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如果這種超級戰士和戰場上的神話英雄,是可以人為製造的呢?如果我們可以製造出比他們更強,更快,作戰效率更高的超級士兵呢?一個美國隊長或許無法扭轉整個美軍低迷的作戰士氣,但如果是一百個,一千個呢?如果這樣的超級士兵能普及到連排,能多到讓戰場上的每個士兵都能感受到他們的存在,感受到這些英雄就在他們身邊,那麼在戰場上,這支軍隊又將能爆發出多強的戰鬥力?反之,在這樣無數個英雄麵前,敵軍又將是何等的恐懼絕望?
正是因為有著太多現實中的例子,所以幾乎是所有有條件參與國際競爭的大國都或多或少的有過類似的超級戰士計劃,而美國絕對是其中最為熱心的,一方麵是他們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短板,所以才急需這樣的英雄來提升自己軍隊的整體作戰能力,另一方麵,也是因為他們本身就擁有著世界上最先進的科技水平,自然也就更有資格和能力去展開這方麵的研究。
以上這些信息,可以說都不是什麼秘密,隻不過研究歸研究,在完善的科研管理體製下,精明的美國人也並沒有像當年的德國那樣,將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幾項所謂的超級武器計劃上,他們深知科技與工業的發展是沒有捷徑可走的道理,對於自己的科研投入雖然從不吝嗇,但對每一分錢花得是否值得,卻也是要精打細算的,無論是提升士兵體能的超級戰士的計劃,又或者是機械動力外骨骼,個人飛行器之類的項目,雖然的確都早有立項,但除非是可以證明當前的技術條件的確是可以滿足這些項目的需求,否則,在碰到瓶頸而又難以突破的時候,他們往往都會將項目暫時凍結,等待相關的技術瓶頸被突破後再視情況繼續研究,而不是像某些人所想像的,隻會一昧的往裡砸錢。
其實想一想就不難理解這點,要知道美國的軍火公司與中蘇最大的區彆就在於他們的公司絕大多數都是私企,也就是說,他們在研發這些項目時,都是要自負盈虧的,雖然軍方和政府對一些重要項目也會有相應的投資和補貼,但要想獲得這些投資補貼,條件往往也是相當苛刻的,至少你必須得保證能拿得出足夠的成果來交差,而政府和軍方往往又都是現實的動物,除非有絕對的必要,否則,他們是絕不會長期將自己有限的經費往一個遲遲無法獲得回報的項目中投入的。
在老吳的解釋下,蝴蝶總算知道了自己之前把問題想得有多簡單:要想忽悠一個國家,而且還是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這絕不是精心設計一個騙局,或是故意泄漏一點所謂的機密資料就能做到的,要想引起美國當局的關注,這很容易,但要突破他們的心理防線,讓他們失去理智,甚至主動去撕毀自己那完善的管理體係,然後不顧一切的往一堆明顯超出了當前技術承載極限的項目裡砸錢,那就必須要做到萬無一失。
最關鍵的一點,中國還不能當這隻出頭鳥!
現在的中國,可不是二十一世紀已經強大到可以跟美國正麵叫板的中國,說句難聽點的,哪怕是在蝴蝶的幫助下,中國目前的情況已經比原本的曆史上強了不少,但整體的劣勢根本就沒有任何本質的改變:落後的經濟,落後的工業,落後的管理體製,在這種情況下,韜光養晦才是最明智的選擇,又怎麼能像蝴蝶所期盼的那樣,去發起一場由中國所主導的超級戰士軍備競賽?
之前主神計劃的存在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轉移了外界懷疑的目光,將一些無法解釋來源的技術和設備都算到了虛構的‘主神’頭上,但這並不意味著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就已經放鬆了對中國的警惕,若不是中國眼下這貧弱的國力根本作不了假,加上前麵還有一個蘇聯在頂著,很難說將來這些西方的資本國家還會不會像原本的曆史上那樣,為了節省自己的生產成本同時打開中國這片未被開拓的市場,而將大量的資本和中低端工廠轉移到中國。
原本的曆史上他們之所以會這樣做,除了利益的需求,最關鍵的一點還是他們根本不相信中國能憑借這張梯子就真的能一飛衝天,在這其中,中國那忍氣吞聲的軟弱形象也是發揮了不小的作用的,畢竟資本家就算再貪婪,也不會愚蠢到會去扶殖一個對自己明顯充滿敵意的對手。
所以說,除非是中國的國力已經真正崛起,已經強大到可以無懼西方國家的封鎖和孤立,否則是絕對不能卷入這種必然會導致外界警惕的競爭的,這個挑動美國敏感神經的對手,隻能是其他人,而且還絕對不能與中國有任何的聯係。
比如蘇聯。,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