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第 249 章(1 / 2)

《駙馬如手足,情郎如衣服》/青色兔子

第二百四十九章

黑刀衛已經清查出推波助瀾的世家,也知背後的主使人乃是謝鈞。

但在大周對外用兵之時,並不是立時動手懲戒的好時機。

關於牛乃棠的流言,在到達鼎盛之後,便被新的消息取代,那就是梁國皇帝駕崩的消息終於傳了出來。

這則消息立時壓倒了其它所有傳聞,占據了大周臣民的心。

外界並不知道是賀蘭貴妃毒殺了梁國皇帝拓跋弘毅。

在外麵的人看來,那就是梁國皇帝忽然病篤,後宮的事情由貴妃賀蘭氏掌管,而前朝的時候由賀蘭部族的人主理——據說是皇帝授意的,但獨孤部卻聲稱聖旨是偽造的。兩族紛爭不休,數日之後,獨孤部族等不下去了,率兵闖宮,未能突破,反而在長安城中引發了一場大的混亂。而在內部混亂之時,原本在周國境內的吐穀渾雄也受到了影響,被三方夾擊而敗退,隻領三萬精兵逃出,這種情況下就算是梁國皇帝還在,他也不敢冒然回去。而沒過多久,便傳出梁國皇帝駕崩的消息。吐穀渾雄帶著這三萬兵馬無處可去,而人吃馬嚼卻一日不能停,恰遇到從吐穀渾國出發攻打梁國的兵馬,他索性投了原本的國家,領著三萬騎兵拜倒在了吐穀渾國首領的帳前,轉過身來要攻打梁國了。

吐穀渾雄雖然投誠了吐穀渾,但他手下的精兵,隻有幾千是吐穀渾人,剩下兩萬多都是貨真價實的鮮卑人。他們怎麼可能願意對梁國動武?於是跑的跑,逃的逃,十幾日下來,吐穀渾雄手中的精兵便隻剩了不足一萬之數,難成氣候。

而這時候齊雲領周國大軍已經殺到了梁國首都長安城外,而城內各部族紛爭不休,獨孤部與賀蘭部更是狗腦子都要打出來了。

眼見大敵臨城,梁國長安城中,眾部族隻好團結起來,不能兩個腦袋說話,要從獨孤部與賀蘭部中選一個出來主持大局。

此時最強大的拓跋部族,也是皇帝所出的部族,因為戰爭留在長安附近的兵馬已經很少,隻能算是次於獨孤部與賀蘭部的第三股力量。

最終賀蘭部憑借大皇子的優勢,贏得了更多的支持,壓過了兵力最強的獨孤部,成了長安城中暫時的首腦。大皇子被扶上了儲君的位置,賀蘭氏貴妃也搖身一變,被立為皇後。獨孤部一看這種情況,自然不答應了。他們不願意跟城中眾部族兩敗俱傷,卻也不願意為賀蘭部出力,而且得到了內部消息說是皇帝已死,族長獨孤利一合計,眼見大軍壓城,而四方諸國都派兵打來,索性便腳底抹油、溜之大吉。既然大家選擇了賀蘭部,那就要賀蘭部迎戰周國大軍吧,他們獨孤部在皇帝手中當了一回傻子,卻斷然不會再做第二回傻子了。

獨孤部一撤,人心動搖,他們撤的時候也不會替賀蘭部遮掩,把皇帝已死的消息宣揚出來。

一時之間長安城中謠言滿天飛,關於皇帝拓跋弘毅的死眾說紛紜。

原本支持賀蘭部的幾個小部族,尤其是原本忠誠於皇帝的,都動搖起來。

可是皇帝唯一的兒子,便是大皇子。

便是疑心,又能如何?

所以憑借大皇子的存在,賀蘭部艱難地穩住了長安城中的局勢,倉促間要大皇子登基為新君,而賀蘭氏再度搖身一變、這次成了垂簾聽政的太後。而太後父兄在朝中的話語,宛如皇帝的旨意,不容置疑。

當周國大軍秣馬厲兵、整頓齊整開來的時候,長安城中的梁國各不部族卻在勾心鬥角。

可想而知雙方真正交手後的戰況。

梁國士卒因為皇帝突然駕崩,人心惶惶,戰場上風聲一旦不對,便立時潰敗,賀蘭部的勇士在後方斬殺逃兵,仍不能止住潰逃之勢。

戰場繼續到第三日,已經成了太後的賀蘭氏聽著朝中一封封戰敗的文書,恐怕周國的兵馬立時便要打進來,到時候就是她兒子豈不是要做階下囚?甚至送了性命!

她不能承受這種風險,與朝中主和派聯係起來,跟她主張血戰到底的父兄站在了對立麵。

賀蘭氏的父兄需要新君,卻未必需要她這個太後。

賀蘭氏想得很明白,趁著父兄在外作戰,聯係主和派的官員,帶著新君趁夜出逃,一路渡過黃河,至於上黨郡才停下來。她雖然不是很懂打仗的事情,但從前周國能憑借一條長江苟安那麼多年,如今他們為什麼不能退回到黃河以北求安呢?

等賀蘭氏的父兄發現太後帶著新君跑了的時候,已經追之不及。

梁國長安作戰的士卒本就人心惶惶,如今聽說太後帶著新君跑了,還跑到了黃河以北,哪裡還有什麼心思作戰?幾乎所有部族的士兵都在減少,入夜之後或三個兩個人一起,或十個八個一組,悄無聲息就從林間逃跑了。這麼幾日下去,梁國長安城外的士卒竟是四個裡麵就跑了一個。

而隨著夏天來臨,有些臨時征調的士卒,又或是運送糧草的農夫,開始惦念家中的夏收,乃至秋收。

與之相對的,卻是周國士卒第一次衝破梁國的封鎖,回到父輩被驅趕離開的中原,士氣高漲。

如此一正一反,很快梁國兵馬便受不住長安了。

賀蘭氏父兄不得不承認他們的失敗,安排一批兵馬殿後,他們則領著本部族的士卒,先行撤退,離開時帶走了長安城中的大量金銀細軟,乘船渡江,逃到了黃河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