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一花兩朵(求票票)(2 / 2)

秦時小說家 偶米粉 12693 字 2個月前

什麼道理!

仁慈之道?

寬厚之道?

不殺之道?

寬恕之道?

從某種程度上,同儒家、墨家、農家諸子百家的理念相合,大道同途,誠不欺我。

偏生沒有法家之道!

嬴政直接落下斷語。

“根據天水商會所得浮屠消息,阿育王膝下諸子中,唯有一位在其興建八萬四千座浮屠之塔誕下的子嗣得寵。”

“可惜此人被阿育王的一位美人所害,雙目有損,阿育王之孫繼位,年幼尚怕不足以統轄其國。”

孔雀之國的確沒有長久。

阿育王之後,的確王位更迭甚快,歲月長河中,最後一位國王還被臣子公然撲殺。

這一點,不由的令周清念及原有歲月長河的事情。

皇兄所創下的這一份偉業,貌似。

難道是一花開兩朵,兩朵皆相似?

搖搖頭,不去多想。

自己來到了這裡。

那些注定不會發生。

“惜哉!”

始皇帝嬴政歎道。

“可見立下完整的國政體製之要。”

“封國諸侯,郡縣一體,卿士,郡守,縣丞,法治,文字,一切一切太多了。”

接著前言,嬴政再語。

或許孔雀之國便是昊天對於自己的警示,走出三代的老路,踏出一條嶄新的道路。

很難。

卻必須走出。

“卻如此。”

周清為之深深頷首。

這條歲月長河,周清隻相信皇兄會做的更加好,一定會更加好。

“護法名王受戒之師。”

“浮屠世尊傳道者。”

“孔雀之國室利房,攜帶浮屠弟子一見大秦始皇帝陛下。”

半柱香之後。

威嚴肅重的興樂宮殿內,隨著典客和行署之人的一樁樁禮儀落下,一行奇裝異服的異邦人赤足光頭入內。

領頭者!

是一位身披紅袍的垂老之人,精氣神三元有著明顯的枯敗,一身修為半步玄關,終究沒有徹底踏過去。

赤足入殿中,眉心一點金色的印記閃爍亮光,話語間,自有慈悲之意浮現,音雖蒼老,卻沉穩有力。

如樓蘭之國的覲見者一樣,通曉大秦雅言,說的很好。

雙手合十,深深一禮。

其後一位位赤足光頭的紅袍浮屠之人也是雙手合十,深深一禮。

“陛下。”

“這是浮屠室利房大師自孔雀之國帶來的禮物。”

“獻給陛下。”

規矩袍服著身的典客見狀,近前一禮,抬手間,便是一行侍者將幾個大箱子抬進來。

那是浮屠之人的禮物。

自己都已經探察過了,並無危險之物。

“禮單如左!”

“浮屠寶文玉璧五對!”

“白玉象牙十隻!”

“紫金重餅百枚!”

“浮屠雲紋絨毯兩條!”

“浮屠之杵五柄!”

“浮屠世尊親筆留下的手劄三部!”

“孔雀國主手劄十部!”

“浮屠之道典籍百部!”

“”

典客將禮單上的東西一一說道出來,都是孔雀之國的東西,聽起來倒是挺新鮮。

就是價值不怎麼高。

將禮單上的東西說完,典客退向一旁。

“爾等有心了,自千萬裡外前來鹹陽,朕心甚悅。”

“有聞你等近年來一直在西域之地,如今,怎麼會前來鹹陽覲見朕?”

始皇帝嬴政自帝座起身,俯覽殿下的那些浮屠之人。

赤足光頭。

身上所穿也不似諸夏,明顯的異邦風華,一共前來十二人,領頭還是那位孔雀之國阿育王的受戒之師。

萬裡之遙傳道,心智倒是堅定。

“大秦始皇帝陛下。”

“我等傳道之人,自孔雀之國出,一路艱辛,僥幸入西域,小國甚多,得以傳道。”

“有聞東震旦大地上,有大秦之國統禦諸夏,其國恢宏,其國君非凡,我等自當前來覲見,以為浮屠誠意!”

室利房蒼老之音緩緩,雙手仍為合十。

“哦。”

“果然如此?”

“那朕為何會有你等近年來早就出現在諸夏的訊息?”

嬴政隨意一語。

“大秦始皇帝陛下當寬恕我等罪過。”

“我等世尊弟子,為傳世尊之道,行走千萬裡,至異國它邦,所為隻是傳道。”

“不想竟摻和入此地紛爭,非我等所願。”

“或有對大秦不為禮數者,望始皇帝陛下寬恕。”

室利房深深一禮。

麵前這位就是大秦始皇帝陛下!

剛剛以百萬大軍征服諸夏的大秦君主,統禦千萬之民的大秦君主。

這裡很不一般。

這裡的鹹陽王宮較之阿育王之王宮,多了十倍以上的威嚴。

鹹陽城這裡,也比華氏城那裡繁華繁鬨十倍以上。

這裡的臣民很是富有。

他們的衣衫很漂亮。

這裡的文字很獨特。

大秦的統治也迥異於孔雀之國。

一切都與眾不同。

可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有人喜歡浮屠世尊的道理,入行署之中,交流數位行署內的侍者。

與之談論,甚是歡喜。

世尊的道理,是天地間最為精妙的道理,當無視一切言語、風華、地域的差異。

浮屠之道已經通傳孔雀之國。

若然浮屠之道,也能夠通傳東震旦之地。

室利房自覺,縱為身死也無怨無悔,無愧於阿育王重托。

“寬恕你等的罪過?”

“既然知曉是罪過?”

“何有寬恕之意?”

“這裡並非孔雀之國,大秦之內有秦法,非浮屠寬恕之道。”

始皇帝嬴政看向那位領頭的浮屠室利房,還知道自己的過錯,既然如此,就該承認罪責。

而不是以求寬恕。

上將軍蒙武攻趙之事,險些身死浮屠之人手中。

隴西之地,浮屠之人襲殺皇弟郡侯。

楚地,又有浮屠之人插手大秦追殺之事。

“室利房願請大秦始皇帝陛下降罪!”

“浮屠弟子入東震旦之地,所為隻是傳道,不想卻釀成禍事,是我等的罪過。”

“或許就是世尊對於我等的考驗。”

“隻要大秦始皇帝陛下允許我等不遠萬裡前來之民在此傳道,縱有萬千罪責,我等都願承擔!”,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