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江南總督(2 / 2)

秦時小說家 偶米粉 15533 字 2個月前

至於皇弟自己,估計肯定遊山玩水去很久。

可……諸事有皇弟坐鎮,和沒有皇弟坐鎮是兩個樣子。

“哈哈哈,陛下果然明銳。”

周清不由一樂。

陛下連這些都知道了。

“你為江南總督,朝野雖無太大異議,然終究還是有些異議的。”

“有些人覺得朕是將江南之地裂土分封於你。”

“也有人覺得讓你總管督轄江南之地文武要事,權柄過重,後續可能為患,當提早收攏權柄。”

“……,還有一些其它的事情。”

“可……朕相信郡侯,以郡侯對於江南之地所知,果然整治,需要多長時間,才可以換新顏?”

讓一位郡侯總管督轄整個江南之地。

江南之地之廣袤,真論起來,絲毫不遜色中原之地,當然,富饒不能相比,那裡多山、多林木、多河流。

土地貧瘠。

且眼下那些之民多是一些百越部族之人,諸夏之民不多。

較之已經被大秦先前治理的四郡,難度大很多很多。

“江南之地換新顏?”

“果然明歲開始整治江南之地,以玄清現在的謀劃,需要花費五年的時間,以水石之力,鋪設馳道於整個江南,貫通江南諸郡。”

“選定諸郡要地,設立城池,聚居民眾,分派土地,探清礦藏。”

“再有五年,以土地耕種穩固其根本,大力生養拓展其民,通行商賈百業,繁榮諸郡。”

“若然小小的換新顏,十年可有成效。”

“若然令江南之地富饒,那就需要一個最根本的事情,江南之地之民起碼突破兩百萬、三百萬以。”

“眼下江南之地有三十萬駐軍,再加近年來遷移過去的,滿打滿算也就五十萬。”

“加嶺南百越的部落之人,也不過八十萬下。”

“二十年生聚,可為一代,四十年可為兩代。”

“一切順利,江南之地欲要繁茂不遜色江北,乃至不遜色中原,也得四五十年以。”

周清如是道。

四五十年,有那個可能性,前提是一切安穩,江南之地四五十年都處於平穩發展的狀態。

如此,周清絕對有那個自信,絕對可以在五十年的時間,令江南之地成為富饒之地。

五十年的時間,五十年的生養,以江南之地現在的根基,到時候絕對會換新顏。

“四五十年!”

“以江南之地現在的民力,四五十年後,可以有兩三百萬以民眾,馳道縱橫,城池眾多,商旅通行,百業豐茂!”

“朕期待那個場麵!”

“二十年!”

“朕把江南之地交給你二十年!”

嬴政行至興樂宮殿內一側,那裡有一幅巨大的屏風,屏風懸掛著大秦嶄新的疆域輿圖。

江南之地清晰可見,大秦四十二郡清晰可見。

立於輿圖前,視線落在江南之地。

沒有皇弟的存在,自己還不敢有這般的手筆,烽火諸侯,諸夏紛亂,江南之地欲要快速化入諸夏,快速融入諸夏。

必須在極短的時間內,將諸夏風華化入江南。

這個人選……除卻身具贏秦王族血脈的皇弟以外,沒有人適合那個位置,也沒有人比皇弟更適合。

更為核心的,沒有誰可以讓自己那般信任。

總管督轄江南之地,總攬軍政文武,整個江南之地,兵力三十萬以,多為精銳,民力也達八十萬以。

若然派遣之人有異心,當何為?

沒有皇弟的話,對於江南之地,嬴政自覺會將江南之地劃分為一個個郡縣,緩緩拓展,速度慢很多很多。

這個職位……除了皇弟之外,沒有任何人有資格!

皇弟說江南之地隻需要四五十年,便可徹底的繁榮,自己相信皇弟有這個能力,真的相信!

可……四五十年太久了。

二十年足以。

二十年後,江南之地的根基應該穩固,經由鹹陽這裡直接統禦,可以接過那個擔子,更進一步。

“二十年?”

“自玄清下山以來到現在,也就二十年!”

皇兄說的輕巧。

直接道出二十年?

也不問自己的意願?

二十年?

自下山以來,到如今大秦一天下,也才過去二十年,再有二十年,自己可不太願意。

“哈哈哈,二十年。”

“是啊,朕到現在還記得你初入鹹陽的時候,那時,朕便覺得你親切。”

“論起年歲,蒙毅都比你大一些,可觀你現在的年歲,若說你才二十下,都絕對有人相信。”

嬴政擺擺手。

必須是二十年。

二十年的時間,以皇弟之才,絕對可以將江南之地的根基落下,而且,有自己在鹹陽這裡,一應支持不會出現任何問題。

二十年後,自己期待。

念及歲月,自己可比皇弟大多了,自己比皇弟大了十二歲左右,然而,現在皇弟看去同扶蘇相仿。

修行有成,駐顏有術。

二十年後,不知道諸夏是何模樣,不知道諸夏是何等風華?

“大秦!”

“現在才剛剛開始,郡侯,大秦需要你,朕……也需要你。”

“山東諸國,淮南之地,江南之地,南海之地,北胡之地,遼東之地,河西之地……。”

“大秦需要麵對的還有很多。”

“郡侯,朕需要你的二十年。”

嬴政視線仍為凝視在麵前這幅精細的諸夏輿圖,自己不想要留下很多麻煩,自己現在已經快四十歲了。

大秦自孝公以來的曆代先王,唯有昭襄王最為長壽,足有七十五歲!

陰陽家那裡能否為自己帶來長生不清楚,自己就算有昭襄王的壽數,現在留給自己也不超過四十年。

四十年!

自己要留下一個安穩的大秦,留下一個符合自己預期的大秦。

“一如陛下所言,玄清坐鎮江南,一應之事會落下政事堂。”

“二十年於我,也是彈指一揮間。”

“比起鹹陽城內對於玄清的言論,玄清以為更多的言論,陛下會有興趣。”

“難道陛下就沒有想法?”

鹹陽城內的議論,自己也有渠道,每日都可知曉。

皇兄命自己總管督轄江南之地,議論者的確很多,可……不為大礙,起碼中樞重臣沒有一個反對的。

那就足夠了,反而皇兄自己身,討論的不少。

這一次官製落下,贏秦宗族內,算是自己得以被委以重任,其餘宗族之人,並無顯耀者。

被討論的很多很多。

而且自己被委以重任,乃是自己為郡侯之身,也不算什麼,正常情況下,嶄新的官製落下,就算委任一二宗族之人也不算什麼。

偏生皇兄沒有那般。

此外,便是自一次次大朝會以來的敏感之事,如皇後的設立,如太子的設立,都是鹹陽下,乃至於舉國下關注之事。

較之於皇後,太子之位更為重要。

先前自己領五位公子編定製式文字,被鹹陽下有心之人解讀是一個考驗,而是否為考驗,自然隻有皇兄自己知道。

“那些語論,朕……自有抉擇。”

“皇後之事,麗兒一直不受,以為自己德行有愧,不足以為皇後,屢屢不接受,朕亦是無法。”

“至於太子之位,莫不是郡侯有所推薦?”

影密衛在旁,鹹陽下諸般事,嬴政了然於胸,的確,相較於鹹陽下討論皇弟的事情。

討論自己的更多。

彼此下也就兩三個話題,都已經好多年了,嬴政也都已經習慣了。

皇後之位,自己早就給麗兒留著了,可麗兒一直都不接受,至於緣由,麗兒也說過,嬴政其實不在意。

可麗兒在意,所以,皇後之位為之耽擱。

而太子之位,自當年自己蘄年宮冠禮親政以來,鹹陽之內,就有討論,呼聲最高的一直是扶蘇。

而扶蘇近年來的表現,也的確讓自己滿意,雖不算驚喜。

可自己不願意這麼早立下太子。

膝下諸子還沒有成長起來,而且,沒有立下太子,廟堂下,更可以有心有力以為接下來的大秦之事。

看向皇弟,為之淺淺笑道,莫不是皇弟有所語?

“太子?”

“玄清知道陛下所想,然……各有利弊吧。”

周清搖搖頭。

太子的人選,皇兄都沒有定下,自己自然更沒有定下,扶蘇雖好,卻還不十分好。

暫時立下太子!

穩固國本。

缺點就是容易使得廟堂之,力量削弱不少,不能夠安穩全力的投入大秦接下來的拓展。

不立下太子。

廟堂群力隨意調動,諸子自行競爭,進而,從其中選擇最好的一位。

“太子!”

“朕將來會有人選的,可還不是現在。”

“有些人倒是挺急的。”

嬴政笑語。

太子的事情,群臣關注,自己身為天子,其實更關心那個問題,果然隨意立下,那就是對大秦的不負責任。

自己必須慎之又慎。

且……,陰陽家那裡還沒有給自己回應,待陰陽家那裡有所回應也不遲。

至於鹹陽內外那些跳的很歡快的人,大都彆有用心,中樞之內,反而沒有那般探討。

是以,有些人說話,也該注意注意了。

喜歡秦時家(.)秦時家。,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