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二四章 天機萬象(求票票)(2 / 2)

秦時小說家 偶米粉 12876 字 2個月前

“東君閣下前來當有要事?”

嬴政直接詢問。

“陛下,天象有動,群星有動。”

“紫薇北鬥至極至盛,然剛才……四方群星皆有動。”

“東方之星,一道赤光橫貫太虛,隱隱有火光內斂。”

“北方之星,一道青光橫徜星河。”

“西方之星,紫色玄光點點灑落太虛。”

“南方之星,有五彩、七彩、九彩之光閃耀星輝。”

“在下剛有察覺,稍有占星推演,略有所得,便是前來。”

東君說道諸事。

剛才自己正在靜心修行,以為將實力更快推進虛空一體,誰料……占星心動,以觀群星,心神大動。

便是前來。

“可是預示著一些事?”

於占卜占星之論,嬴政不為全信,卻也不為不信,多年來,東君閣下的確占星推演許多事情。

且都一一應驗。

眼下,星象這般變化,不知是何道理?

持手中天問劍,拇指壓住劍柄,丹鳳之眸微微眯起,自己想要知道那個答桉。

“星象之中,內蘊將來之玄妙,當有預示一些事。”

“此番四方星象齊動,甚為罕見。”

“在下雖有推演,不過所得一二。”

“東方之地,赤星橫貫,與火有關。”

“北方之地,異象映照,與木草有關,大可能為異族匈奴。”

“西方之地,與山有關。”

“南方之地,與水有關。”

“與關者,且天地萬象,實則都為人事,在下修行不夠,不能更進一步,或許東皇閣下、郡侯可以窺得天機!”

東君一一應道。

這般罕見的群星異象,自己也是第一次碰到,雖有大力推演,奈何阻力很大很大,能夠看到的隻有那些。

按照占星之論,隻是表象,不入核心本體。

然……,表象之下,便是真形。

若然此刻自己虛空一體,或可有更多所得。

若然身入東皇閣下的境界,也許一窺未來真身?

“那些事情將來會有礙大秦?”

嬴政再問。

“星象之事,映照人事。”

“人事動,諸夏動,大秦也就為動!”

“不過,在下觀星象,大秦國運正盛,並無大礙。”

“那些星象之論,也許是昭示眼前之事,也許是昭示五年、十年之後的事情。”

東君秀首輕搖,北鬥紫薇橫壓星河,群星之光未有可與之相比者,且紫薇之光會有更勝之時。

“眼前之事!”

“五年、十年之後的事情?”

“星動,人動,諸夏動,大秦動,大秦如何動?”

“皆在朕之一心。”

“唯有朕可以駕馭乾坤,統禦陰陽萬象。”

“諸般星辰異象,東君有心。”

“論來,朕也有一事請教東君閣下,剛才朕與蒙恬講論語論之時,忽而天問劍有劍鳴之音。”

“和氏印璽也有動靜。”

“此為何解?”

星象預示著一些未來之事?未來的一些事情可以影響到大秦?嬴政不可置否。

能夠影響大秦的隻有一個人!

那人就在鹹陽宮,就在興樂宮,縱然星象如何變化,一些事情也不會改變的。

說著,話鋒一轉,舉起手中天問劍。

“天問劍!”

“和氏印璽!”

“天問劍,為楚國傳承數百年的名劍,陰陽家記載……此劍來曆更有久遠,同人皇軒轅劍有一些聯係。”

“此劍雖在楚國數百年,可楚國一諸侯之國,非天子之位,不足以駕馭此劍,此劍唯有在陛下手中,才有威道!”

“天問劍動,同天子有關,具體緣由難料,此劍既在陛下手中,當為陛下禦使。”

“和氏璧自郡侯親自凋琢為大秦天子印璽之後,便是大秦國運之物,有所動,就代表大秦國運有動。”

“然……,在下剛才以觀星象,大秦國運正盛,除卻星輝閃耀,並無變化。”

“能夠引起和氏印璽動者不多,其一便是大秦國運,其二便是天子,其三便是……它的凋琢者武真郡侯!”

“武真郡侯當年以莫大之力凋琢此印璽,當有一絲心力留存,若然武真郡侯有動,或許印璽也會動。”

“武真郡侯修為超凡脫俗,早已位列諸夏頂尖,就是數百年來諸子百家中,也是極其驚豔,想來也不會有事。”

“如此,也當和天子有關!”

天問劍動!

和氏印璽動!

東君炎妃詫異抬首,看向上首始皇帝陛下,以觀那天問劍,又觀書桉上的那枚天子印璽。

陛下為天子,禁法領域自成!

天問劍同軒轅劍有關,持之,禁法領域更強!

天子印璽更是如此,大秦國運昌隆,禁法領域直追上古人皇歲月!

這般距離之下,早就已經感知那無處不在的禁法領域,自己此刻所能夠施展的力量更微弱了。

兩件珍貴物事齊動,一一語論,一一排除,貌似能夠引起它動靜的唯有天子。

“天子?”

“朕為天子,和朕有關?”

“有何關聯?”

嬴政眸有疑惑。

“依從陰陽家典籍記載,能夠令天問劍、天子國運之物有動的,唯有天子。”

“具體是何關聯?”

“機要晦澀!”

東君搖搖頭,自己是擅長占星律,這並不意味著自己可以推演出一切,可以東西一切過去未來。

就是東皇閣下都做不到。

至於合道之上的人皇境界?

不清楚。

“陛下!”

“道家天宗玄靈子大師求見!”

正當嬴政欲要詢問更加清楚之時,興樂宮殿外,鹹陽宮衛尉李仲的聲音洪亮響起,傳入殿內。

“玄靈子!”

“召!”

“莫不是玄靈子大師也有以觀天象?”

國師東君炎妃前來於此,緣由簡單,東君閣下擅長此道,而天宗玄靈子大師……據自己所知,似乎不通此道。

或許,通曉此道不若東君。

此刻也來?

應為此事。

“東君所言,都與朕有關,而朕卻一直待在鹹陽宮,不知有何關聯?”

“豈非有些荒謬?”

嬴政續接先前之論。

“能夠引動天問劍、天子印璽的唯有天子。”

“也許如星象之論,並非昭示眼下,而是接下來、未來。”

陰陽道禮,東君再次應道。

除卻天子,無人可以駕馭天問劍,也無人可以令天子印璽有動,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

“……”

嬴政頷首,不再多問,又是同接下來、未來之事有關?又會有何關聯?它們又在預示著什麼?

“玄靈子見過陛下!”

須臾。

一位身著天青色清靜道袍的年輕道人入內,長身玉立,音容清逸,藍色的長發束起紫金蓮花冠,眉心一點銀色紋理,更添脫俗。

加持道家真法,動靜之間,更為飄渺英姿。

觀陰陽東君在,麵上一喜。

近前,道禮落下。,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