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朕謝魏國(求票票)(2 / 2)

秦時小說家 偶米粉 11702 字 2個月前

那裡……已經徹底成了廢城一般的存在。

百多年前的諸夏第一繁華之城,如今已然蕭索不堪,城池都損毀甚多,獨屬於大梁城的痕跡消逝甚多甚多。

“非為是否可以成事。”

“有些人不要忘了自己的宗廟就可以。”

“當年在信陵君門下,眼見公子風華,卻是如流星一般劃過虛空,在下引以為憾。”

“秦國太霸道了,非要強行兵戈攻滅諸國,何以如此?”

“如今又要強行登臨泰嶽之山,封禪天地,非為所願意看到。”

“秦國護國學宮之內,曾有講義流出,有一則事情很是有趣。”

“在一食鼎之中,落入滾沸之水,隨即便是落下一隻蟾蜍,呼吸之後,那隻蟾蜍奮力一躍,可以從食鼎之中逃生。”

“果然在食鼎之中落入溫潤之水,再落下一隻蟾蜍,鼎下以炭火加熱,逐步使得鼎內之水滾沸。”

“是時,蟾蜍已然死去多時。”

“兄可知其意?”

張耳搖搖頭。

有些事情……現在很難改變,秦國現在正勢大,兵戈百萬鎮守四方,廟朝諸人齊心,諸郡治理有序。

泰嶽封禪……是一個機會。

有一點自己先前也說過了,無論如何,嬴政都會泰嶽封禪功成的,他那般霸道之人,不會允許這件事失敗的。

無論在封禪天地的前方有什麼阻礙。

都會給予碾碎的。

相約諸人商談之事,若然有成,已然為大用,會很很打擊嬴政的狂傲之心,那就足夠了。

此外,還有另外的好處。

“這……。”

“兄之意是說秦國懷柔之法繼續推進,或許令諸國之民忘記一切,徹底歸於秦國治下,成為真正的秦國之民?”

陳餘眉目一挑,這一則有趣之事內蘊的道理不難理解。

秦國在以鐵血大軍攻滅諸國之後,果然繼續以強橫霸道之力鎮壓諸地,隻會令諸地之民如那隻蟾蜍在滾沸之水一般。

直接同秦國對抗。

而今,秦國正在施展懷柔。

如果沒有人叫醒那隻溫潤之水中的蟾蜍,那麼,一切就難以挽回了。

“秦國太霸道了!”

張耳再次歎道。

諸國相安無事不好?

近百年來,一次次大的戰事都是秦國挑起來的。

山東諸國的兵士百多年來死在秦國手上的何止百萬?

“現在……秦國國勢正盛。”

“很難!”

陳餘亦是歎道。

濟北郡之地,秦法貫徹,生活在秦法環繞的區域內,實在是……不舒服,根本比不上在大梁城的生活。

“短則十年!”

“長則三十年!”

“如果一切未改,就真的難以改變了。”

張耳下斷言。

超過三十年沒有上好的機會,秦國就會真正的統禦諸夏大地。

三十年內,還是有希望的,從秦國近來的施政手段來看,重心還是在關中以及關外,對於山東諸國舊地不為大力。

秦國也需要時間!

他們也需要時間!

此外,他們更需要機會!

不知道接下來會有什麼上好的機會出現。

******

“大梁城!”

“朕是第一次前來大梁城!”

“王賁,數年前你水淹大梁,如今一切還是沒有恢複,……可惜了。”

“大梁城!”

“百多年前,商君在秦變法有成,短短二十年,秦國新軍取得對魏國的戰事勝利。”

“收複河西與河東,兵鋒直逼魏國都城——安邑。”

“魏國惠王乃有遷都,落於此地,短短數十年,便是成為諸夏最為風華的城池。”

“鹹陽與之相比都不及。”

“如今……,一切都變了。”

過滎陽之地,沿著已經被鄭國修繕好的鴻溝,車駕便是直達大梁城。

大梁城!

出現在始皇帝嬴政麵前的大梁城,算得上一座廢城了。

水淹大梁城,一切都完了。

無論是城中連綿的商市,還是涵蓋諸夏風華的亭台樓閣,還是那造型精細華美的魏國王都。

一切都不存了。

城牆都裂開了一些口子,城門洞開,城樓失修,從城前的寬闊場地上,倒也是能夠看到一些行人往來的痕跡。

“陛下!”

重甲著身的王賁,側後方近前一步,拱手一禮。

當初水淹大梁,乃是為了速戰速決,以最小的代價,攻滅魏國,否則,若是陷入僵持之中,老秦人不知要死傷多少了。

“哈哈哈,朕自然知曉當初之事。”

“戲言也。”

“爍爍其華兮,煌煌大梁!”

“秦國能夠走到今日,魏國也出了不少力。”

“記得當初孝公先祖有感列國卑秦,引以為恥,故而在山東諸國散發《求賢令。”

“朕少幼就能夠通頌那份《求賢令!”

“昔我繆公自歧雍之間,修德行武。”

“東平晉亂,以河為界,西霸戎翟,廣地千裡,天子致伯,諸侯畢賀,為後世開業,甚光美。”

“會往者厲、躁、簡公、出子之不寧,國家內憂,未遑外事,三晉攻奪我先君河西地,諸侯卑秦,醜莫大焉。”

“獻公即位,鎮撫邊境,徒治櫟陽,且欲東伐,複繆公之故地,修繆公之政令。”

“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於心,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

“朕至今讀起來,都覺得心緒激昂。”

“根據後來太史令所記載,在魏國就仕不為順利的商君,於韓國讀到這份《求賢令,亦是慨歎。”

“商君語:此為春秋亂世五百年之雄文也,痛數國恥,曆數四代先祖國君之無能,開曠古之風!”

“求霸業強秦而不求吏治,身處窮弱之國,仍有此鯤鵬之心,縱覽八荒之意。”

“尊官與之分土,不畏權臣,公器之心可昭日月,隻此……堪為真心求賢。”

“然……商君又語,《求賢令雖好,卻不足以彰顯孝公先祖之心,隻言恢複穆公謬公之霸業仁德,其誌尚小。”

“果然強秦,則為一天下之基!”

“若然當年魏國惠王聽從公叔痤之言,留下商君,且為之大用,一則秋守春戰之策,老秦人就要再次回到隴西牧馬了。”

“天佑大秦,商君入秦!”

“秦六代遍行商君之法,於朕揮戈東進,一天下大勢。”

“一統於秦!”

“朕……無愧於先祖。”

“無愧於商君!”

“朕應該一謝魏國沒有重用商君!”

“一謝魏國沒有重用張子!”

“一謝魏國沒有重用應侯!”

“一謝魏國沒有重用尉繚!”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