前,已然在興樂宮內行禮,同時將一些事情準備著,如國府那裡送來的大量文書。

歸類給予整理,方便大王批閱。

輕便的黑色金紋長衫,玉帶環腰,玉佩鏗鏘,束發而冠,坐於上首的王案後,觀眼前一大堆的文書,微微一笑。

自己都已經習慣了,這是自己的責任。

也是自己必須要做的。

非國府、廷尉府、國尉府分擔,怕是此刻自己麵前的文書還會多出數倍以上,對著旁邊不遠的一位使者看去。

其人便是近前研墨。

取下一份郡縣文書,是從隴西送來的,尚未細細一觀,忽而想到了什麼,看向蒙毅。

自己昨日說過,讓蒙毅關注一下扶蘇五人的動靜。

不知現在是什麼模樣。

算著時間,扶蘇他們現在應該在中央學宮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