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番外小團圓之九(1 / 2)

元配 石頭與水 5703 字 9個月前

陳萱自十八出嫁, 從此再沒回過陳家村, 如今回來, 已是三十六歲, 膝下二子二女。此時回來, 若說衣錦還鄉, 也稱得上了。不過,陳萱著實沒有半點衣錦還鄉的意思, 她也並不是那種在外有了錢就要回鄉顯耀的性子。如果可以,她情願再不回來的。

魏年提前打好招呼,陳姓是陳家村的大族, 雖沒什麼顯赫族人,姓陳的卻是在村裡占了大半。有王大舅跟著,他們一行, 先到了陳家村村長家裡。這算起來也是陳萱的族親,論理該叫聲五叔的。

十年前魏家回老家何家莊給老爺子下葬, 入土為安,當時大擺流水席,陳家村還有村民過去瞧過。後來,魏年還依陳萱的名義出錢,給村裡修過小學。那時大家就都知道,嫁城裡的阿萱, 如今可是發達了。跟著老魏家,享大福了。

如今陳萱回來,聽到風聲的沒有不過來瞧她的。

陳萱較之在村裡時的少女時期, 那變化,說翻天覆地都不為過。倘不是有王大舅在一邊兒,估計陳萱自我介紹了,都沒人敢認。那個沉默、寡言、黑壯、笨拙的鄉下丫頭,竟變得這般……叫人說不出的模樣。

是的,陳萱改變的,不隻是氣質,還有相貌。她自幼乾活,又不是魏家這種天生白皙的人,自小就曬的油黑油黑的。再加上乾農活的粗壯,人自然是不好看的。她乾了十八年的活,爾後讀了十八年的書,一飲一啄,便是如今的陳萱了。

陳萱受魏年的影響,現於人情世故頗是不錯。縱她對村子沒什麼深厚感情,見著村長夫妻也是笑著打招呼,五嬸子都不能認了,瞅著陳萱打量許久方道,“唉喲,萱兒,真是認不出來了。”

陳萱笑,“我出嫁那會兒才十八,現在都三十幾了,倒是嬸子還是老樣子。”

五嬸子搖頭,“哪裡還是老樣子,老了是真的。”忙讓著他們坐,又叫媳婦去倒水,陳萱道,“嬸子你可彆忙了,我們一來就叫您這樣忙碌,心裡如何過意的去。”

“我是高興啊。”五嬸子笑嗬嗬地,其實,陳萱以前的性子,跟村裡人也沒什麼交情。可自打魏年那次回鄉,都知道陳萱現在過上少奶奶的好日子了。再者說,到底是同族,陳萱過好了,除了陳二叔陳二嬸這樣的,其他人都得說陳萱好福氣,也願與她來往。五嬸子打發小孫子把當家的找回來,陳萱說,“不用叫五叔了,我陪著嬸子說說話就好。”

“讓他回來吧,前些天王大哥就過來說你們自海外回來了,你五叔就一直盼著你們來哪。”五嬸子說著,自櫃子裡拿出一包城裡才有的香煙來招待王大舅抽煙,魏心把帶來的禮物送給五嬸子,說,“五姥姥,這是我媽給您帶回來的。這個是美國的糖,這個是老北京的點心,這個是衣料子,給您做衣裳的。”這孩子口齒伶俐,簡直勝她娘百倍。

五嬸子笑的更是燦爛,直說,“還帶這些個東西來做什麼,你們回來我就高興。”

陳萱這會兒情緒也調節好了,親自接了放到五嬸子手裡,懇切的說,“五嬸子您收著,以前我打豬草晚了,路過您家門口,您還給過我餅子吃哪。我每想起來,就忘不了您。”說的五嬸子倒怪難受的,想著陳萱小時候不容易,如今日子好了,竟還沒忘她當年的這一點好。五嬸子就接了這東西,讓媳婦收起來,又同陳萱道,“咱們一家子骨肉,那也是應當的。”

說一回舊話,陳萱同四個孩子說了五嬸子的輩份,讓喊五姥姥。五嬸子家孩子也不少,大多數的孩子陳萱都不認得,這會子過來,有叫姐姐的有叫姑姑的,陳萱也很高興,耐心的問他們的名字,又問五嬸子,“可有念書的?”

“有哪,咱們村東頭兒老秀才家裡的學堂還開著哪,現在改小學了,現在教書的是老秀才家的小子,教孩子們認認字。我家裡倆孫子都去學認字了,還教算學,以後起碼會算術。”五嬸子笑問,“萱兒,我聽說你跟姑爺往海外去了,去做什麼了?”

“去念書了。”陳萱拍拍魏心的手,“我家大閨女也上高中了。”

魏心立刻顯擺,“再有兩年就考大學。”

五嬸子頓覺不得了,直道,“咱們縣都隻有初中,要是上高中,就得往保定府去念了。哎喲,咱這閨女可真有出息啊!”

魏心簡直是繼承了魏老太太愛炫耀的性子,她學著自己奶奶那想顯擺時先謙虛的模樣,“五姥姥,這也不算啥,我爹跟我娘現在都是博士了。你知道什麼是博士不?就是洋進士,我媽現在在大學裡做研究。”

五嬸子的確不知道博士是個啥,但進士她是曉得的,頓時都不能信,連聲道,“萱兒,你這可真是有大出息了啊。姑爺也是,真是有本事。當初你嫁到北京去,我就說你是個有福的,嫁了這樣的好人家,姑爺這樣的人品,再沒差的。”

魏年笑,“您過獎了。”

一時,村長五叔回家來,自另有一番熱鬨寒暄。

陳萱這次回來,就是給她爹上墳的,按陳萱的意思,這請了大師來,自是要做一場法事的。這事便是魏年跟陳五叔商量的,魏年說,“自打我跟萱兒成親,一直事情不斷,不是這裡不巧就是那裡不巧,這些年了,也沒給嶽父上墳。上次我回鄉時,她本要跟我一起回來,偏又正巧懷著我家老二,也就沒能回來。上回是我給嶽父上的墳,前些天我們回國,商量著這次必要回鄉給嶽父來燒些紙錢的。和尚是從縣裡請的,中午也得麻煩五叔五嬸子了。”

陳五叔笑,“這是應當的,你們回鄉,不麻煩我我就不樂哪。”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