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不充錢你怎麼變強
談判陷入了僵局。
交流中,美方人員完全可以感受到中國的代表對引進F15的濃厚興趣——這是必然的,畢竟此時的中國時刻都處於蘇聯重型轟炸機的威脅之下,他們急需一款性能優秀的戰機來守護他們的天空,而美國的F15,正是他們不多的選擇之一,甚至可以說是最好的選擇。
但是,在交易的細節上,他們卻是絲毫都不肯退讓,大有寧可不做這筆買賣也絕不吃虧上當的架勢,雖然這種堅持本身就透露著某種信息,但不得不說,他們也確實成功的勾起了美國人的好奇——究竟是什麼樣的技術能讓一個如此落後的國家擁有這樣強大的計算資源,而同時卻又無法複製呢?
神秘的東方古國似乎總是能給人意外的驚喜,但無法確定的是:中國人究竟是真的掌握著神秘的底牌,還是單純的在詐胡?如果是底牌,那這張底牌又究竟有多大的價值?
就在這時候,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眼看著談判陷入了僵持,似乎是為了取得美方的讓步,中方代表突然又暗中透露了一個信息——他們已經掌握了蘇聯剛剛完成研發,正在進行量產的一款重型戰機的大量情報,包括這款戰機的照片和許多性能數據,如果美方願意作出讓步,那麼他們便可以作為交換,將這些情報交給美國。
美國人瞬間就驚呆了,他們怎麼也沒想到,這原本隻是用於試探所下的魚餌,竟會釣起這樣一條史前巨鱷——蘇聯人竟然已經暗中完成了一款重型戰機的研發?甚至都已經投入量產?這樣重要的情報,為何美國情報部門竟會一無所知?更重要的是,中國人又是怎麼拿到這些情報的?
照片也就罷了,還可以解釋為偷拍,可一款剛剛完成研發的戰機的飛行數據,這是隨便就能弄到的嗎?除了核心的研發團隊成員,外人是根本不可能接觸到這些絕密信息的,難道說中國的情報力量已經強大到可以滲透到蘇聯的高層核心?
好,考慮到他們曾是同一個陣營,而蘇聯人在幾十年前又曾經派出大量的技術人員幫助中國進行建設,似乎也不是不能理解。
然而理解歸理解,問題卻也因此而變得複雜了:原本隻是想詐取中國人的秘密而拋出的一個誘餌,卻沒想到竟會釣出這樣一個勁爆的信息,此時,中國人那點小心思反倒變得不怎麼重要了,如果真能拿到蘇聯人剛剛研發的這款戰機的核心數據,那對美國接下來的許多戰略可都是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的——五角大樓和中情局為這事都快要瘋了,不少人都已經傾向於向中國妥協,哪怕是拿不到中國的計算機,隻要這款蘇聯戰機的情報是真實的,那這筆買賣美國都不算虧。
事實上,在是否要向中國出售F15的問題上,美國國內還真的沒有太大的阻力。
首先,對於軍火集團而言,能拉到一個國家級的訂單,這絕對是他們求之不得的事情,合格的軍火商是絕對不會在乎自己賣出的武器會不會被對方用來威脅自己的國家的,他們隻在乎自己能在交易中賺到多少錢,以及自己的產品能占據多大的市場。
其次,在政治上,這對美國分化紅色陣營,拉攏中國孤立蘇聯,也有著極大的好處——戰鬥機可不像槍炮那麼簡單,就算完成了交易,戰機的日常使用和維護也是需要賣方來支持的,理論上,這些戰鬥機確實能極大的增強中國的軍事實力,但除非中國人不在乎這些價值連城的昴貴戰機在飛行幾次後就變成一堆廢鐵,否則他們就絕不敢跟美國翻臉,這等於也就是給中國套上了一根項圈。
當然,風險也不是沒有,中國目前雖然與蘇聯交惡,但兩國畢竟是同一個陣營,而且在此之前,中美之間的關係也絕對稱不上多麼美好,把自己還在使用的主力戰機出售給中國,若是有一天這些戰機出現在蘇聯人的研究所,似乎也不是什麼無法理解的事情——退一萬步,就算中國政府沒有主動出賣美國機密的心思,可誰又敢保證蘇聯人在他們中間就沒有安插間諜?這些風險也都是必須要考慮的。
正因為有著這樣的顧慮,所以美國方麵才一直沒有鬆口,在這其中軍方就是最大的阻力,因為在這種交易中,他們既無法獲得利益,還得承擔自己主力戰機性能泄密的風險,可現在,為了得到蘇聯最新戰機的情報,他們反倒成了最熱心的支持者,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政府考慮再三,也終於鬆了口,開始以真誠的態度來對待與中國人的談判。
按理說,事情發展到這一步,應該就不會再出現什麼意外了,可令美國人完全沒有想到的是,就在他們自認為已經作出了最大的讓步,甚至願意先行履行一部分戰機的購買合同之時,中國那邊卻又出妖蛾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