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傷勢早已瞞不住,幾乎所有人都做好了皇帝駕崩的準備,所以當蕭瑥讓人出去傳喚時,很快人都到齊了。
太子被嚇病了,現在還沒好全,整個人臉色蒼白虛弱,當然對外說辭是擔憂皇帝傷勢導致的虛弱,讓那些不明內情的大臣們都心懷好感。
但太子這副模樣看在皇帝眼中就是非常礙眼了,不過皇帝雖然憤怒太子竟然敢收買自己身邊的人控製他,生氣太子在他遇刺時的不堪表現,但他卻並沒有真的想廢太子改立四皇子,因為在遇刺之前他對太子還是很滿意的,而他如今被太子控製的情況不也說明太子還是有強硬一麵的嗎?這樣手段強硬的太子反而讓皇帝更放心的傳位給他了。
至於之前皇帝醒來後第一個想見四皇子,隻是為了幫太子打消掉四皇子的野心,好為之後太子登基留下一個安穩的江山。不過被蕭瑥誤會成皇帝欲要改傳位給四皇子而控製起來,但錯有錯招,一切還算順利,皇帝彌留之際親口說傳位太子,也算避免了日後有人利用皇帝遺詔說事。
皇帝駕崩之後,心裡還有些茫然的太子就立即被眾人叩拜三呼萬歲,至於登基要等回到京城皇宮後再舉行大典。
這個時候的太子是最後的勝利者,至於失魂落魄的四皇子,還有誰會在乎他的想法呢?
比起原著劇情中皇帝駕崩的日子,皇帝要早死了好多年,本該在廢太子後勢力大增的四皇子如今還是隻能靠皇帝寵愛立足的皇子,麾下效忠的人不過大貓小貓三兩隻,完全不成氣候。太子成功登基,他這個四皇子也不值錢了,想給新皇添亂都沒什麼可能。
******
新皇登基,蕭瑥作為第一大功臣,自然是迅速升官,誰都看得出他在新皇心目中的地位。
蕭瑥趁著現在新皇還未對他心生忌憚的時候收攏權力,暗中發展屬於他自己的勢力,為了成為權臣,他連在發達之後去曾經的四皇子如今的四王爺和蘇菱麵前裝逼打臉都沒時間乾了。
不過他也沒有忘記這兩年一直沒少幫助他的江黎。
江黎身為四王爺的伴讀,可以說是心腹中的心腹,蕭瑥在暗中投靠新皇,也沒跟江黎斷了交情。
如今蕭瑥得勢了,跟著四王爺的江黎自然是失勢了,不過蕭瑥可沒忘記他。
在新皇登基之前,蕭瑥對四王爺的部署了如指掌,他對新皇的說辭是自己在四王爺那邊安插了線人,實際上他是靠外掛監視。如今為了在新皇麵前推薦江黎,他直接將莫須有的線人身份安在了江黎的身上,把這份大功勞送給了江黎。
當然,這一切蕭瑥都沒讓江黎知曉,因為他清楚江黎是個重情的人,江黎是把四王爺看做好朋友的,他是絕不會接受這種‘背叛’朋友的功勞。所以蕭瑥瞞著他直接把調到邊境去領軍了——做個大將軍一直是江黎的希望。
至於四王爺是怎麼想的,那很重要嗎?反正身為跟新皇爭奪皇位失敗的皇子,如今無權無勢的閒王根本沒有資格與手握兵權的將領私下聯係。
蕭瑥頂著邵青雲的身份在朝堂上混得風生水起,邵家也因他發達起來,邵父邵母也為自己兒子驕傲不已。唯一讓這對老父母失望遺憾的是至今未能抱上孫子,因為蕭瑥靈魂太過強大,即使身體與王念雲同房,也因靈魂與身體的不匹配而生不出孩子。
邵芷是蘇菱給邵青雲生的女兒,在邵家如今就邵芷一個孩子的情況下,不管她的生母是誰,都顯得金貴起來。
尤其是蕭瑥如今官位越來越高,威望越來越重,權力越來越大,幾年下來年不過而立的青年已經站在了朝廷的頂端,他還不是丞相,但他已經將丞相的權力給架空了,隻等目前年老體衰的老丞相退位讓賢了。
即使他的權力之大威望之高已經令皇帝忌憚起來,可皇帝已經動他不得了,隻能眼睜睜的看著蕭瑥坐上丞相之位,令文武百官擁戴。
皇帝還是太子時就習慣了事事依靠蕭瑥,如今想要重新拿回自己的權力又談何容易!更何況蕭瑥種種利民的大政策都讓他在民間聲望極高,甚至有些偏僻之地隻邵丞相而不知皇帝。
權力被蕭瑥架空成為橡皮印章的皇帝漸漸的迷上了尋仙問道追求長生不死,連朝會也不上了,窩在後宮跟一群方士煉什麼金丹,天下大事隻需過問邵丞相不必過問皇帝。
自此,邵青雲位極人臣,萬萬人之上。
作者有話要說: 還有番外,會交代女主最後結局的。
謝謝大家的安慰啦!感覺自己還是非常正常的嘛,有這麼多愛好相同的朋友一起攜手走過,感覺棒棒噠!
其實長輩很多古板封建的思想讓我很苦惱,比如說覺得純愛是病,女孩子到了年齡不嫁人是有問題,然而我就是一個萌純愛的單身主義者,跟他們思想特彆不和,他們也覺得我不受掌控簡直大逆不道。
心累qaq
不過我還是比較堅定的,就這麼一個愛好,要我放棄完全不可能嘛!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