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該來的總會來(1 / 2)

第五百二十六章 該來的總會來

對於‘神機道長’是否真的可以預測地震發生的時間,其實外界是早有猜測的,這也是日本人一直想搞清楚的問題,畢竟,在此之前他已經有過一次成功預測某地暴雨來臨的先例,雖說這暴雨跟地震壓根就不是一回事,但如果從玄幻的角度來看,這兩者卻都屬於天災的範籌,所以,理論上如果能預測其中的一種,那麼自然也就應該可以預測到另一種,可惜的是,對於這個問題,神機道長始終沒有給出回應,但那意味深長的微笑,卻總是令人浮想翩翩。

幸運的是,這個疑問,在這一天終於揭曉了——就在194年,人們剛過完春節,還沉浸在節日的喜慶之中時,在上海舉辦的一場私人宴會上,神機卻突然說出了一個令人相當掃興的消息:在兩個月後,也就是194年的5月21日,上海附近的黃海地區將會發生至少6級以上的地震,就連市區都將會感受到強烈的震動,所以政府最好能提前作出預警方案,以免造成民眾的恐慌。

會場上,所有人都被這個消息驚呆了——不單單隻是因為這個消息本身所包含的內容,更是因為神機給出的這個預測,時間的跨度竟然達到了兩個月以上,並且還將地震發生的時間,精確到了某一天!

如果這個預言是其他人說出來的,那麼眾人隻會當它是個笑話,但說出這話的卻是眾所周知的華夏奇人神機道長,就沒人敢把這當玩笑了,因為在此之前,但凡是這位神奇的道長給出的預言,就沒有不靈驗的,並且,他也曾經有過準確的預測某地將要發生暴雨的先例,雖然那次的預測隻是提前了幾天,但也沒人敢保證那就是他的極限,而且,有著如此聲望的他,如果不是有絕對的把握,又怎麼會拿自己的名聲開這種玩笑?

於是,在場的幾位上海市政府官員頓時就急了:一方麵他們是為將要到來的地震而擔心,另一方麵,也是有些抱怨神機說話太不分場合——像這樣的消息,你就算能算出來,也不該在這大庭廣眾之下亂說啊,這該給上海市造成多大的負麵影響?眼下市裡正在招商引資,這消息要傳出去,誰還敢來?

說出這個預言後,神機似乎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失言,當眾人再想要詢問時,便閉口不言了,見他這樣,眾人哪還有心思享受酒宴,這場變了味道的宴會也就這麼草草的結束,但所有見證了這神奇一幕的人,卻都是久久回味著,那一夜,不知有多少加密和沒加密的電報從上海發往了世界各地,然後,在絕大多數世人都無法感知到的角落裡,一場風暴便開始醞釀。

一時間,中國的上海,瞬間就成為了世界關注的焦點,所有人都默默的等待著,等待著兩個月後答案的揭曉。

到目前為止,世界各國為了能準確的預測地震的發生時間,所投入的人力物力,那早已是個天文數字,但如此龐大的投入換來的是什麼結果呢?結果就是:至少現在,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準確的預測地震發生的時間——彆說提前一天,連提前幾個小時給出準確的預警,都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做到。

當然,也不是完全沒辦法預測,事實上就算不使用那些高科技的手段,在地震發生前,其實也是有很多征兆的,比如鳥獸蟲蟻的不安,比如魚類的燥動,但是,正如那些科學的預測一樣,這些征兆也並非是絕對的準確,它隻能說是告訴你地震可能到來,但地震的大小,強度,具體發生的時間,卻都是未知的,也就是說,當你發現這些征兆,而匆匆忙忙的給城市下達警急避難警報後,實際上發生的卻有很大可能隻是一場甚至連清晰的震感都沒有的微弱地震,不用精密的儀器,你甚至都無法確定這場地震的存在。

當然,可能有人會說,既然地震的危害這麼大,那發現這些預警後,當然是應該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虛驚一場,總比來不及準備而出現數以萬計的人員傷亡要好吧?

道理是這道理,但問題是,會這樣想的人,隻能說他根本不懂這地殼的運動是多複雜,同時地震的預測又是多麼困難……這麼說吧,若是這預測哪怕能達到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甚至是十分之一的精度,各國政府都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去相信這些預測,畢竟人命關天,誰也不會拿千百萬條人命來開玩笑,但事實上,你知道地球上每年要發生多少次的地震嗎?

五百多萬次!

平均到每一天,都有一萬多次!

這是何等坑爹的一個數字啊!

一般人之所以會覺得地震很少發生,那是因為他們所知道的地震,都是那些五六級以上的,震感比較強烈,危害較大的地震,但實際上,絕大多數的地震其實都是相當微弱,甚至是感覺不到的,也就是說,這些地震根本就不會給人類社會造成任何危害,也完全用不著預警,而一座現代都市裡,一旦發布警報,開始全城進行疏散,彆的不說,光是這城市停擺一天所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那就是一個天文數字,更彆說這種虛驚一場所帶來的連鎖反應了。

就拿這上海市來說,全市的人口數量超過千萬,一旦發布地震預警,就必然會引發民眾的恐慌,如果要全部進行疏散,那根本就不是一兩天能夠辦到的,而且這麼多人,就算政府組織起來把人往外麵疏散,又怎麼安置他們?這可是一千多萬的人口啊!可如果不進行疏散,那又何必預警?還有,一旦知道災難要來,人們肯定會進行各種應災準備,比如家裡要多備糧油,淡水,藥品,可國家目前的物資供應本來就緊張,一旦出現搶購風潮,那必然又會加劇社會的動蕩……可以說,這裡麵千頭萬緒的問題,但凡是有一點處理不當,都有可能引發災難性的後果,其危害未必就比一場地震小多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