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零八章 長平之風(2 / 2)

秦時小說家 偶米粉 9545 字 2個月前

“諸位鄉老速速起身。”

“罕開縣令,朕記得下過詔令,巡視之地,沿途郡縣,官吏之人非有詔,無需覲見。”

“你等欲要違背朕之詔令?”

嬴政單手虛托,笑語看向麵前鄉老等人。

至於罕開縣令,則是一問落下。

若是任由沿途郡縣之人覲見,自己巡視的路程和時間隻會耽擱的更久,想要半個月到達這裡,也根本不可能。

“陛下!”

“臣……臣之罪過!”

罕開縣令陳信,年三十上下。

著縣令之袍服,聞陛下之言,心中一顫,未敢起身,不住惶恐道。

“陛下息怒。”

“陛下息怒。”

“是我等相求縣令帶我等前來的。”

“陛下!”

“我等皆當年入軍行戰之人,當年的長平之戰、邯鄲之戰,更是親身所經曆。”

“數十年來,無日不想要大秦將士攻滅山東諸國,讓山東諸國諸人看一看老秦人的威武。”

“數月之前的廟朝立下,我等年邁,難以前往為陛下賀,而今僥幸得遇陛下巡視隴西,心中歡喜。”

“便是自發前來求見陛下。”

“陳縣令也是我等相求而來,我等軍伍老邁之人,不知禮數,無陳縣令指點,怕有失禮數,衝撞陛下。”

“陛下請息怒!”

當其時。

陳信尚未回應,旁側一位須發潔白的鄉老卻緩緩走出,旋即,又是深深一禮落下。

以為請罪。

以為寬恕縣令。

話音緩緩,有條有序。

周清聞之,多看了那位老者一眼,此人應當不俗。

觀其體魄,仍為康健,雖然有些年邁,倒是腿腳有些不太靈敏,步履之間,有些顫動。

“哦!”

“老丈親曆長平之戰、邯鄲之戰。”

嬴政亦是驚奇。

看向麵前的老丈,親自近前一步,將老丈攙扶起身。

長平之戰到現在,和自己的年歲差不多了。

邯鄲之戰更是慘烈,數十萬老秦將士損傷,其後魏國信陵君更是耀兵於函穀關,那是秦國百年來最不堪的戰事。

麵前的老丈竟然親曆,而且身邊其餘鄉老也是如此。

“陛下!”

“我等當年皆是從昭襄先王旨意,舉國為兵,那個時候,我等還隻是十五六歲,距離入軍還差些。”

“可事關國運之戰,老秦將士豈能位居人後?”

“天佑大秦,長平之戰,將趙國徹底擊垮。”

“雖有邯鄲之戰、函穀關之戰,終究不為大的損傷。”

“值陛下冠禮親政,建立藍田大營,整頓新軍,我等那時在關外為軍,因體魄有恙,便是歸於鄉裡。”

“直至今日。”

那老丈神色更為激動。

自己是真的親自看著大秦從長平之戰打垮趙國,到後來秦國有些混亂,再到陛下登位,率領藍田大營四十萬大軍。

掃滅山東諸國,將山東諸國一一平定,諸夏統歸於秦。

實在是每一位老秦人所期待的。

自己有幸啊。

今日見到大王,更是幸甚。

“老丈曆經多次戰事,當戰功煊赫,如何為一鄉老?莫不考功署有差錯?”

觀麵前老丈。

聽其言,聞其聲,又看向其餘年邁的鄉老。

嬴政感慨萬千。

這就是隴西的老秦人。

當年長平之戰,國運之戰。

趙國舉國之兵四五十萬,為應對趙國之勢,昭襄先王亦是下令招募兵士,數月成軍數十萬。

想不到老丈竟是那時入軍得,一晃近四十年,當年的少年人也須發潔白了,其餘鄉老也是一樣。

可……按照大秦軍功律例,再加上老丈的經曆,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現在為鄉老的。

語出,嬴政左右而觀,看向隨行群臣,又看向麵前的老丈。

“陛下!”

“非考功署之故。”

“是小臣的要求。”

“當時小臣的公爵已達左庶長,按照考功署之言,可入郡縣為郡尉等職位,可小臣不懂文墨,果然為郡尉,怕耽擱有才之人。”

“反而為鄉老,教化一地,親自看著一位位後生成長起來,看著他們入軍,看著他們成家,看著他們穿上甲衣,看著他們將山東諸國一一攻滅。”

“小臣更為歡喜。”

老丈再次深深道。

自己的官爵不低,然……隴西這裡,最不缺的就是官爵。

當初自己從軍中離去的時候,考功署給自己安排的是郡尉、縣尉等職位,自己並不看重。

隴西這裡老秦人祖地。

自商君變法以來,擁有爵位的太多太多,那就是一代代老秦人為大秦浴血的標誌。

何況,隴西這裡,也不敢有什麼違法貪瀆之事,自己雖為鄉老,論爵位還在縣令陳信之上。

果然他有違法之事,老秦人早就一人一口唾沫淹死他了。

這就是老秦人的風骨。

“……,大秦得以掃滅諸國,皆因老丈這般人的緣故。”

“陳信,你起來吧。”

“老丈後輩如何?”

嬴政輕歎道。

巡視隴西、北地,這才是自己該看到的事情,這才是自己該聽到的事情,擺擺手,讓縣令起身。

看向諸位鄉老,笑語道。

在這些人的身上,自己心中更為安穩,開拓諸夏新路更為安穩。

隴西之地的老秦人,就是自己最堅實的依仗和憑借。

秦時家,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