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扯著蛋了
毫無疑問,這是一部製作精良的電視劇。
它劇情緊湊,懸念疊起,人物生動,對曆史的描述也相當的客觀真實,所有的人在劇中,無論是居於什麼立場,都很難簡單的用好人或壞蛋去衡量,哪怕是那些在這個時空裡早已被批臭批爛的德國納粹,在他們身上,除了殘忍和陰毒,你同樣也可以看到忠誠與謹慎這樣的美德。
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所展現出的曆史背景,那才是最讓人在意的。
電視劇並不長,總共也隻有五集,但看完後,在場的專家們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尤其是東德西德和英國的專家,看待彼此的目光都格外的詭異。
在這個世界裡,英國最為驕傲的就是在當時的二戰中,他們是整個歐洲唯一沒有向納粹德國投降的國家,哪怕是在國家最困難,最絕望的時候,倫敦的上空每天都會有無數的德國飛機前來轟炸,市民們也依然團結在政府的周圍,堅強的生存著,用瘦弱的肩膀在廢墟一般的家園中撐起了這個反抗納粹的最後堡壘,而德國也正是因為英國的頑強,沒能及時的結束西線戰爭,又出於對蘇聯的警惕與恐懼,過早和過於自信的撕毀了蘇德條約,從而陷入極為不利的兩線作戰,並最終導致了自己的失敗與滅亡。
不是沒有人設想過如果當時英國選擇了投降,又或者德國沒有進攻蘇聯,而是選擇了全力登陸英國,世界將會是怎樣一幅局麵,但這種設想最多也就是茶餘飯後的幾句閒聊,無非就是用來歌頌本時空裡堅持到底的英**兵有多麼了不起,對人類文明的貢獻有多大,在全世界都極力打壓納粹思想的大環境下,除了死不悔改的納粹餘孽,是沒有誰敢去真正設想這樣一個納粹贏得了二戰的世界是什麼樣的。
影片放完了,卻沒有人說話,所有人都保持著沉默,因為這部電視劇給他們帶來的衝擊實在太大了,他們需要時間來好好的冷靜一下,否則,這紛亂的大腦根本就沒辦法進行思考。
可以肯定的是:這部電視劇一定是來自於一個納粹贏得了二戰的世界,在這個問題上,中國人沒有說謊,如果是本時空曆史的延續,這樣‘反動’的電視劇是絕對沒人敢拍的,更彆說拍攝的地點還是在英國——影片中那熟悉的街道與建築可作不了假,沒有英國政府的點頭,誰能在英國拍攝這樣一部電視?
而另一旁,原本就被擠到了邊角的兩名德國專家,更是尷尬得手足無措,他們甚至都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表情和心態去麵對這樣一部電視和它所代表的曆史:在理智上,他們知道自己應該毫不猶豫的反對德國納粹這種侵略的行徑,應該痛斥和反省當時的德國給英國人民,乃至全世界帶來的苦難,但作為一個熱愛國家,同時又飽受戰敗國民之苦的德國人,麵對這種德國贏得了勝利,稱雄世界的風姿,內心中又怎麼可能沒有幾分驕傲與遺憾?
英國專家憤憤不平,法國專家則有些幸災樂禍:讓你們英國佬得瑟!讓你們成天以歐洲救世主自居!看,要不是當年小胡子犯傻去進攻蘇聯,你們的下場可不比我們強。
完全被忽略的美國佬更是一臉幽怨:沒有像本時空一樣,趁著雙方打得筋疲力儘後強勢入場摘取勝利的果實,空有強大的工業實力卻從頭到尾都在打醬油的美國完全被路人化了,雖不至於像英國這麼慘,但顯然也不可能重複本時空的風光,在世界被蘇德瓜分的情況下,怎麼看這前途都是一片黯淡。
相比之下,蘇聯專家最為淡定:不管曆史如何變幻,強大的蘇維埃永遠都是世界一極,這點是絕對不會改變的,而影片中折射出的背景也證明了這點——何況沒有了德國入侵蘇聯,雖然讓蘇聯失去了戰勝納粹和打贏衛國戰爭的榮耀,但同樣也避免了無數的犧牲和勝利背後那慘烈的代價,這樣的結果倒也未必是件壞事。
沉默良久,最終還是安布魯首先說話,打破了這有些沉悶詭異的氣氛。
“好了,各位,影片看完了,大家有什麼想法嗎?”
眾人麵麵相覷,目光有意無意的,總往那兩名德國的專家身上飄……實在扛不住壓力,倆人不得不各自表態,一方麵為納粹的暴行道歉,一方麵又堅定的與其劃清界線,不管這是不是真心話,但至少這態度確實讓人無可指責,倒也平息了英國專家心中幾分無名的肝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