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國立太學(求票票)(2 / 2)

秦時小說家 偶米粉 11056 字 2個月前

虛空造物!

聞所未聞,也就王弟得中屢屢出現那般手段,婉若仙神,道家的修行自己了解。

同諸子百家不太一樣。

道家修煉天道。

諸子百家修煉的是人道。

當然,殊途同歸,一樣的萬川歸海。

看著兩個小家夥遠去,秦王政一笑,看向王弟,好奇道,不知道王弟現在到底是一個什麼境界。

修行之路有傳聞,至高的境界,乃是身融萬物,上古以來,也就人皇軒轅氏、道家祖師達到過。

其餘之人便是沒有。

“祖師的境界,如浩瀚星河。”

“未達那般境界,隻是一粒塵埃。”

距離祖師的境界還有多遠?

周清覺得很遠很遠,合道的境界也有三層,初入合道層次,掌握真空,進而真空一體,修煉至大成。

而後便是真空圓滿。

可是打破真空,才可身融萬物。

玄關之上,每一個小層次差距,都是不可估計的。

轟!轟!轟!

周清之言剛落,還未待秦王政說道什麼,忽而,遠處便是傳來一道道震耳欲聾的翁鳴之音。

陽滋手持長劍,內力貫通,隨意一劍化出,便是金色的劍光飛出,將演武場的兵器架子攔腰截斷,連帶上麵的兵器也是一樣。

此般動靜令也是要一試劍器鋒芒的公子高呆住,看著長姊的動作,又看向遠處碎裂一地的兵器架子和兵器。

呆呆的看向長姊。

長姊的實力這般強?

“這。”

公孫麗大驚,一步踏出,直接消失原地,出現在陽滋身邊,將那柄劍器從陽滋手中奪過。

“母親。”

“我,這是我弄出來的?”

陽滋亦是呆呆的看著數丈之外,被自己一劍揮下,直接斬斷的數十柄兵器,都是精鐵打造的。

旬日裡,父王演武都是取用的。

可是被自己一劍斬斷,雖說消耗自己不少力量。

然而,還是不敢相信那是自己弄出來的,自己所修的陰陽術,暫時還沒有那麼大的威能。

當其時,連帶後花園巡邏的兵士也慌忙近前,不知道這裡發生了什麼,會有那麼大的動靜。

衛尉李仲更是已經出現在秦王政身側,近身護持。

“麗夫人無需擔心,公主、公子試劍之前,此處演武場已經被我掌控,不會有事的。”

“這柄劍現在已經被封印了,以公主此刻的修為,頂多比普通的利器多些鋒芒。”

“一共三層封印,公主修煉至先天圓滿,可以解開第一層,穩固化神境界,可以解開第二層。”

“欲要解開第三層,除非公主將來可以達到化神大成,或者二十年後,封印的力量自動消失。”

周清則是更早的出現在演武場,這裡一切被自己靈覺覆蓋,無論陽滋公主有什麼動作,都不會出現意外的。

抬手一點,便是一道真空之力落在劍器上,加持封印。

公子高手上的劍器也是一樣。

“這柄劍器的威能太大了。”

“絕對不遜色蓋聶先生的淵虹,母親先幫你收起來,待你將來修為達到先天圓滿的時候,再交給你。”

雖聞郡侯這般說,公孫麗還是不放心,剛才陽滋隨意的動作,都有這般威能和動靜。

依照陽滋的性子,劍器真的握在手上,不弄出點事情,絕對不可能的。

“母親!”

“我我不會胡來的。”

小陽滋頓時小嘴一撇,很是不滿意。

可是,對於郡侯叔父給自己的那柄劍器,絕對滿意的不能再滿意,威力也太大了吧。

“你的劍器,母親也幫你收起來,等你武道入門之後,也是先天圓滿,母親再給你。”

一樣的動作話語,從公子高手中也取走那柄劍器。

“母親!”

公子高也是有些不樂意。

“嗯,劍器的威力太大,待他們成年再交予他們吧。”

秦王政近前,也是一語。

看著數丈開外被陽滋一劍劃下造成的後果,很是感慨,似乎李仲都不一定可以做到。

威能強大的劍器!

掌握在不通世事的孩子手中,那是相當危險的。

“是,大王!”

公孫麗等的就是這句話。

“淵虹之劍,可是少府徐夫人花費相當大的代價,才將五金之精化入殘紅之劍,曆經淬煉,才得淵虹。”

“郡侯這般手段,這就是修行,的確非凡。”

秦王政再一次讚譽。

“大王,武真侯這般王族俊傑,胸中韜略萬千,諸夏間罕有人可與之相比。”

“妾身有一個不情之請。”

“還望大王應允。”

公孫麗將兩柄劍器交給隨身侍女,讓她們好生看著,等自己回宮處理,踏步間,福身一禮。

“哦,說說。”

秦王政不解。

“當年惠文先王之時,嚴君樗裡疾曾領了宮廷教導諸位公主、公子之責,惠文先王甚喜。”

“如今,大王何不效仿惠文先王,也請郡侯在鹹陽宮內教導諸公主、公子,以傳承所學,令王族受益,秦國受益。”

“武真侯精通百家之道,亦是修行超凡,當是最好的選擇。”

公孫麗緩緩道,說著,亦是對著武真郡侯一禮。

“讓郡侯教導諸位公主、公子?”

“當年嚴君卻有此行,武王、昭襄先王都受益良多。”

“隻是接下來大朝會開啟,諸夏之事甚多,郡侯在寡人身邊,寡人也能夠更好的落下一樁樁方略。”

“此事,不妥。”

秦王政先是有些遲疑,而後搖搖頭,看向麗兒,說道自己的回應。

儘管這個提議非常好。

不過,接下來自己正是需要武真郡侯的時候。

“哈哈,玄清雖有此心,怕是短時間內,也不可能教導諸位公主、公子進益頗多。”

“說來,玄清以為,與其玄清一人之力,還不若在王宮之內,尋找合適宮殿,興建屬於秦國的太學,上古以來,太學始有。”

“五帝歲月,其名成均,夏朝之時為東序,商朝之時為右學,大周之時為上庠,如今秦國滅周,統禦諸夏,也當出現太學。”

“中央學宮雖也有太學的職責,卻是需要十五歲之後,方可進入,而十五歲之前,鹹陽之內的王族子嗣、重臣子嗣當如何?”

“或有府邸自行教導,或有請教博士之人教導,或有啟蒙學堂,即如此,在王宮之內,興建太學,立為高爵子嗣入內教導讀書。”

“一者,可為榮耀。”

“二者,高爵子嗣,將來襲爵,當為臣子,少年可觀其成效,大王也可提前了解重臣子嗣水準。”

“三者,太學也可為大王掌管監察天下文教之事,從而,可以劃分從太學到中央學宮、郡縣學堂的管轄。”,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