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1 / 2)

鐘林同誌出院以後更忙了, 他先是去參加了西南水產養殖的研討會,隨後又連夜風塵仆仆地回來,這次回來鐘林同誌的臉色並不好。

試驗小組的組員各個愁眉不展, 李家兄弟才知道原來是上頭認為鐘林同誌研究方向出現偏差,勸其嘗試調整試驗方向。

說是調整, 但試驗小組都知道是對進度產生質疑了。

做研究的,如果換試驗方向,等同萬千心血毀於一旦。這個課題從鐘林老師那兒傳了下來, 連腦垂體催/情都是研究院水產科學家的心血,鐘林肩負著過去的人和現在的人的希望。

領導的殷切期望是真的,但對於同一個方向, 所有人的等待漸漸落空, 也的確是真的。

他不吭聲,試驗小組還是按部就班。可整個試驗小組的氛圍,卻沒過去那般熱絡了。

日子一天天過去, 眼看就要打個彎去到明年。

魚池裡的三齡鰱魚體型也大了。

要不是這天李衛國李衛城都沒去魚池那兒, 陳珂都不知道鐘林決定先停一段時間,整理之前的試驗結果。

試驗小組住在魯山村, 難得的沒有起一個大早到山下做觀察, 而是吃了早飯, 圍坐在一起整理之前的試驗報告。

組長鐘林同誌這幾日都格外沉默, 屋裡,鉛筆在紙上沙沙磨過,時不時這木頭鉛筆掉在木桌子上, 發出輕微的“啪”的聲音。

組員們更不敢如過去一樣放聲大笑,整團整團烏雲籠罩在試驗小組上空,微風一吹,瓢潑大雨就要掉出來。

“哎,鐘同誌在不,咱自家母雞下的蛋,正好拿幾個煮了。”

陳珂用布包著五個熱烘烘的雞蛋,白煮蛋的香味就從布包的縫隙裡飄了出來,組員哪裡敢拿村裡勞動群眾的雞蛋,龐清現在和李衛國李衛城關係最好,連忙將白煮蛋推回陳老太。

“陳老同誌,我們是來做試驗的,絕對不能拿人民群眾一針一線,這雞蛋是村裡好不容易才能吃到的,我們不能吃。”

“有啥不能吃的,我這拿的也不多。”

陳老太把雞蛋往龐清手裡一塞,“拿著,你們這群小夥才幾個月啊,黑瘦黑瘦的。”

鐘林聽到聲音,眉目稍稍展開,他起身搖頭:“陳同誌,我們試驗小組真不能收,還沒研究出結果已經給村裡群眾添了很多麻煩了,哪裡好意思再拿你的東西呢?”

“這不就見外了?我家裡那倆小子還不是托你照顧,長知識,懂學問,回來就跟我說又學會了什麼聽魚機撈魚法,這都是本事!”

鐘林卻是犟的,說不收就是不收,眼看鐘老同誌是真為難了,陳珂才不再強求把這雞蛋送出去。

“對了鐘同誌,聽老大說你這是整理試驗結果呢,有苗頭了嗎?”

鐘林搖頭,然後輕輕地歎了口氣。

“再這樣下去,我都要質疑這個方向是否正確了。”

陳老太眼睛一瞪,“這有啥好質疑的,發展就是曲折的前進道路。”

眼看鐘林的士氣越來越低落,陳珂心想,難道這早就找對了方向還要等三年,是因為當中發生了自我質疑根據指示調整方向的變故?

她想過用一個意外告訴鐘林關鍵詞就是“水流”,未來的家魚人工養殖之父啊,你研究的方向完全沒有錯,就差天時地利人和了。

可如果堂而皇之說了,那鐘林這幾十年的努力,又算什麼呢?

陳珂夜裡翻來覆去地琢磨啊,覺得這樣不行,她是想幫助鐘同誌更早地發現家魚人工繁殖技術的奧秘,卻不想因為她,改變鐘同誌與他小組第一個自主發現這個奧秘的事實。

如果真是因為這次自我質疑,使家魚人工繁殖技術奧秘的發現被推遲三年。

那陳珂需要做的,就是成為魯山村鐘林家魚人工繁殖試驗小組的堅實後盾!

這天回來陳珂就躲屋子裡頭了,她拿出鐘林同誌送的鋼筆,吸飽了墨水。

李思靜坐在木桌的寬邊兒,她坐在窄邊兒,李思靜在溫習功課,她在摘抄語錄。

李思靜頭一回見她奶那麼專心致誌地用功,她湊過去一看——

“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

“這隻是萬裡長城的第一步!”

“貴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無益,隻怕一日曝十日寒。”

她奶用端正的字跡寫在紙上,再將紙撕成一條條的,李思靜好奇:“奶,這是寫給我的嗎?”

“是寫給鐘老同誌的。”

一連寫了十個紙條,陳老太問她大孫女:“這上麵的字可都認識?”

李思靜點頭,一字一句地將紙條上的摘抄語錄給念了出來。

陳珂滿意,

“回頭,你就把這十張紙條,全教給你爸、你二伯,得讓他們給全給記住了。李思靜同誌,你可能做到?”

她奶從沒下達任務似的和她說話,李思靜被勾起了興趣,正色道:“保證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