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五六章 臨刺笄(求票票)(2 / 2)

秦時小說家 偶米粉 12179 字 2個月前

弄玉讚譽。

焰靈姐姐看似憊懶許多,天魔力場的修行沒的說,除卻曉夢之力,諸般道理,還真不好勝過焰靈姐姐。

“本姑娘的道理強吧。”

“要不你也轉修天魔力場?”

“本姑娘親自教你。”

“天魔波旬,將來本姑娘可是要超越他的。”

焰靈姬自得一笑,心隨意轉,渾身上下火焰流光彌漫,迷蒙之氣繚繞,十多個呼吸之後,衣裙煥然一新。

踏著暗金色的火焰雲紋高靴踱步雨中,神態多恣意。

“因你的這場突如其來之雨,田地固然受益了,而其它方麵有損不少。”

“有些人的衣服還在晾曬著。”

“有些人的柴火還在晾曬著。”

“許多人都在田畝耕種。”

“……”

“這樣的事情不好說,以這裡的雲層堆積,再有兩三日,也會自動下雨的。”

禦風前進,雨勢連綿數十裡,遠超焰靈先前的估計。

周清指了指下方大地的一處,微微一笑,這場未有預料的雨水降臨,許多人都在慌亂逃竄。

言語中都有彆樣的憤怒和不解。

“哼!”

“本姑娘好心好意,他們還不領情!”

焰靈姬娥眉一挑,那些人還敢罵自己?膽子不小,屈指一點,便是一團靈動的紅色火焰跳躍。

“嘻嘻!”

弄玉樂然。

“嗯?”

“回來了。”

“這麼快!”

尚未走出漫天大雨之域,周清再次駐足。

身側虛空震動,便是四束金色流光迸出,伸手一握,便是納入掌心消失不見,俄而,體表玄光隱現,紫韻連連。

“公子,結果如何?”

弄玉款款近前。

“嗯?”

焰靈姬把玩手中的一顆火球,靈覺之下,下方大地上仍有一些人罵自己,儘管沒有指名道姓。

反正罵的就是自己。

真是該死。

真想要將這顆火球扔在那些人的頭上。

“……”

“根據天地四靈的回應,自從數年前泰嶽祭祀之後,它們身上的昊天庇護便是澹去了。”

“本侯詢問是否還能感知到……它們不能確定。”

“天地四靈,實力有些弱了,而星辰古約的力量太強,果然力量沒有徹底散去,它們也不一定可以發現。”

“這個結果……,仍是沒有結果。”

四靈異獸的反應回來了,它們的回應在預料之中,卻又不是自己想要的結果,因為無法斷定真正的答桉。

“公子,要不詢問一下東君?”

“她在陰陽家地位尊崇,掌握的秘密極多,或有手段可以確定。”

弄玉提議。

“東君?”

“那個狐媚子?”

“有用?”

焰靈姬表示狐疑。

“這一次蜃樓東行,陰陽家之人都要前往,東君會隨東巡前來。”

一個簡單的心血來潮,帶來一個彆樣的煩惱。

對於星辰古約最為了解的,就是陰陽家了。

東皇太一就算了,他的回答……自己能否應該相信還未知數。

“星辰古約!”

“泰嶽祭祀難道無用?”

“明明有用的。”

“公子,您是否多想了?四靈古獸不能夠感應那股力量,也許契約的力量徹底消散了。”

焰靈姬撤去那團火焰中的天魔之力,將其散於身側雨勢之中,呼吸之間便是潰散。

“要不奴家和曉夢一處,帶著寶物將陰陽家的東皇太一擒拿。”

“嚴刑拷問,就不信他不說。”

接著前言,也是建議,東皇太一就算踏足了合道境界,修煉也不會很快,公子說過,祭祀一脈的主要任務不是修行。

他們並不擅長修行,唯有屬於自己的專門修行。

東皇太一如今的實力肯定有限,估計和曉夢差不多?再加上寶物……直接將東皇太一鎮壓。

“提議不錯,可行性不是很大。”

“東皇太一非尋常人,他的實力或許不是很強,但是……陰陽家的傳承很古老,萬一有特殊手段,就不妙了。”

“如果你以天魔之道踏足合道萬物乃至於神靈一體,或許可以試試,現在不足夠。”

“本侯現在的境界足夠,卻不能夠冒險。”

“走吧。”

“算著時間,陛下應該到達洛邑了。”

東皇太一肯定是了解的。

周清可以肯定。

東君是否了解?

以這些年來對東君的了解,實際上……陰陽家上下大部分運轉都是依靠東君炎妃。

唯有一些特彆之事。

關鍵就在那些特彆之事。

於焰靈和弄玉看了一眼,紫光掠過虛空,三人消失不見。

******

“短短數十年,諸夏間的變化竟然那般大。”

“幸而,玄紫你的運氣還行,先前的許多痕跡還沒有被抹去,再有十年,就不一樣了。”

“那個時候,你想要再找到風華不同的痕跡就難了。”

“陘城書館也沒了,還涉及玄清子閣下,當年我和玄君姐姐曾行走陘城書館之中,那裡還是一處不錯的地方。”

“那裡的館主實力一般,智慧不俗,就是缺乏外力指點,隻有他一人摸索,否則,如今應該……。”

“也不一定。”

“陘城書館破了,玄清子閣下麵前,他不是對手。”

“諸夏間,玄清子閣下的傳聞還真是不少,一位傳奇之人,也的確是一位傳奇之人。”

代郡。

一處僻靜之地,一條青草滿地的羊腸小道上隨意奔跑著兩匹毛發色澤不一的駿馬。

不遠處,二人踱步在後。

衣著樸素簡單,不為彩繡輝煌,不為出塵絕麗,不為清俊決然,玄功運轉,一切如常。

若有特彆,也就是二人手中皆有劍器,二人皆女子之身。

“前方十裡之地,就是刺笄山,那裡涉及一件數百年前的諸夏事情。”

“事情不大,卻也令人彆有所思。”

“這裡本為代國之地,是大周所封的諸侯國之一,位於趙國以北。”

“數百年前,趙國的一位先祖趙襄子為了吞並代國,便是以謀略交好代國,珍寶財貨自然一車車的相送。”

“還有將自己的姐姐送於代國國君。”

“代國國君大喜。”

“以為兩國交好,故而防範之心不顯。”

“其後,趙襄子想要代君前來宴飲,延席之上,趙襄子趁機將代君襲殺,隨從也是一並斬殺。”

“事成之後,趙國出兵吞並代國,趙襄子派代君乘坐的馬車接姐姐歸來,趙襄子的姐姐不堪忍受那般結局。”

“於途中將自己束發的發笄磨成尖刺,自儘而亡!”

“當年我與玄君姐姐在刺笄山的時候,還曾留下一塊石頭,留名一二印記,不知道是否還在!”,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