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長生丹方(求票票)(2 / 2)

秦時小說家 偶米粉 13739 字 2個月前

非近距離一觀,不得窺見邙山真正之妙。

始皇帝嬴政沿著通向邙山的一條要道進入深處,縱為白天,還是有些陰涼之感。

卻是大量的黑龍軍衛士在側,手持戈矛,雙眸有神,三元充沛,片刻之後,這裡的陰涼之感有些消失跡象。

緩步而進,一覽一處處造型奇異的墓葬,有的還保存的不錯,有的則是隻剩下一個小土丘了。

其上雜草叢生,任你墓葬的主人為王侯,為將相,此刻也無人清理了,儘顯荒涼蕭瑟。

“讓看守這裡的兵士,每隔一段時間,便給予整理整理吧。”

嬴政歎道。

這裡埋葬的都是死人。

大都非尋常之人。

威名遠揚如鬼穀蘇秦張儀,他們便是被葬在這裡,數十年來,應該化為枯骨了,而當年的諸夏諸國間,他們又是何等的風華絕代。

自己如今也快四十了,不知道還能夠活多久。

蜃樓!

長生不老丹!

陰陽家那邊需要給予自己一個確切的期限了。

它們索要的太多太多,眼下沒有給自己半點回報。

這不應該!

“喏!”

蒙毅拱手深深一禮。

“廷尉博學,於朕一說北邙山這裡何以如此?”

“韓非先生的陵墓何處?”

仍為玄色素服,不為繁瑣的盛裝,這裡的四周很是寂靜,始皇帝嬴政在要道上隨意行進。

吩咐完先前之事,略有所感,看向身後的廷尉李斯,語落,又左右而問韓非的墓葬所在。

“韓非的陵暮在那裡!”

周清抬手一指,落在一個方向,距離這裡有三裡之遙,不算近!

“韓非先生!”

看向皇弟,嬴政點點頭。

想來皇弟已經去過了,念及此,又是輕歎道,丹鳳之眸順著皇弟所指的方向看去,當初所言。

自己已經做到了。

韓非先生卻……在這裡待了好久。

“陛下!”

“若是陛下詢問它處地形地脈,臣或許無所知,而邙山這裡,自殷商以來,便是被堪輿家所重。”

“堪輿家所論山川風水,講究乾元坤地,動靜歸一,方為上佳之吉壤所在。”

“邙山從崤山分出,綿延方圓數百裡,地勢沉穩厚重,四周更有大河、洛河、伊河縱橫交織,是為山水共鳴一處。”

“既有依山傍水,也有枕山蹬河,再加上水家所言,邙山這裡高出大河、洛河近百米以上,雜水難侵,上承日月,秉承安穩之地脈,可以長久!”

“此外,萬物份屬陰陽。”

“邙山這裡如此,自然意味著旁側還有一處很適合活人居住之地,山河拱戴,形勢甲於天下,此之為大周將洛邑作為東都之所在!”

廷尉李斯,此次跟隨帝駕東巡至此。

聞陛下之言,李斯近前一步,拱手一禮,回應陛下之所問。

在儒家小聖賢莊內,也有邙山的相關記載,當初就看過,如今回答起來,倒也不為難。

“好一處邙山!”

“好一座洛邑之城!”

嬴政在前,靜靜聽著李斯所言。

堪輿家之論,聽起來還是有些意思的。

作為諸子百家之一,自然有屬於自己的道理,當年智囊樗裡疾也算是堪輿家,而且造詣很不錯。

“邙山!”

“不知千秋之後,這裡是否還是這般的模樣。”

自殷商以來,邙山已經過去千年以上。

似是沒有什麼大改。

腳下的要道有些殘缺了,已然不為平整和寬闊,尤其還多了一些雜草和碎石,嬴政不為在意。

雙手背負身後,仍舊前往韓非所在的陵暮所在。

“千年富貴共塵土!”

“新塚累累舊塚平!”

“千年之後,也許這裡隻剩下一些斷碑零碎,也許這裡更多了一些新塚。”

死人!

人死了!

其實都一樣。

昊天之下,萬物如一。

人死了,如同一株花草不存。

也如同普通的鳥獸死了一般。

道者所修清靜,今生一躍而過……,何有來生之說?

身融萬物的至高境界!

會是長生之境?

還是玄之又玄的境界?

周清語落,也是有些小小的沉默。

非為心情沉重,而是道者修行之艱難。

在上古以來,數千年來,身融萬物的隻有兩人,其餘修者呢?

儘皆為塵土。

縱然是驚才絕豔,縱然是距離身融萬物隻有一步之遙,也和凡俗之人沒有太大的區彆。

還是要死的。

生與死!

就是這般簡單。

“千年之後!”

“朕……,不知!”

嬴政欲要說些什麼,卻是……一時之間說不上來什麼。

“大秦千年,邙山便是千年。”

周清一笑。

“千年!”

“哈哈,朕……以為當如此。”

“大周八百年歲月,大秦起碼要有一千年!”

“也有萬年!”

“果然韓非先生還在,他想來也希望諸夏萬年安穩的。”

嬴政聞此,也是笑語。

說道之間,前一刻還有些沉悶的心緒為之不存。

無論千年之後如何,自己要為大秦定下萬世之基。

“那裡……便是韓非的陵暮所在了。”

三裡之地。

行走近前,周清看向多日前來過的韓非墓葬之地,隨即,看向皇兄。

“韓非先生!”

始皇帝嬴政連忙緊走數步,前往那處明顯被人整理過的陵墓之地,無疑就是韓非先生的所在。

“韓非先生!”

“朕……來了。”

“朕做到了。”

“你……卻不在朕的身邊。”

看著那陵墓前的石碑,上麵是韓非先生的身份印記,文字還是先前的太史籀文。

並非現行的大秦文字。

陵墓王侯之規格,韓非先生擔的起。

十年的時間!

曆經風沙雨雪的侵襲,石碑都已經暗淡了。

十年的時間!

一晃就過去了。

依稀自己當年皇弟呈遞給自己的文章,自己一眼便是看中了,非常喜歡,很合自己的心意。

甚至於懂自己的心意。

他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

他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

偏生自己和他沒有見過麵。

後來。

自己實在是忍不住了,冒險入新鄭之中,親自見了那些文章的主人——韓非先生。

初次縱論,自己便是喜歡此人,欣賞此人,想要帶著此人返回鹹陽,助力自己成就大業,成就三代以來無人做到的大業。

可是。

他拒絕了自己。

自己冠禮親政之後,令韓非入秦,希望韓非可以幫助自己,甚至於自己可以保留韓國。

讓韓國成為如今的衛國一般。

讓韓國同大秦共存亡。

自己可以做到。

衛國之內,商君助力秦國崛起於諸夏間。

文信侯助力秦國穩定三世王位更迭之亂象,調令文武,匡扶社稷,徹底將山東諸國壓下去。

所以,衛國有資格存在,有資格和大秦共存亡。

韓國!

隻要韓非先生願意留在秦國,留在自己身邊助力自己,韓國也是一樣,甚至於更好。,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