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六十)(1 / 2)

因著從前和王琦一塊兒打下的底子,林如海雖然做了布政使,要管整個交趾的政務,但實際上,卻比他剛做太原知府的時候,清閒的多了。

這人一清閒,就想搞點兒娛樂,林如海也不例外。

隻不過,他不單單是想自己樂,還想帶著大家一塊兒樂樂。

想當年,在山西太原的時候,他就曾借助當地的文化與名勝古跡,寫信讓自己的同窗、同僚和好友們幫忙鼓吹,吸引了一大批的文人墨客、富貴閒人。

據他了解,直到現在,每年前往太原遊玩兒的人,仍不在少數。

但交趾這邊不比太原,雖然從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便在這裡設置了交趾郡,但自古以來,都是蠻夷之所。在中原王朝不夠強硬的時候,這塊兒地兒就會脫離自立。

當然,那個時候,中原自顧不暇,也不是太想要它就是了。

這也就意味著,交趾沒有什麼可以吸引中原人的文化,想讓那些文人墨客們花費金錢和精力到這裡來遊玩兒,不大可能。

但這麼多年以來,林如海已經習慣了,沒有條件,那就創造條件!

這邊雖然偏僻,但在曆史上也是出現過幾個政權的。這其中,最出名的就是秦漢時期的趙佗。而且,當年跟隨趙佗來到南越的秦軍,大部分都是葬身在了這裡。

林如海有了主意之後就派人四處打探,終於找到了當年眾多秦軍的埋骨之地。

這些秦人雖然在南越娶妻生子,安家落戶了,但到底還是思念家鄉。因此,他們死後,大多數都選擇了統一的埋骨之所,北望鹹陽。

也幸好越地自古就地廣人稀,這塊兒墓地雖然早已殘破不堪,墓碑也被天災或是野獸破壞了許多,但卻並沒有人為的損傷。

林如海親自帶了人,清理修複了一番。他又查了古籍,找了當地老人,了解了那些口口相傳的掌故和先秦時代的建築風格,為這些秦軍建了廟,還專門留了一間,陳設關於南越王趙佗的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複原石雕。

然後,他又發掘了一些交趾當地的特色,比如陶器和黃檀。他督促陶器匠人推陳出新,設計出了更多既保留交趾特色,又迎合中原人喜好的陶器,專門建了一個陳設館。

至於黃檀,因著生長緩慢,林如海早早就借助鬼神之說不許人亂伐樹木,也就作罷了。

飯要一口一口的吃,他還是先把前麵這兩樣推廣出去吧。

有了準備之後,林如海就故技重施,給自己的同窗、摯友們都發了信件,十分得意地炫耀:我在交趾的密林裡,找到了秦漢時期的遺跡,那可是始皇攻占南越的大軍的墓葬群,上麵有大量秦漢時期的古文字殘留……

他把牛皮吹得這樣大,有了上一次經驗的收信人們如何不知道他是要乾嘛?

雖然好氣又好笑,但他們還是給捧場了,各自都根據他在信中的描繪撰寫了文章吹捧讚美。

林如海收到回信之後,立馬把這些文章詩詞摘錄成冊,寄回京城,讓連聞聲幫忙印刷傳閱。

不要小看文人效應,大夏朝正兒八經讀書科舉的人雖然不多,但能看書認字的人卻也不少。像這種類似於遊記的文集,受眾還是比較廣的。

林如海找的這些人,都是二甲進士出身的,其文筆如何,可以想見。有的人文筆樸實無華,令人信服;有人人文筆生動有趣,引人入勝。

更何況,整整一本的遊記,都是在寫一個地方,誰看了不心裡癢癢,想親自一睹為快呢?

就連聖人都特意把賈赦叫進了宮,晃著那本遊記詢問:“那先秦遺跡,真如這文中所繪?”

賈赦木著一張臉,眼觀鼻鼻觀心:“回稟聖人,臣並不曾親眼見過。”

聖人有些不滿:“你不是才從交趾回來嗎?”

——因為怕勞民傷財,朕已經放棄出巡了,現如今隻想耳朵過把癮,難道連這也不能滿足嗎?

賈赦無比誠實地回答:“聖人,臣是個大老粗,還是個不愛出門的大老粗。再者,林大人發現這遺跡,是在臣回京之後。”

說白了,那就是:我就一宅男,就算這遺跡早就發現了,我也懶得去看。

聖人鄙視地看了他一眼:“虧朕還以為你也算個雅人!”

也不怪聖人會有這種想法。他自己喜愛金石,賈赦雖然曾是京城出了名的老紈絝,卻也是出了名的金石有道,聖人天然就對他有一分好感。

賈赦想了想,誠懇的說:“對臣來說,出入琉璃廠,不算是出門。”

——為了愛好出門,那能叫出門嗎?那是回家呀!

聖人無語,萬分嫌棄地揮了揮手:“行了,這兒沒你的事,回去吧!”

“那……臣就告退了。”賈赦施禮過後,退到大殿門口,一溜煙兒就跑了。

其實,聖人一開始想叫的是幫忙出書的連聞聲。但轉念又一想,連聞聲從小到大,除了遊學的時候,根本就沒出過京城,更沒去過交趾,這才作罷,把目光轉向了賈赦與王子騰。

權衡之後,他傳召了賈赦。第一賈赦與他有著相同的愛好;第二,王子騰畢竟是武官,他貿然從京畿大營把人傳過來,說不得便要引起騷亂。

可誰知道,這賈赦卻是一問三不知!

如今,聖人也隻能眼巴巴地等著更多的人到那先秦遺址遊玩兒過後,有更多文章詩詞傳世,他也跟著過過乾癮了。

然後,沒兩天,一條消息就從京城流出,以極快的速度往全國輻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