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這可真不關我事啊(2 / 2)

說得更直白些,就算不考慮這些同誌的個人前途,把他們這樣換下去也不是最好的選擇:明知道這些人有可能叛變,難道就不能利用一下,比如借他們傳遞一些假情報,或是找出敵人隱藏的情報組織?你把這些人換下去,等於就是斷絕了自己最大的一項優勢,可能會避免一些損失,但同樣也會導致這些千金難買的重要情報變成一張廢紙……沒有了這些蛀蟲,難道敵人就會放棄對組織的滲透?難道剩下的同誌就個個都是聖人?

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次刺殺事件所產生的誤差,更加證明了曆史並非是完全一成不變的——這道理其實不難理解,雖然有些事情的確是有著其必然性,但這世上同樣也存在著許多無法複製的偶然,就比如這個一心行刺總統的凶犯,雖然在兩個時空裡他都做了同一件事,但是,因為某些偶然因素的改變,卻讓他實施行動的時間發生了改變,而在整個事件中,事先知道這一情況的中國是從來沒有施加過任何影響的,這也越發證明了蝴蝶所帶來的那些信息僅僅隻能是作為一個參考,而絕不能成為處置本時空同誌的理由和依據。

事實上,除了這些擺在明麵上的理由,源於千年文化傳承的政治智慧同樣也發揮著某種隻能意會的作用:一個犯過錯,有著致命把柄抓在領導手裡的部下,其實才是最讓領導們放心的,像這個事件裡,那些榜上有名的同誌固然是沒能在另一個時空裡經受住考驗,但既然已經知道了他們會在哪些方麵犯錯,甚至連具體犯錯的時間和經過都能輕易掌握,那麼,為什麼不能在他們剛剛行差踏錯之時,就由組織出現及時的給予‘關懷’呢?

說白了,一個人敢於犯罪,敢於踐踏黨紀國法,利益的誘惑其實隻是其次,關鍵還是因為他有自己不會被抓的僥幸心理,可如果在他們剛剛生出邪念,卻還沒有把事情做得不可挽回之時,就知道自己早已被組織盯上,就知道自己的一舉一動其實全在組織的視線之內,他們還敢在這條死路上繼續走下去嗎?有了這樣的經曆和教訓之後,恐怕這些人的可靠性反倒會變得比大多數人更高——明知道歪門邪路走不通,就是一條死路,除了橫下心來當一個好人去走光明大道,他們難道還有彆的選擇?

除此之外,這些觀點的支持者其實還有一個令哪怕是最堅定的反對者都難以反駁的理由,那就是這些在另一個時空裡犯過錯誤的同誌,數量實在太多了!

有黨紀國法在,加上製度的保障,真正敢於出賣國家民族,毫無底線的給國外勢力當走狗的叛徒當然沒多少,但犯錯的定義卻並不單單隻是針對於情報戰線,經濟犯罪,這才是黨員乾部犯錯的重災區。

如果隻是看另一個時空裡一年兩年的案件數量,涉案的人數雖然已經是觸目驚心,但也動搖不了組織的根基,清除一些害群之馬,哪怕是有些矯枉過正,也不是不能接受,但蝴蝶所帶來的信息卻是覆蓋了整整數十年,如果要將這數十年裡所有犯過錯的乾部同誌都打入冷宮,那很多部門的工作恐怕都要陷入停頓,而且,政府也沒這麼多冷板凳去安置這麼多人員啊!要是一個市縣黨史辦的乾部人員編製弄得比整個市政府都大,這尼瑪才是天大的笑話了。

同時,不可否認的是,哪怕是這些同誌在另一個時空裡犯過錯,可他們對國家,對民族同樣也是有過貢獻的,其中很多人甚至還是改革的先鋒闖將,後世中華的崛起,同樣也有著他們的努力,取得成功後,沒抵擋住糖衣炮彈的誘惑而犯錯,並不能抹殺他們的功績和作用,要是把這些人一鼓腦的都掃到開邊,工作誰來乾?要知道,一個有能力的乾部,在合適的崗位上,很多時候那真的是可以帶活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的啊!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質疑的聲音便不可避免的冒了出來,雖然還沒有直接影響到蝴蝶,但是,對於他所帶來的這些新聞信息,政府的態度卻已經在悄然轉變,從最初的迫不急待的想要知道一切,到某些人甚至已經開始在質疑政府是否真的應該接受這些信息。

國家需要的是先進的技術,是對外的情報,是經過時間檢驗的成功經驗,而不是這些沒邊沒影的黑材料,這些東西,根本就不應該出現,犯錯的同誌,自有黨紀國法去處置他們,組織的乾部任免,不應該,也絕不能是由一個所謂的‘預言’來決定的!,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