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 演訓測試(2 / 2)

諜海孤雁 怕熱胖子 5128 字 1個月前

當然,也有反饋一些小瑕疵,像是穿著不太舒適、有些刺撓等問題,麻料在這方麵確實比不過棉這些,而且也隻能改善難以根治,畢竟這些屬於材料本身的問題。

其他的,像戰術背心、戰術背包、武裝帶及各類附件等,整體反饋還可以,但問題也不少,有的可以繼續設計改進優化解決,但有的隻能是進行權衡取適。

像是穿戴過多,較為影響靈活和部分技戰術設展,但這沒辦法,隻能視情況添減裝備,儘量減輕影響,畢竟啥也不加掛攜帶肯定是最靈活無負擔的,但不帶能行嗎?彈藥、防護、持續作戰能力等等都是需要且必備的。

至於戰術靴,反饋還不錯,但重量較大,尚需進行一些時間進行適應,而且也反饋一些小問題,後麵需要優化解決。

倒是頭盔,對它的意見較大,一個是重量大了,最主要是他們沒怎麼配戴頭盔,戴上這麼重的一時不太適應,不過哪怕惡評,林默也不準備把頭盔撤裝,他很清楚對於頭部防護的必要。

另外頭盔還出現另兩個比較突出的問題,一個是戴起來盔前簷較低,會因部分頭型等問題,遮擋到一些隊員視線,另一個就是盔體被太陽一曬會很燙,戴在頭上熱得受不了,尤其有名隊員未套布罩,盔體被曬得摸都摸不得。

對此林默給出了解決方案,就是重新設計調整內襯,林默估計,內襯可能是比照舊的新做,並沒有重新設計,東西方人有一定區彆,所以他們用起來並不是那麼合適。

頭盔又不是把盔體直接套在頭上,新設計調整內襯,就能更加契合他們使用,另外也能順道通過材料結構等解決部分熱的問題。

不過曬燙問題,還得另找一種更防曬的布料將盔體罩上,不說完全解決,至少也要減輕這個問題,最好兼備排濕散熱,必要時直接澆水,物理緩解問題。

至於新槍,實際使用中也讓大家頗為滿意,尤其索米改,沒搶到的那是眼都紅了,不過也有問題冒出來,就是配發的無托組件,設計並不完善,顯露的故障等問題比較多。

不過在演訓中,尤其在模擬的室內等狹小環境,眾人也看到了這組件的價值,還準備接下來繼續加測一段時間,儘量把問題都找出,能儘快解決完善後配發。

新手槍跟新左輪,實際使用中的發揮,也有點出乎眾人預料,像是新手槍跟舊手槍的模擬對抗上,其新增彈容帶來的火力持續優勢,顯現出了巨大優勢。

新左輪,在破門這些上表現平平甚至有點拉垮,但照著廖廷輝所提優勢跟應用方案,表現就有點驚人了,尤其在防身自衛上,反應速度隻能說快得有點離譜。

尋常手槍,從掏槍上膛再到開槍射擊這一串流程,他們中速度再快的,也差不多在秒上,何況那是時刻準備的情況,在突然遇險的防身自衛中,隻會更慢,何況那種時候槍還會被藏得比較隱秘。

而新左輪,從掏槍到射擊,中間省卻了上膛以及把槍送去上膛的過程,大部分人都能將射擊反應時間壓在秒內,快的甚至都打出兩槍了。

而且近距離遠比手槍彈威力更大的霰彈,經殺傷測試,隻要命中驅乾,就基本能讓敵人喪失反擊能力,五發子彈也夠解決幾個人了,而且安全性也進行了測試,哪怕不關閉保險,各種大幅度動作及各種技戰術都未導致走火發生。

實際使用中,還可以空一個彈筒或裝個空彈殼空包彈的,給槍加上一重保險避免意外,速度照舊要比普通手槍開火更快,何況你還可以邊掏邊解除這重保險,合理的訓練後同樣能保持極快反應時間。

不過嘛!這槍相較於特彆行動組,更適合的是行動二組眾人,畢竟四隊出動,一般就意味著直接開打,而二組的前期偵察、摸排、跟蹤監視這些,甚至日常活動被襲擊的可能性都更大,也更需這個。

林默親自操刀,設計了一個便於隱蔽攜帶及快速掏取的槍套,更加方便此槍在日常活動中使用。

另外,林默還反饋一條意見,左輪更加方便縮減槍管握把,可以搞一款緊湊型方便隱蔽攜帶,並設計使外形更加流暢整潔,避免勾掛的同時,外形還可進行一定偽裝設計,讓其攜帶時在衣物上撐起的痕跡不似是槍形。

眾人一番討論,對其他各類新裝備,也根據實際使用情況和反映出的問題,彙總給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議和想法。

等眾人把情況成文並整理妥當時,殺豬飯已經開餐了,眾人沒有讓等的想法,畢竟各人時間,訓練學習這些都安排得很緊,不至於在這種小事上影響他人。

殺豬飯,說是說雲南地方民族特色,菜色雖有所不同,但口味卻是太過獨特處,不是說沒有特色的菜,而是沒得做,很多當地的調料輔材食材這些,基本找不到,那咋個搞嘛?

這一桌豐盛菜,有人吃得開心滿意,也有人滿麵愁容,因為明天第二輪考核將正式開始,居然有人說這豬殺得正合時候,不妥妥往他們傷口撒鹽嘛?不過聰明的,已經借著這機會好好補給一番。,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