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第九十一章 鑄幣(1 / 2)

年號的頒布,時間有快有慢。

文臣們速度快的,半天便能議出年號來,就算是要苦思之後查詢典籍確認沒有和從前便有的年號相撞,五六日也就差不多了。

祁元詢雖然已經登基為帝,但是離改元還有大半年時間。

就算是他需要年號先出來,再去做明年改元後要推行的一些事,也不是很著急。

是以約莫過了一旬,祁元詢才見到文臣們送呈給他的新年號。

看到數量的時候祁元詢就吃了一驚。

這群文臣們對他的敬愛,透過這為數眾多的年號,正抑製不住地表露出來。

送呈給新帝的年號,有洪熙、弘治、正統、昭元、景熙、永昭、宣光、昭晟、隆泰、昭文等,眉目繁多,其中還不乏令他眼熟的年號。

按照管理,年號首位是大臣們建議聖上選擇的首選,而這一批年號都是寓意吉祥的字眼,沒有特殊情況的話,便能敲定首項了。

然而祁元詢卻偏不想選前三個。

這幾個看起來分外眼熟的年號,會讓他聯想到前世的曆史發展。

十月天子和隻有一個繼承人的愛妻青年,他都不想當。

至於讓整個皇朝由盛轉衰的倒黴蛋,他就更不想當了。

誠然,年號裡還夾雜了大臣們對天子的美好期盼,從這一堆蘊含著光明之意的年號裡,祁元詢就能體會到,像他這樣不似父祖那般明顯偏愛武將、對文臣的態度和緩的新帝,是多少人心中的希望。

這些年號都中規中矩,並沒有特彆出格的。

乾聖帝的年號,就屬於分外突出他個人品質、仿佛在刻意討好天子才議出了這樣的年號的那一種類型。

洪熙、弘治比正統更加中規中矩,“正統”一來指的大周得國之正,另一點也是指新帝皇位之正。

可問題是,他們這一係的皇位本身就來得堂堂正正,他還是由太孫晉太子又受禪讓而繼位的新君,皇位含金量論起正統性,比他爹的還高不少,有什麼必要一定要強調“正統”呢?

這三個排除掉之後,後頭的昭元、景熙、永昭、宣光等,念起來都挺順耳的。

祁元詢對後頭的順序沒啥要求,本要落筆,想了想,又去乾清宮找他爹去了——是的,雖然已經舉行了禪位大典,但是,祁元詢和他爹當年繼位後的待遇一樣,還是先住東宮,至於乾清宮和坤寧宮,得等他爹娘都搬好了以後再去住。

而太上皇和太上皇後,按製也得是要分住在兩座宮室的,他們願意住在一起,彆人管不著,但是給太上皇後修養的宮室,也得先準備起來。

這就意味著,祁元詢繼位以後,給他爹娘修宮室就得先花一筆。

此先不提,到了乾清宮,他便要請親爹替他在剩下的年號裡再參詳參詳。

結果沒成想,他親爹頭一個就否了“昭元”。

這倒不是“昭元”年號不好聽、不順耳,恰恰相反,是因為它讀起來太順耳了,以至於祁元詢忘了一件事——他們家的字輩,就帶著元字呢!

而他的嫡長子,皇太孫、準·皇太子祁允昭,字輩從允,名從的就是昭字!

大周在天子的名諱這方麵,因為有固定的字輩,所用字在生活中也很常見,所以並沒有嚴格要求避諱,甚至於高皇帝和太上皇,都曾經專門下令過,向百姓聲明無需避諱。

乾聖帝和祁元詢都覺得沒關係,年號裡帶著字輩也就算了,可是偏又帶著祁允昭的名字。

昭元年號,昭在元前,他們自家不在意,取年號的翰林和禮部官可能也沒想到這一層,可是萬一以後被人用來做筏子呢?

這便隻能棄用了。

剩下的年號帶昭字的,也隻好先不用了,被提醒了以後,祁元詢自己也覺得年號裡還捎帶著自家兒子的名字,總感覺怪怪的。

不過他家兒子若是願意的話,未來繼位就可以選用這些年號,皇帝用自己的名字,隻要他願意,彆人也管不著。

年號這麼一挑,剩下的就不多了,涉及到皇家的字輩與取名之後,就有了一個尷尬的事——帶日的字寓意大多美好,他們家下一代從的正是日。

當然,祁元詢記憶裡還沒有誰家用了景這個字,其他的寓意美好的字眼還用不過來呢。

所以,他也不去多管了,就和乾聖帝選定了“景熙”二字為年號。

聽起來不如宣武與乾聖有氣勢,但是“熙”有光明、和樂、興盛、吉祥之意,也是他對未來的美好願景。

確認年號之後,便可經由禮部昭告天下,來年改元景熙了。

到了明年,無需通知,大家也能自覺使用新年號紀年,尤其是朝鮮國,官方使用的也是大周年號,消息滯後的話,便會出現上皇退位、新帝登基,他們卻仍用舊年號,以至於朝鮮國使用的年號比上皇實際在位時間還長的情況發生。

確定年號後,祁元詢便下令讓工部、戶部準備鼓鑄錢文,其中所用字樣為“景熙通寶”。

大周在宣武年間,曾經鑄造過“宣武通寶”,但是官方大量發行的還是寶鈔。

而且宣武年大周比較缺銅,鑄造的銅錢配比未曾確定,又有回收一些舊銅鑄錢,是以銅質複雜,質量各不相同,後期的宣武通寶,成色大致都比早期的宣武通寶要好。

其後在乾聖年間,開鑄“乾聖通寶”,製作顯得非常的精美統一,錢文也是名家手筆,筆畫端莊。

雖說大周的官方銅錢一直有發行,但是市麵上,還有許多古銅錢在流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