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第八章 誅心(中)(1 / 2)

皇太孫確實到了該成親的年紀了。

可是,繼續擇娉名門之女入宮,並不符合宣武帝的規劃。

現在的局勢,實在讓他有些為難了。

驍勇善戰的兒子,更有光幕文字放出的史書為證,能夠作為一個合格的繼任者。

說實話,宣武帝也不是沒有動過心。

可是,最後還是原本就經過深思熟慮的決定占據了上風。

除了早逝的太子,其他的兒子,他都是以藩王與太子輔助者的身份進行培養的。

這也就意味著,他們或許驍勇善戰,或許經過多年曆練後,對政務的處理也很熟練,但是,從整個國家層麵上治國,未必是他們的長項。

光幕上所現的未來史書,言明了趙王的登極之路,朝廷所用的士人,在史書上的記載裡,能留下的,不知幾何。

趙王既然不是正常稱帝,在朝堂上倚仗的,自然也不會是現在的那幫文臣。

光幕記載中,趙王在朝廷雖然沒多少士人可用,但是敢於悖逆的文人肯定是沒有幾個的,剩下的都是學會在新帝的威嚴下乖乖聽話的。

可是,若是宣武帝立趙王為儲,正常繼位的趙王,反而不能儘情地提拔自己在藩邸用慣了的心腹,還是要受到掣肘。

更何況,宣武帝為繼任者定下的路線,就是以文治國,安穩為要。

除了早逝的太子接受的是正統的文人教育,偏於文治,其他的兒子,都偏向武功。

如此一來,仁弱的太孫在這一方麵,卻是比年長的叔父們要強。

宣武帝年幼的兒子們也都偏向文治,但是不僅嫡庶有彆,長幼也有分,從一開始,排行靠後的藩王們就被斷絕了皇位繼承的可能。

宣武帝的儲君擇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而給子孫的選妃策略,他也是經過思考的。

現在,太孫妃的擇定,就有了矛盾。

他到底是堅持原則,還是在太孫妃擇定這件事上破例呢?

若是放在往常,他是定要堅持原則的,可是光幕異象出現後,他還要考慮未來的變數。

在藩王不馴的既定未來下,太孫如今的勢力,確實還是顯得薄弱了些。

糾結了數日,宣武帝下旨為皇子、皇孫擇妃,包括年少的皇子與皇太孫在內的年長皇孫,他們的正妃都會在這次擇妃的人選中誕生。

這些即將成為皇家兒媳的女子,出身最高的,也不過小官之家。

簡而言之,宣武帝已經下定決心,沒有特殊情況,不會再讓子孫迎娶那些“名門貴女”了。

中秋佳節才過不久,擇聘淑女的旨意還熱乎著,光幕又出新文字了。

當今天子倚重藩王,善待宗室,為子孫後代謀算好了一切。

倒黴的太孫依舊在光幕上沒有姓名,光幕文字顯示的是太宗、仁宗之後,朝廷照太&祖皇帝祖訓,依舊善待宗室,藩王依然存在,並未被“撤藩”。

可是,宗室繁衍,子孫愈多,朝廷財政難以支撐,很難再按照開國皇帝,也就是今上宣武帝的想法,給足宗室祿米。

親王、郡王等且財產眾多,不愁生計,然而宗室爵位低至將軍、又淪為遠支者,有些竟淪落到食不果腹的境地。

此所謂“窮宗”。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