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聰明智慧股~(2 / 2)

元配 石頭與水 8062 字 10個月前

“還是得大哥親自去了,掌櫃夥計更用心。”

“是啊。”魏老太爺竟發出了跟魏老太太一樣的感慨,“還是咱家人少。你們兄弟兩個,就這樣兒了,再往下頭,你大哥屋兒裡有阿傑阿明,這也不算辱沒祖宗,以後就看你的了。非得人多,生意才旺。”

魏年真是服了他爹,都能這麼拐彎抹腳的催他生兒子。魏年道,“容先生家裡就他兄弟一個,你看人家事業做的,上海灘都大大的有名。”

魏老太爺抽著旱煙,巴嗒巴嗒,老神在在,“你要有容先生的本事,我也就不說什麼了。”

魏年給他爹噎個仰倒。

待吃飯時,魏年才發現,他媳婦見他雖則話少,心裡真是有他。陳萱回家時就吩咐小李掌櫃,去飯館子叫了倆菜,一個是厚德福的糖醋瓦塊,這是厚德福的拿手菜,鯉魚肉厚、泥土味兒重,可人家燒的就格外的香嫩。另一個就是天福號的醬肘子,這個也是阿年哥愛吃的。因著晚上還有趙大姐夫一家人,人多,倆菜都是叫了雙份兒。

魏老太太知道是陳萱叫的菜,忍不住若有所指的說了句,“全北京城瞅瞅啊,也就咱家兒媳婦自己個兒從館子裡叫菜啦。”

陳萱對於魏老太太這種刁鑽早就產生抗體了,笑道,“上海人愛吃米飯,沒有饅頭,阿年哥肯定吃不慣,我心裡很是心疼他,就擅自做主了。也是老太太、太爺寬厚,要不,我哪兒敢啊。”

魏老太太也心疼兒子,說陳萱一句,“以後還得跟我說一聲。”哪兒能不跟家裡老人說一聲就擅自到館子裡定菜啊,這膽子也忒大了。雖說是陳萱自己花錢,也是一樣的。

“是,知道了。”陳萱笑眯眯的應一句。

魏老太爺笑,“阿年回來,這是好事。來,先乾一杯。”吃過酒後,待魏老太爺先夾了一筷子菜,陳萱給魏年夾了塊魚,小聲提醒魏年小心魚刺,魏年夾個焦炸丸子給陳萱,小兩口甜蜜的不行。

魏年又招呼著趙大姐夫喝酒,跟大姐說了在上海給她買了真絲圍巾的事,魏金笑,“成,我也享享我兄弟的福。”

吃過飯,大家又一起在老太太屋裡熱熱鬨鬨的說了會兒話,天色不早,魏年才帶著陳萱回的王府倉胡同兒。

夫妻倆自有許多私房話要說,陳萱聽魏年說容揚也一道來了北京,已經打算明天叫小李掌櫃給容揚送草莓去了。魏年則是問了問家裡的事,他出差有大半個月,家裡也沒什麼事,就是花邊兒廠的事,女人們把股權分配商量好了。魏年一聽這喪權辱國的條約險沒炸了,問陳萱,“你們怎麼想的這股權分配啊!秦家那傻丫頭憑什麼就占二成半的分子啊!”這些女人到底會不會做生意啊,這次魏年到上海去跑花邊兒的事,陳萱魏銀就和秦殊商量著,把秦殊拉入夥,分子是這樣算的,花邊兒廠的事,四人平分,也就是說,魏年陳萱魏銀秦殊,一人兩成半。

對於自己媳婦自己妹妹這個,魏年是沒意見的,可就秦殊,出什麼力了就敢拿兩成半!要擱魏年,頂多給秦殊一成!

陳萱耐心的同魏年解釋,“阿年哥,阿殊真的幫著想了許多主意。現在我們搬了新店,就做衣裳這塊兒,就比以前高級很多。現在我們分好幾種,有現成的款式料子讓客人挑。要是客人有自己的款式,都是客人說著,阿銀畫出款式來,先給客人看,客人覺著好,再做。阿銀現在除了看店,還要忙做衣裳的事,有時她忙不開,就是阿殊過來盯著。阿殊經常過來幫忙,我們出了很多新花樣,也找了幾個好繡娘做繡花的東西。阿殊幫著出了許多主意。不說彆的,就是畫款式這一樣,整個北京城都沒有比我們更高級的了。因為彆家還都是老師傅,他們可不會畫這種西洋的款式圖”

“這法子的確不錯。”魏年也是很中肯的。

陳萱給魏年倒了杯溫水遞給他,繼續說,“花邊兒這生意,我想著,這不是什麼大生意。不然,若是大生意,不至於咱們北京都是從外地直接進過來賣。阿殊不是那種太計較的人。咱們做生意,賺錢當然要緊,高高興興的也比什麼都強啊。要真算的那麼精,那阿殊幫著出這許多主意,要不要給她算錢呢?”

魏年喝口水,歎,“算了,兩成半就兩成半吧,隨你們,反正是你們的生意。”

陳萱笑眯眯的看著阿年哥,魏年問,“那這花邊兒廠,你們打算一人投多少錢啊?”

“現在用的錢不多,從我們店裡出就行了。”陳萱說。

魏年挑眉,把話說明白,“那丫頭拿兩成半,出錢時彆忘了算她一份兒。”

“阿殊哪兒有錢啊,她是掙的不少,可是每個月給家裡打電話寫信就沒多少錢了。阿殊說,她這算是以聰明智慧入股。”

聽秦殊這無恥話,魏年險沒吐血,閒閒道,“她把那點兒有限的聰明智慧都入咱們這花邊兒廠,以後豈不更笨了。”想到秦殊打電話的事兒,魏年不禁道,“這傻丫頭不會是從北京往上海打電話吧?”

“是啊,聽阿殊說,一個月就隻敢打一回,長途電話可貴了,都不敢多說,就這樣,打一次起碼要十塊錢。”

“真難為她現在還能吃得起飯。”

陳萱抿嘴直笑,與魏年道,“就這麼著吧,要真是把廠子做起來,光咱家這幾人也忙不過來,我看,阿殊做事挺好的。到時能跟著管一攤事兒。”

魏年也沒再多說,畢竟,花邊兒廠的事不大,他心下盤算,秦殊也在慢慢的跟家裡恢複關係,以後興許還有用到秦殊的時候,也就沒再多言。

至於什麼聰明智慧入股,這臉可真大!

真正以聰明智慧入股的是魏年,魏年把女師傅請回來,陳萱魏銀就商量怎麼招人學織花邊兒的事了。可倆人算著,這招人學織花邊兒前期投入當真有些大,要知道,招人就要付薪水的,北京城哪怕雇個老媽子,每月也要三塊大洋的啊。哪怕隻招十個人,一月支出起碼三十塊大洋,再加上兩個女師傅的薪水,這開銷可是不少。

還沒產出就有這麼大投入,陳萱魏銀都有些舍不得,就是秦殊,成股東後也不那麼大手大腳了。

陳萱說,“這織花邊兒,說來也是一門技術。我們鄉下有句老話,一招鮮,吃遍天。就是說人有一技之長,就不用擔心餓肚子了。”

秦殊也說,“要是教她們技術還要給她們錢,是有些虧啊。”

魏銀很讚同以前兩種觀點。

三人就犯愁起來,魏年聞知此事,說她們,“真是笨,這愁什麼。誰說技術免費啊?咱們不免費,我千裡迢迢、一張火車票五十塊現大洋的把人請來,能免費教?世上有這好事?”

“可是不免費教,就是招來人,她們不會鉤花邊,咱們的花邊兒廠也開不起來。”魏銀道。

魏年嘖嘖兩聲,坐炕頭兒指點江山,“花邊兒廠跟教教技術是兩碼事好不好。技術哪兒能免費啊,咱請來的花邊兒師傅,包吃包住,包來回車票,一年四季的衣裳,每月三十塊現大洋的工資,前期投入這麼大,技術再不能免費的!非但不能免費,咱們還得收錢,一月五塊大洋,三個月包教包會包給找活兒。花邊兒廠急什麼,先開個教鉤花邊兒的學校,教技術,收學費,給找工作,而且,保證學成後每月收入不少於五塊現大洋。”

對於魏年這神來之筆的主意,三人都驚呆了!

至於聰明智慧入股,老爸是上海教育司司長的秦殊秦姑娘,你發光發熱的時候到啦!,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