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一會兒,她就把可以采摘的平菇都采摘了,下回再出第二茬,就是十多天後了。
她提了提籃子,對於她5歲的年紀來說,很有些重,估摸有五六斤呢。
但是也暫時隻有這麼多可以摘的了,那半坑和這第一坑差不多種下的平菇沒成功種成,長了一些鬼傘之類的出來,算是浪費了半坑材料。
魏老太跟著她來的,在菌房門口看她,看到她提了一籃子平菇出來,把籃子接了過去,問她:“就這些嗎?”
平時菌房她們都是不進的,隻有餘桑一個人進去,要進去,也隻有餘桑帶著人進去,為了儘量減少汙染,她們一般都是不進去的。
魏老太也不知道出菇情況,都是聽餘桑說的。
餘桑:“暫時隻有這麼多呢。”
魏老太掂掂籃子,“應該也有五六斤吧,希望傻子多點呢。”
雖然魏老太覺得不算多,但是還是很寶貝地提著一籃子平菇往堂屋去,做賊似地瞅了瞅人影都看不大清的屋外,她用一張油紙想將籃子蓋起來,免得被彆人知道了。
老話說,財不外露,這大家坐船去鹽灘鎮,那船上一船人,肯定是要問要看餘滿山挑了什麼東西去縣城的。
平菇並不壓秤,五六斤也是很大一堆了,把籃子裝得滿當當的,怕油紙壓到平菇,魏老太又覺得用籃子裝不妥,既容易被人發現,又容易壓壞,壓壞那肯定就不那麼值錢了。
她把蘿筐拿過來,將一籃子平菇小心地再放進籮筐裡,然後又去廚房拿了一些稻草在籮筐裡籃子周圍圍了,再撒了一些稻草輕輕地蓋在平菇上麵,再用油紙放在稻草上麵,穩妥地將平菇掩蓋了起來。
餘桑覺得魏老太還很有些警覺心,辦事也挺妥當,覺得這還可以。
要是她家憑這些發財了,那周圍的人肯定要跟著學的,到時就麻煩了。
昨天摘的菜也很多,好不容易去一趟縣裡,陽畦田的菜肯定也是要多摘些的。
不過都以葉子菜居多,就算是一大背簍,那都不是很重。
但出門的時候,餘桑看著餘滿山背上背了一背簍,肩上又挑了一擔,很是擔心,她問道:“爹,不重吧?”
又背又挑的,她突然感受到作為農民的辛苦和辛酸。
餘滿山回頭給她一個笑,“都是葉子菜,哪裡重了?”
他下巴點點示意那個裝平菇的籮筐,“這個都沒有重量呢!”
他又叮囑:“你等下緊跟著爹爹,爹挑著擔子不好看顧你,你彆跟丟了,要是丟了就大聲喊爹。”
餘桑眼睛眨了眨,有點想哭,她心想,以後家裡定要買一頭驢或者騾子來馱東西,免得她爹這麼累。
雖然天才亮,但路上也很有些行人了,有些往其他方向趕,有些彙攏到河邊張家去。
張家也準備好,等人齊了就開船去鹽灘鎮。
餘滿山將兩個籮筐在船中間放好,背簍也緊挨著放好,拉了餘桑,讓她蹲在背簍邊,有同行人也背了東西要去鹽灘鎮的,想把背簍疊在餘家的籮筐上,餘滿山連連歉意喊道:“不能壓不能壓,換個地方放吧。”
船並不大,也沒有篷,船在河上行過,風吹得臉上生冷。
餘滿山伸出胳膊把餘桑攏在胳膊下擋風。
雖然背簍上搭了草氈子蓋著,但背簍總有孔隙,能看到裡麵綠油油的,好些人問餘滿山這時節怎麼種出這些菜來的,也猜問出他是去縣裡賣菜的,問他到多少錢一斤。
餘桑機靈搶答道:“七八文錢一斤呢,賺個辛苦錢。”
她怕說低了,這些鄉親萬一也想買一兩斤回家過節,那到時候賣還是不賣呢?最怕的就是找到她家裡要買,到時候不賣都不好拒絕。
說高了又怕他們跟著種,那陽畦就在田裡,很容易被學去。
一船人嫌貴,全都搖頭。
餘滿山摸摸餘桑腦袋,覺得他家小四就是機靈。
船在水上行,速度很快,不算很久就到了鹽灘鎮,餘滿山父女並不打算在鹽灘鎮停留,直接往縣城的路走去。
路過鹽灘鎮的時候,餘滿山說:“你大姐姐定的人家,就在這鹽灘鎮呢。”
她爹是獨子,她翁翁死得早,她婆婆魏老太一個把餘滿山拉扯大,餘滿山是沒有兄弟姐妹的,她大姐姐就是阿李這邊的,大舅家的李大丫。
李大丫是已經定了人家,原來就是這鹽灘鎮的,說遠不遠,說近也不近了。
隻二舅家的李二丫眼光高,硬是要找鎮裡的坊郭戶,不想找田舍漢,到現在還沒定下來。
接下來的二十多裡路隻能靠腳走,餘滿山挑著東西,走得也不快,而且路遠,也累,餘桑年紀小,走一段路也得歇歇。
等兩人到縣裡,已經上午十點多的樣子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