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將軍釣磯,青魚負璽(1 / 2)

寒門貴子 地黃丸 5913 字 4個月前

就算真的要當皇帝,也不是今天能決定的事,安休林堅決推辭之後,袁燦站出來打圓場道:“天命不可稽,神器不可黷,新君即位,當築壇以告天地,我建議設太常寺,負責大典所需的諸多事宜,不如先操持起來,也給殿下留出點思慮的時間……”

“好!”

安子尚立刻讚同,指著袁燦,道:“六郎,袁憫孫你也認得,他素習朝儀,精通禮法,可為太常令!”

兩人一唱一和,把安休林要不要即位,變成了什麼時候即位。真要是築好了壇,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還能拒絕得了嗎?

顏婉和檀孝祖同時附議,其他諸將也反應過來,擁立之功,天底下還有比這個更一本萬利的買賣嗎?頓時眾口一詞,要築壇造勢。

安休林無奈道:“但憑叔父做主!”

安子尚大喜,狠狠的抱了抱安休林,然後才去探看江夏王的屍身,站在床邊淚眼模糊,哀歎道:“我這短命的侄兒啊……”

袁燦跟著跪地痛哭不止,心裡倒是鬆了口氣。江夏王為人嚴苛,死了也好,他逃出金陵,陣前投靠,可畢竟有負先帝,既往不咎已是大幸,哪裡有機會作太常令,成為九卿之一?臨川王生性和善,有此擁立之功,足夠袁氏三代恩寵不減,壞事變成好事,這就夠了。

事急從權,有了安子尚這個長輩,許多不方便安休林做的事都由他大包大攬,先命人把江夏王裝殮入棺,卻秘不發喪,經過一夜準備,第二天大早,安休林在安子尚、袁燦、顏婉、檀孝祖和眾多文臣武將的簇擁下,乘舟船浩浩蕩蕩直抵新亭。

徐佑適時出現,他以回京口稟告青徐戰況為由,得知安休林來了江寧,正好在新亭碰到,這樣不會有人對徐佑的突然出現感到懷疑,江夏王的死也就再無破綻。

進駐新亭後,袁燦於南郊主持築壇,動用了三千兵力,隻需要一日夜即可造成。而最緊要的事,還是勸進,可眼看祭壇就要造好,安休林無論如何不肯鬆口,急得眾人如無頭蒼蠅,亂成一團。

安子尚再次召集所有人商議,顏婉提議道:“征北將軍是殿下最信任和倚重的人,登基之事,還得仰仗將軍。”

座內之人大都聽說過顏婉的脾性,持才傲物,目無餘子,見他對徐佑這般畢恭畢敬,心裡都有點驚訝。不過轉念一想,徐佑麾下的翠羽軍幾乎已經占據了青、徐二州,戰鬥力天下矚目,身邊更是高手如雲,單單此次就有清明和竺無塵兩個小宗師隨行,更和揚州四姓關係匪淺,又是安休林的內弟,可以想見,義興徐氏在不久的將來必定再次崛起,並且遠比之前更加的興盛和強大。

顏婉恭敬點,是聰明人的做法,不過也讓人略為不恥。

文人的風骨若是為權勢折彎,這風骨便一錢不值!

徐佑罕見的保持沉默。

檀孝祖跟著勸道:“江夏王的事瞞不了金陵太久,征北若不儘快勸諫殿下即位,一旦被金陵先放出謠言,怕是會動搖軍心。征北是知兵的,明白我所言非虛,隻有早定大位,眾將士安心,才能效死儘忠,為主上討逆殺賊……”

徐佑仍舊不表態。

這下連安子尚也急了,道:“征北將軍……”

徐佑忙站起,道:“不敢,太保直呼小子名字即可。”

“那我就倚老賣老,稱你一聲七郎。”安子尚懇切的道:“七郎可是有什麼疑慮?隻管提出來,大家議一議,總會找到解決的方法。”

徐佑苦笑道:“當初我在臨川時,親耳聽殿下說江夏王神明爽發,當為人主。他自來無意帝位,更何況江夏王剛薨,殿下絕不肯取而代之……除非……”

“除非什麼?”安子尚急得拍大腿,道:“七郎直說無妨!”

“除非先安頓好尤娘娘,否則的話,我看殿下絕不會點頭的……”

顏婉恍然,這是他大意了,尤媛尚在,若是不事先議好了名分,臨川王素來仁孝,怎麼會去搶原屬於江夏王的帝位?

並且這些話不能他自己提,得臣下們主動提出來才好,徐佑要麼是暗中得了臨川王的授意,要麼是玲瓏剔透的真有九個心肝。

“這個……”安子尚也意識到問題所在,此事看似簡單,實則難比登天。臨川王生母早逝,自幼被趙妃養大,趙妃也已逝去多年,他和尤媛並不親近,尤媛在江夏王年幼時就出鎮外藩,甚至可以說兩人連麵都沒見過幾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